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六百零七章:新鄭和艦隊遠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正德九月初,在大明佔領波斯高地的消息傳回來不久,在南方又傳回來了一件令朱厚照高興的事情。

龍江造船廠負責人和南京兵部尚書聯名上書朱厚照,宣告了鄭和寶船的再次問世。

從朱厚照下令重建龍江造船廠到現在已經三年半的時間過去了,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裡,龍江造船廠經歷了從毀滅到重生,從重生到興盛。

從最小的副船,到最大的鄭和寶船,他們歷時三年多的時間終於完成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技術攻堅。

三年多的時間他們積累了無數的經驗,無數大小船隻先後在龍江造船廠下江試水。而鄭和寶船在經歷了兩次失敗沉沒之後終於在第三次下水試航成功。

七月中旬的時候,第三艘鄭和寶船正式建造成功,有了前兩次的失敗,這一次下江試水的時候,無數的工匠全都僅僅的憋了一口氣了,如果這一次再次失敗的話,那麼對於他們來說打擊幾乎是致命的,甚至還有可能影響朝廷對於鄭和寶船建造的態度。

這一次的試水至關重要,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隨著寶船一絲絲的進入水中,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寶船就那麼靜靜的呆在水中,一動不動。半個時辰之後,巨大的歡呼聲從造船廠傳了出來,成功了。他們成功了,寶船成功的浮在了水面之上。

之後上面的船師們就迫不及待的啟動了寶船順著長江而下,在長江、近海以及遠海試航了一個月之後,寶船再次返回龍江造船廠。

早就做好了準備的工匠們立即等上寶船檢查,看看是否有什麼重大的故障。最後經過全面的檢查,出了正常需要維修的地方之外,寶船在一個月的航行之中沒有出現一點問題。

這標誌著什麼?這標誌著寶船可以投入實用了。

這艘寶船長達四十四仗,一百三十二米,寬達十八仗的。五十四米,可謂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上一共有四層,上面九個桅杆可以懸掛十二張巨大的帆布,光是上面的拋錨就重達幾千斤,寶船吃水達到了五米多,同時整個寶船需要兩百多人同時作才能夠起航。

得到消息的朱厚照差點喜極而泣,他連夜召集了內閣、六部進宮商量組建艦隊的事情。

現在已經不是十幾年前的情況了,如果是十幾年前朱厚照想要重建艦隊,難度肯定特別的大。但是現在不同了,當今大明的國力達到了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時候,就是當年成祖皇帝時期和現在相比都相差了很多,每年五千多萬的賦稅那不是白收的,當年大明財政不足一千萬兩就可以養活一支鄭和艦隊,現在的財政收入是當年的五倍多,就算是養活兩個鄭和艦隊都是輕輕鬆鬆的。

就算有了錢也不能亂花不是,真正讓大多數的大臣最後都支持組建艦隊的本原因還是朱厚照上臺以來發動的幾次戰爭,喀山之戰讓大明的人知道了原來在那麼要遙遠的地方還有一個莫斯科公國。

波斯高地的戰爭讓大明知道了原來就在自己的西側就有一個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大臣們不但睜開眼看了世界,同樣也看到了組建一個艦隊的迫切必要,要不然將來和奧斯曼戰起來就有可能吃虧了。

最後,除了極個別的大臣不支持也不反對之外。其餘的大多數大臣都選擇了支持組建艦隊。

第二天朱厚照正式下達命令重新組建艦隊,為了紀念當年鄭和下西洋的壯舉,朱厚照不但再次把新建的寶船命名為鄭和寶船,而且新組建的艦隊也被命名為了鄭和艦隊。

從這個時候起組建艦隊就是整個大明最重要的大事情。全天下的人都看關注者,而朝廷也集中全力支持,缺少什麼就支援什麼。

鄭和艦隊所需要的船隻早就已經被龍江造船廠造出來了。只不過那些只是一個光禿禿的船,上面還缺少基礎的物資,在朝廷大力支持之下,十月初鄭和艦隊正式組建完畢。

在松江海軍學院的數萬學員們在南京兵部的組織之下開始北上南京,這支新組建的艦隊就將是他們未來戰鬥的地方。

由於這是差不多百年來的第一次航行,朱厚照沒敢把艦隊造的太大,此次的艦隊總共有船隻一百零四艘,是當年鄭和艦隊最龐大時期的一半左右。

同時艦隊之中的船隻至少有40多艘配備了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海儀器和武器裝備。

三萬多海軍學院在艦隊上駕駛者艦隊從龍江造船廠出發,經由太倉的劉家灣,然後一路順著沿海而下福建。

在福建的太平港,艦隊進行了第一次的篩選,據沿途之中各個學院的表現,上面有將近一半的人被認為不適合遠航。在篩選之後艦隊的官兵人數縮減為了一萬五千餘人。

最後艦隊的指揮被確定為張永,當年的鄭和是一位宦官,現在的艦隊也叫鄭和艦隊,當然指揮官選擇一個同樣身為宦官的人最好了,這一點並不是朱厚照自己選擇的,而是朝廷之上其餘的大臣主動提出來的,不過這樣也確實是合情合理。

唯一有資格成為艦隊指揮的只有朝中的八虎,幾個人自然是都想要這個位置,不過最後朱厚照卻把這個重任給了張永。

因為八人之中張永是格最為耿直的,歷史上張永曾經當過平定安化王的監軍,搬到劉瑾他是大功一件,八虎之中唯一得善終的就是張永了。

格耿直,懂軍事,這是八虎之中其他人比不上的。

十一月,東北季風開始颳了起來,也標誌著艦隊即將開始遠航。

為了親自送別此次的艦隊,朱厚照專門從京城來到了福建的閩江口,在朱厚照親自送別之下,順著東北的季風,艦隊從閩江口的五虎門正式揚帆遠航。

“皇上,回吧。”等艦隊已經望不見了之後,邊上的劉健小聲的說道,看著漸漸遠去的張永,劉健心裡不羨慕那是不可能的。不過誰讓他貪財呢,朱厚照早就明確無誤的告訴了他此次航行至關重要,他貪財的病改不了就永遠得不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