第二二零章發嫁丫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祖母被封了太安人,父親又升了官,二丫心裡鬆快了很多,連帶著神煥發,與之
往應酬的諸夫人看她較之以往,越發顯得姿容出
,無不心中納罕。焉知不是她因為
戀夫婿的長相而設的說法。
果然七月下旬,朝中就收到快報:某州的知州大人中飽私囊,大發難民財,把個救濟的糧食都倒騰著賣了,反拿了經年的黴爛穀物敷衍著發了下去,惹了民憤,被幾個漢子殺了。那些漢子又領著百姓們鬧將起來,隱隱聽說打了什麼旗號要替天行道什麼的,嚇得鄰近的官員們上書說他們反了,請求朝廷派兵鎮壓。
竟是與前世差不多,二丫得知消息後。心中不安,如果楊浩執意要去,她也不能攔著,只是那面具還未做,也不知這幾是否趕得上。
哪知到了下午,就有了消息:聖上派了兵部的什麼遊擊將軍立馬出京鎮壓,並特意囑咐只捉領頭的幾人回京就可,其他都是烏合之眾,只要後面糧食一到。自然就散了。
晚上楊浩回來,因與前世之事不同,二丫免不了多看了楊浩幾眼,楊浩奇道:“老看著我做什麼,怪怪的,有什麼事嗎?”二丫忙笑道:“我還以為今你會跑到宮裡搶著去呢!”楊浩一想便知是聖上派兵的事。他哼道:“馬上就過中秋節了,正是一家團圓的進節,我才不做這傻事呢!”難道真是美人懷英雄冢,因為自己竟消磨了楊浩的鬥志,若果如此倒也不錯,朝中不缺將才用,自家一家團聚才是真的,也免得聖上老是猜忌,二丫心中竊喜。其實她想的雖不中亦不遠矣,前世楊浩放著新婚的
子跑出去,也是因為二人脾氣實在不相契,在家裡無趣得很,這才跑出去透透氣。
楊浩已笑道:“殺雞焉用宰牛刀!我楊家是護衛大齊邊疆的,這小小的百姓鬧事,哪用得著我楊家將出手!”只要打仗就免了不傷亡,楊浩既然不去,正好團團圓圓過中秋。這兩年事情多,今年楊家添了新媳婦,自然府裡就格外的喜慶,竟提前二十多天就開始忙活過節的事情。
二丫見婆婆情緒不錯,藉著楊夫人為給侯府祈福放出幾家家人來,她便小心地提出想為萬兒說門親事,請婆婆給個管事嬤嬤,幫著挑看幾個好的後生來。
原本二丫預想楊夫人會因為她打發房裡的丫頭而責難於她,哪知楊夫人本就沒當回事,痛快答應了,還特意裝囑託常嬤嬤幫著好好瞧著,倒是讓二丫白白準備了好些說辭來,且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慚愧。
其實在別家,新媳婦過門才半年就急著把陪嫁丫頭嫁了,雖然陪嫁丫頭是兒媳的私人財產,卻也會嘀咕兒媳善妒而心生不悅。二丫依仗的不過是,自己只有一個陪嫁丫頭,將來做為侯府的主母,心腹丫頭做妾不如做管事娘子,更有利於主母管家。當然,也可以說,只有一個陪嫁丫頭,更該留給姑爺做妾。
楊夫人卻是看得清,這嫡子還沒生呢,先說妾的事有些早,萬兒年紀已大,留著無用,早打發了也好,再者有點見識的丫頭,自不願意生活在姑爺與小姐的夾縫裡,哪有一家一戶地過得安樂。
常嬤嬤當年也是楊夫人的陪嫁丫頭,很能理解這些,故也認真地幫著參詳,俱是尋有些能力將來能做管事的小夥子,倒是有幾個人與楊浩留意的那幾個重合,二丫便著重讓人查看那幾人。
這事雖是暗中進行的,卻是瞞不過做為大丫頭的青兒和紅兒。這半年來,看著公子爺對少夫人情意甚篤,大有愈來愈濃厚之勢,尤其是最近,以前還能給她們個笑模樣,現在則直接冷冰冰的,視她們如無物一般,所以做妾的心思是一點都沒了。
