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十章君不來兮徒蓄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出自《全唐詩》一百八十四卷·李白〈代寄情楚詞體〉《歷代名畫記》曾有記載:“張僧繇於金陵安樂寺繪四白龍而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點睛關竅,全盤即活。一直沉睡著的點睛筆,就在這最關鍵的時刻甦醒了過來。

與十九巨大的如椽筆不同,點睛筆極為纖細,活脫脫一枝圭筆模樣,筆頭尖弱,末端細至毫巔,只餘一縷金黃的毫尖高高翹起,正是點睛之筆端。

羅中夏和十九保持著倒地的姿勢,一上一下,一時間都驚愕不已,兩個人目不轉睛地望著那枝點睛筆靈。原本浮在半空的青蓮光芒越發黯淡,彷彿被點睛喧賓奪主,重新隱入羅中夏的身體。一人不能容二筆,點睛既出,青蓮就不得不隱了。

此時那團氣勢洶洶的黑氣已經從最初的遮天蔽收斂成了一片低沉的墨雲,黑壓壓地籠罩在這一片塔林方寸之地,凝化成模糊的人形,蛇一樣的下半身以半毀的退筆冢為基張牙舞爪,怨氣沖天。退筆冢內的黑土逐漸顯出淡,像是退一樣,被這股強大的力量一層層走了蓄積的墨跡,於是黑氣愈發濃郁起來。

十九這時候才注意到自己和羅中夏的曖昧姿勢,她又驚又怒,拼命掙扎。羅中夏大窘,試圖鬆開胳膊,環住十九身軀的雙手卻被她壓在了身下。他想動一動身子,讓兩個人都側過來,才好鬆手。十九卻誤以為他行不軌,羞憤之下一個耳光打了過去,聲音清脆。羅中夏吃了這一記,心中一怒,順勢一滾,兩個人一下子分開,坐在草地上望著對方息不已。

羅中夏摸摸身上的刀傷,不明白自己剛才為什麼要救這個要殺自己的女人,如果解釋成紳士風度未免太過勉強,他記得當時似乎中升起一股動力,促使自己不由自主地撲了過去,難道這與點睛筆有關?

“我也不指望那女的報恩,好歹也別無緣無故追殺我了吧。”他一邊這麼想,一邊朝旁邊瞥了一眼,發現十九沒理會他,也不去撿掉在地上的柳葉刀,而是仰起頭,痴痴地望著那管點睛筆。剛才可怕的表情蛻變成悲慼神,眼神裡滿是我見猶憐的憂傷。

這時半空中隆隆作響,宛如低沉陰鬱的佛號。一枚人頭在滾滾墨氣中若隱若現,能勉強看出是個老僧模樣,鬚髮皆張,表情混雜了痛苦、憤怒以及一種極度絕望後的惡毒,甚至還能隱約看見老僧上身赤,其上有一道道的抓痕,宛如一具動的炭雕。

羅中夏和十九暫時放下了恩怨,一起抬起頭看去,同一個疑問在兩人心裡同時升起:“這個…這是智永禪師嗎?”與此同時,熔羽在相隔一百多米以外的密林中,陷入了奇妙的對峙。

他剛才一衝進樹林,就立刻發現一個身影匆匆消失。熔羽心細如髮,他知道對方也有筆靈,不能冒進,於是沒有立刻追過去,而是驅使哪吒光羽掃清周圍障礙,徐步而行。對方明顯打算誘他深入,所以不必擔心會逃走。

林中陣陣厲風滾滾而來,轉瞬間就近了熔羽。熔羽卻連看都不看,白眉一揚,無數光羽振身而出,一部分在周身圍成一圈光柵,一部分疾飛而出,與厲風正面鋒。

霎時四面風起,八方羽飛,周圍的杉樹、柏樹樹葉簌簌作響,搖擺不定,風、羽本非實體,此時碰撞起來卻鏗鏘作響,有金石之聲。於是一時間風聲、羽聲、樹聲,聲聲入耳,噼啪作響。歐子龍的厲風對付羅中夏綽綽有餘,對付彼得和尚、曾桂芬這類沒有筆靈的也可佔據優勢,但碰上熔羽,竟絲毫沒佔到便宜。

