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百零二章債務危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2號週一,雷昊罕見的沒有去港島,他留了一天給蘇逸文處理公司事務。

好久沒有在場指揮羊城這邊的工作,好多部門的新人,雷昊甚至都不認識,但是看著公司一片繁忙卻顯得井然有序的態勢,他對蘇逸文的怨氣完全放了下來。

羊城這邊,實際工作由裘雨婷負責,大體的框架卻由蘇逸文填補完善,很多兩地渠道也是蘇逸文打通的,據裘雨婷說,蘇逸文連一個文員的簡歷都要看兩遍,工作不可謂不認真。

正因為有這群人的付出,雷霆投資的磨合才會呈現出讓業內膛目結舌的速度,短短四個月,一個新的金融機構的骨架已經豎起來,剩下的就是等待雷昊為它填充血

在羊城,雷昊自然是一言九鼎,即便是向永澤,現在對他也是俯首聽耳。

雷昊有些古怪的想到:這也許是蘇逸文不願意回羊城總公司坐鎮的其中一個原因。

13號,直飛港島,雷昊回到分公司的時候,受到的就是另一番景象。

諸多部門還是各司其職,員工還是認真積極,但很明顯的,這些人的氣神卻丟了不少。

管理層有間隙,合約不簽署、公司運轉就處於半停滯階段,員工能有好心氣才是怪事。

好在兩地股市都沒有出現變故,雷昊所說的技術回調已經開始了,孫可裔和陶利羽按照雷昊的建議進行作,出現盈利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在基金投資這一塊,雷昊得到了孫可裔團隊的認可,12號至15號四天時間,量化對沖基金這裡獲得了2%的“高”收益,陶利羽那邊也沒翻車,4%的數字足夠令人滿意。

這樣的數字,足以稍微推動公司其他領域的工作,中秋過後,19號至23號一個禮拜,全球股市繼續下跌,只有滬深兩市反而是比較穩當,保持著中位窄幅震盪的趨勢。

雷霆投資的基金可以全部算作是對沖基金,只不過陶利羽這邊,雷昊大多采取的單邊持倉,孫可裔由於合約規定,量化對沖中的多空比例較為平衡,所以同樣的行情,兩邊的盈利不同。

又是一次2%、4%,繼續推動著雷霆投資的工作開展,有些客戶的態度已經開始鬆動了,談判在繼續。

雷昊等待的大動作卻沒有半點端倪,但這段時間的金融市場,卻顯得非常熱鬧,他所瞄準的信息,已經浮現出了一些端倪了。

“師兄,你要的資料。”9月24號,週六,雷霆投資港島分公司,雷昊這一週沒回羊城,呆在港島看文件,而這種情況已經維持了有兩個禮拜之久。

“辛苦了。”接過李穎峰送來的文件,雷昊嘴角出一絲苦笑,問道:“他們也還在?”

“嗯,陶經理和孫經理都在。”李穎峰點點頭。

半個月下來,雷霆投資其他部門或許還有別樣的心思,孫可裔卻已經開始偏向雷昊這邊,加上陶利羽的團隊,投資領域算是初步被雷昊完全抓在手裡。

今天是週六,在雷昊照常加班的時候,陶利羽和孫可裔兩個團隊的人都自覺過來陪同,一起分析雷昊關注的領域:歐債危機。

又到了希臘該還債的時候,又到了歐盟給希臘輸血的時間,這段時間全球股市下跌,卻代表著市場對此並不看好的情緒。

只不過大家都非常清楚,這裡面扯皮是肯定的,但大的蛋糕已經被國際金融機構撥到了嘴邊,外人想搶?沒多大希望。

孫可裔等人覺得,雷昊研究這個方面是應該的,因為歐洲危機的最後通牒時間,會影響到全球金融市場,但變量不存在於結果,而在於過程。

“我要的就是過程。”雷昊額頭,等李穎峰出去之後,他便拿著手機,刷著同事群。

從被動接受信息,到主動引導話題,雷昊得到未來信息之後,做出的努力也不算少,但他又不願意放棄非金融市場的信息,無形中便彷彿給自己戴上了一副枷鎖。

雷昊喜歡的是引導群成員的談話方向,從個股到板塊、從板塊到大盤,但是相對於他現在管理的資金,幾百萬一週的作已經不能滿足要求。

在金融市場不出現大變動的時候,雷昊很難收到那些足以獲利極多的信息。

畢竟,未來信息出現的幾率只是百分之一。

雷昊這段時間經常加班,原因就在於金融市場很熱鬧,國際老賴希臘又想耍賴皮,即便很多的東西早有定數,但它什麼時候賴、以什麼方式賴、最後能賴多少,代表的全是利潤。

加班?這是肯定的。

雷昊也希望從同事群裡面得到一些切確的信息,比如…這個逗比國家到底會出什麼招數。

“前天那個客戶,真是噁心,居然想灌醉本姑娘,也不看看我是誰?”

“算了一下福利,我很驚喜的發現,羊城這邊,雷霆投資居然是排名前列。”

“要我說,雷總也是心軟,多開幾個那種基金,棄車保帥來幾次,什麼股票炒不起來?”群裡還是很熱鬧,以前那些客戶經理因為心虛,已經較少和新加入的一眾投資公司英聊天了,他們害怕被打臉。

現在發言的,大多是雷霆投資和海庭證券的中層,他們談論的話題比客戶經理們高端少許。

比如讓雷昊多開基金的那種話,其實就是個馬,投資公司開幾個基金,然後採取重點運作某一隻基金的方式,是可以出明星產品的。

很簡單的例子就是雷霆1號先籌,然後2號、3號、4號之類的進來抬價,最後1號先清倉獲利,其他基金隨後退場,這是業內慣用手法。

雷昊不採取這種手法,是因為他有未來信息,可以乾乾淨淨賺錢,而且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保持業內頂尖的收益率,所以…這個馬拍到點了。

“多關注一些金融市場的信息,比如歐債危機…”雷昊不記得自己發了多少次這種暗示了,每當群裡話題開始變歪的時候,他就出來水一波,把話題拉回來,甚至要求投資分析人員每天都給他發信息。

很衰的是,這群混球發的信息倒是簡短和專業範十足,但截至目前,歐洲那疙瘩還是在大眼瞪小眼,金融市場尚未到刺刀見紅的地步。

於是乎,直到9月25號早上,雷昊起之後,照常翻開同事群的他,終於是看到了情況開始起變化。

ps:本想像前面那些案例一樣,把歐債危機架空換成其他當事人的,但覺會影響代入,就直接拿來用了,反正不是說中國,應該沒事,另外…本書不是2015年時間點,是架空0。0第二章要到晚上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