如今少夫人為心腹丫頭萬兒挑女婿,竟是個絕佳的機會。少夫人定不會虧待了萬兒的,既然是挑必是拿了好的來比較,而她二人必定是要嫁給府裡的小子的,雖然最好的留著萬兒的,但剩下的也差不了那裡去,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少夫人與常嬤嬤一起幫著把關的店了。於是二人約了一起向二丫表決心:願做個管事娘子,為少夫人分憂。
這隻打發了自己的大丫頭也就罷了,如果連帶著把楊浩原來的大丫頭也一併打發了,可就不太好了,二丫只得帶著這兩個丫頭去見楊夫人:“兒媳已經回過世子爺了,爺的意思是,反正他也不想收了她二人,倒是趁著這次有幾個出的小廝,讓她們匹配為夫
,倒也不枉侍候爺一場,等過上一年半年的成了親,仍是在院裡伺候。”說的好聽,你真有給浩兒收妾室的好心,楊夫人心裡暗罵兒媳和她耍心眼,口內卻笑道:“浩兒沒這個心更好,那些妾侍通房也不都是省心的,倒是你們夫
情好了,趕緊生個嫡子才是。”二丫臉上一紅,倒是鬆了口氣,看來婆婆不僅不會
人過來,也不會
自己給楊浩納妾,等過上幾年有了嫡子,更加不用給楊浩納妾了。
楊夫人又對青紅二婢說道:“難得你二人看得明白,也是個通透的,既然你們爺和少夫人給了這個恩典,以後更該好好當差,等親事訂了,別忘了找你們少夫人要嫁妝。”青紅二婢忙磕頭謝恩。也不過是過了三五,三人的親事便訂了下來,只是為了二丫面上好看,楊浩拍板明年才能給他們辦喜事。
那幾個小廝也都是稱心如意的,這侍候公子與少夫人的丫頭自然都是長相見識皆不俗的,以後便是管家娘子,於子孫前程上大有益處。而且公子不是個好的,如今又被少夫人給攏絡了去,不用擔心她幾人身子清白的問題,怕是連近身侍候公子的機會都沒有過。
忠義侯府外雖不知二丫把身邊大丫頭都發嫁出去,但府內的下人們不得不再次刷新了對少夫人善妒的認識,也隱隱有人為其擔心,雖然現在夫人公子不說什麼,以後失了新鮮沒了寵愛,未必不會拿這個說事。
二丫自然也明白,只是凡事都瞻前顧後,反錯失了良機,未雨綢繆有什麼不好,做奴僕不易,誰不想做主子,非得等她算計爬了再要殺要打的,不僅塥應死人,更是傷了夫
情。
衛玲兒對著母親樂道:“公子的妾哪裡那麼容易做的,少夫人連她自己的心腹都防得和賊似的,更何況她人!若是真有人得了手,她不得生吃了去。”衛嬤嬤也在生楊夫人的氣,誰家婆婆這麼對兒媳,以後還不得被兒媳騎在頭上,如今又被女兒奚落,沒好氣地說道:“姑娘是天下最明白的人。今我可是說了,咱們家是不會自贖身出去的!你也只能嫁個小廝,如今你也大了,我會去求夫人給你安排個差事,只是你自小沒做過工,只能從三等
使丫頭開始,另外你可要注意了,綢緞衣裳及金珠銀釧,只在家裡偷偷穿戴也就罷了,萬不可讓外人看到,免得被人告了僭越。”三等丫頭是要做
活的,衛玲兒看著自己白皙的小手,想起自己還有好幾件綢緞衣裳和珠釵都還沒穿戴過呢,不由得咬
頓足。
浣竹則氣道:“少夫人也太狠心了,把人打發的乾乾淨淨,爺是堂堂的世子爺,竟連個屋裡人都沒有,別惹了我,好不好大家一起丟臉。”她沒想到的是,二丫在幾後卻是實實在在惹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