熔羽負手徐行,任憑風羽在四周衝撞、爆裂,彷彿周圍發生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他習慣地摸摸鼻子,閉上眼睛,靜聽風向。厲風雖然自四面而起,但畢竟有行跡可循。過了約莫一分鐘,他出一抹笑意,身形微動,趁著一陣狂風與光羽同歸於盡時的爆炸,竟從林中消失。

歐子龍利用風雲藏匿了身形躲在林間暗處,試圖在暗中轟下熔羽,此時突然一下子失去對手蹤跡,心中一驚。還沒等他有所反應,就聽身後有一個冷冷的聲音傳來:“鼠輩果然都待在角落。”歐子龍大驚失,當即連頭也不回,雙掌一揮,驅動凌雲筆噴出雲霧,藉機翻身朝前跳去。他一躍出去十餘米,雙腳剛剛落定,那聲音又從耳邊傳來:“你還想逃嗎?”歐子龍張開嘴幾乎要叫出聲來,他突然想起什麼,連忙捂住嘴生生把喊聲憋回去,雙足一頓,又再度跳開。

如是三四次,他卻始終不能擺脫熔羽,那淡漠陰冷的聲音如蟻附骨,如影相隨。歐子龍走投無路,兇悍之心大起,索把身體一。熔羽窺準時機,飛起一掌,正中他的背心。歐子龍被打得吐出一口鮮血,身體順勢朝前倒去,滾了三滾才從地上爬起來。他雖然受創非淺,卻也藉此與熔羽拉開了距離。這一不要命的兇悍打法,倒出了熔羽的意料。

兩人距離一俟拉開,歐子龍立刻全身一震,相如凌雲筆應到主人意念,在半空勾出〈大人賦〉的起首,試圖靠漢賦的強橫大氣退對手。

“不敢出聲嗎?”熔羽看歐子龍緊抿雙,不由嘲道。此時凌雲筆身畔雲氣繚繞,他知道必然有極厲害的殺招,伸出右手食指勾了勾,原本追殺厲風的光羽紛紛回到身邊,聚合成三片金蓮花,如哪吒復活之初。

只見凌雲筆雲吐霧,雲霧幻化成無數古樸漢字;哪吒光羽毫不示弱,團團護住熔羽頭頂。

漢賦與詩是兩種文體,舉凡標準、規律、文意韻律都迥然不同。滄筆前身是評盡百家詩的嚴羽,對付詩筆如庖丁解牛,闢入析,但如果對付長於漢賦的相如凌雲筆則先天不足。正常情況下,哪吒光羽碰到漢賦就等於文不對題,力無處使。

不過歐子龍從諸葛一輝那裡瞭解過熔羽的能力,深為忌憚,生怕自己一開口,踏進了對方的韻部,最後被拽進領域裡。因此他處處提防,三緘其口。漢賦講究氣韻,有了這麼一層顧忌,威力不免打了折扣。

一個文不對題,一個心存顧忌,雙方都不能盡展威力,倒也打了一個旗鼓相當。兩人你來我往,不分上下。

率先打破這種微妙對峙的是熔羽。

“兵威衝絕幕,殺氣凌穹蒼。”他朗聲詠道,語帶肅殺,是李白的〈出自薊北門行〉。歐子龍忽然哈哈大笑,原本繃緊的表情霍然放鬆下來。

“原先你不設韻部,我還忌你幾分。現在你既劃出道兒,只要我不踏入你便奈我如何!”

“你對滄筆倒也有些瞭解。”熔羽微抬下巴,有些讚許,忽然收起光羽,沒頭沒腦說了一句:“我不與你打,放你一條生路,你走吧。”歐子龍怒極反笑:“放我走?別可笑了…”話未說完,一股細微的壓力悄無聲息地淹沒了他,他整個人呆在原地,目光瞬間失去了神采,彷彿靈魂出竅。

“不學無術。”熔羽搖了搖頭,似乎這種程度的勝利本不值得他出喜悅之情。

從一開始,他早算準了這一招,故意設了一個“蒼”字。蒼字在《平水韻》裡,既屬下平七陽,也屬上聲二十二養。歐子龍避開了下平七陽的所有漢字,卻忽略了這個字同屬兩個韻部的特殊,結果被熔羽誘著說了一個與“蒼”同屬二十二養的“放”字,立刻被拽入領域。

現在歐子龍已經被錮在領域之中,暫時構不成什麼威脅。

熔羽額髮,環顧四周,忽然發現自己已經離開雲門塔林很遠,此時正身在一處綠山丘腳下。旁邊不遠處有一汪清澈池水,幾篙翠竹,一條荒棄小徑從山中蜿蜒伸至池塘邊。不知為什麼,熔羽覺得這裡與別處不同,景簡單,卻滲透著一種淡雅的雍容氣度,如一隻凝視天空的眼睛,水面透著靈動和睿智。

正在這時,遠處忽然傳來猛烈的爆炸聲。他抬頭望去,恰好看到黑雲蔽,直上青天,然後化作猙獰人頭反衝而下。他拔腿走,心中卻忽然湧動一種不安,回頭一看那汪池水竟開始滾了起來,泛起團團墨氣。

而此時諸葛一輝正與顏政、二柱子兩個人戰至酣處。他們三人之中,顏政雖有筆靈,卻非戰鬥之用,二柱子畢竟年輕,諸葛一輝浸武學頗有些年頭,此時以一敵二,絲毫不落下風。他與這兩個人本來也沒什麼冤仇,只求能夠牽制他們一時片刻,好讓十九去找羅中夏復仇,於是也少用殺招,以纏字為主。幾十個回合下來,他覺得這兩個人都頗有些骨,竟起了惺惺相惜之心。

顏政和二柱子開始時如臨大敵,過了幾十招以後,他們覺得對方似乎並沒有什麼殺意,神逐漸放鬆,反而有種常訓練時拆招的輕鬆。顏政最是個閒不住的人,在手間隙他忍不住開口問道:“喂,我說,老兄到底是練什麼拳法的?”諸葛一輝沒想到他還有這番閒情逸致,不一愣,隨口答道:“少林。”

“我是崆峒派,幸會。”諸葛一輝想了十幾秒,才反應過來現實裡哪會有一個崆峒派,這年輕人信口胡說。他這一停頓,攻勢陡然減緩,二柱子窺到一個破綻,雙拳齊出,將及他身體時卻突然收住,又撤了回來。諸葛一輝奇道:“剛才明明你可以打中我,為什麼又撤拳?”二柱子拆過諸葛一輝的雲手,正道:“前輩剛才有幾次能下殺手,也手下容情了。”三人就這麼你來我往,諸葛一輝固然無法制伏二人,二人卻也無法衝破他的阻攔去退筆冢前。

然然在一旁,雙目不能視物,只有耳朵裡不停響著節奏極強的配樂,此時她聽到的旋律鏗鏘有力,急速旋轉,每到轉折還有幾個花音,烈卻不緊張。她稍稍放了些心,可是一會兒又皺起眉頭來,因為配樂中不時會跳出幾個超重低音。這些重音逐漸頻繁密集,已在熱烈的主旋律之下悄悄構成了自己的一小段主題,大有取而代之的勢頭。

空虛和尚縮在一旁樹下瑟瑟發抖,手裡不住數著佛珠。

那聲退筆冢上的大爆炸突然傳來,他們三個人立刻停止了爭鬥,互相換了一下眼神,在一瞬間達成協議——不打了,各自去救自己人。

三人同時把臉轉向退筆冢的方向,剛要邁步前衝,卻愕然停住了腳步。在遠處一條黑煙扶搖直上,還有那和尚的猙獰面容。

“我靠,那是什麼?”顏政脫口而出。空虛張大了嘴巴,兩股戰戰,他今天早上起的時候怎麼也沒想到會有這麼一番遭遇。

“先去救人要緊。”諸葛一輝沉聲道,他對歐子龍很放心,但很擔心十九的安危。

二柱子扶起然然,顏政看了眼空虛“你是當事人,也別逃啊。”也不管他是否願意,拽起來就走。

於是他們五個人頂著滾滾墨霧,衝過雲門塔林來到退筆冢旁空地,恰好看到羅中夏與十九在草地上打滾分開,已初具形態的巨大墨和尚就在不遠的地方,浮在空中如同鬼魅,淒厲恐怖。

“這…就是智永禪師嗎?”諸葛一輝仰頭喃喃說道,他問了一個和羅中夏一樣的問題。在場眾人都被這個巨大的凶神震懾住心神,在原地幾乎挪不動腳步。就連顏政也收起了戲謔表情,臉上浮起難得的認真。

和尚忽然仰天大吼了一聲,空氣都為之轟然震顫,似乎在叫著誰的名字,卻無法聽清。沒等聲波消逝,和尚又是一聲淒厲叫喊,巨大的衝擊波像漣漪一樣向四周擴散,所有人都一下子被衝倒。怨氣漸濃,他們覺到呼都有了幾絲困難,全身沉重無比,似是也被鬼魂的無邊積怨壓制束縛,光是從地上爬起來就要費盡全身的力氣,遑論逃走。

羅中夏一心想退筆,卻沒料到惹出這麼一尊神仙。點睛筆依然閃亮,他卻不知它的功能究竟是什麼,該如何縱,不心中一陣悽然。十九還是那副樣子,目不轉睛地看著點睛,置眼前的危機於不顧。

“這智永禪師真是害人不淺…”顏政吃力地扭動脖子,抱怨道。

這時候一個驚惶的聲音響起:“這…這不是智永禪師。”一下子除了十九以外的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過來,說話的原來是空虛。他膽怯地指了指在半空擺動的和尚,結結巴巴地說:“小寺裡有記載,智永禪師有一位弟子法號辯才,據說眉髯極長,也許…”

“你知道些什麼?”諸葛一輝一把揪住他衣領,厲聲問道。

空虛這時候反倒恢復了鎮靜,嘆道:“這位辯才禪師,可算得上是本寺歷史上第一可悲之人。”原來這位辯才禪師俗姓袁,為梁司空袁昂之玄孫,生平寄情於書畫之間,也是一位大大有名的才子。因為仰慕智永禪師書法之名,他自入玄門,拜了智永為師,深得其真傳。智永臨死之前,把天下至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跡託付給他。辯才不敢掉以輕心,把真本藏在了臥室秘處,從不輕易示人。

唐太宗李世民屢次找辯才索取,辯才都推說真本已經毀於戰火。李世民無奈之際,手下一位叫蕭翼的監察御史主動請纓,假裝成山東一位書生前往雲門寺。蕭翼學識淵博,與辯才‮趣情‬相投,兩個人遂成莫逆之。辯才拿出秘藏的《蘭亭集序》真本與他一同玩賞,蕭翼便趁這個機會盜出帖子,獻給李世民。經過這一番變故,辯才禪師驚怒加,悔恨無極,終於圓寂於寺內。他的弟子們把他的骨灰埋在了佛塔之下,距離退筆冢不過幾步之遙。

聽完這段公案,眾人不由得都點了點頭。看來這位辯才禪師怨念深重,死後一點怨靈糾葛於恩師所立的退筆冢內,蟄伏千年,恨意非但未消反而越發深重。難怪雲門寺總被一股深重怨氣籠罩,就是這位辯才的緣故了。

“千年怨魂,那得該多大的怨念…”想到此節,所有人都倒一口冷氣。此時辯才禪師已經盡了退筆冢內的墨氣,冢土變得慘白,方圓幾百米卻都被罩在黑雲之下。辯才本人的體神識早已經衰朽涅滅,只剩下怨恨傳後世,現在只怕早沒了判斷力,所見之人在其眼中都是蕭翼,全都該死。剛才那一聲巨吼,只怕也是找蕭翼索債的。

他們只是些筆冢吏——有一些還是半吊子——不是道士,面對這種局面,不知該怎麼辦才好。無論是顏政的畫眉、羅中夏的青蓮還是十九的如椽,都無法應付這樣的敵人。

“點睛筆呢?它剛才是不是阻止了辯才的攻擊?”諸葛一輝忽然想到,向羅中夏問道。兩人二次相見,有些尷尬,但事急從權顧不得許多了。

羅中夏黯然道:“我不知道…”這時然然泣起來,小小的身軀在怨氣壓制下顫抖著,如同落葉一般。顏政吃力地爬過去,一邊撫摸著她的頭髮,一邊安道:“安啦,事情不會變得更糟,因為已經是最糟了。我們會想辦法對付那個大傢伙,別怕。”然然捂著耳朵,泣道:“不,不是這個,我覺得到,不是它,更大…馬上就要來了,就在下面,我聽到了巨大危險近的主題,音階正在逐漸升高。”

“還有更大的?”眾人不面面相覷,在這深深秦望山中的雲門塔林,難道還有比眼前這個禪師怨靈更可怕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