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357家和美滿歲歲平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過,這等事情不只劉靈芝幹,很多孩子都幹過。如果觀察得仔細,就會發現,這是孩子慣常使用的小伎倆。雖然有點不夠意思,有時候倒是真的很有趣。

“呀呀呀!大舌頭,你別擰了,過年父母不能打罵孩子~~”小傢伙義正言辭的叫道。

“我沒打你啊,我這是給你撓癢癢~~”扳過小傢伙圓餑餑的腦袋,李半夏使勁,才放小東西走。

看劉靈芝去的方向,是竹林,劉東山正在那裡。

“爹,哥要我告訴你,晚上別忘了包給我們紅包——”

*******

爆竹聲聲辭舊歲,喜氣洋洋慶新年。

當第一縷暮籠上大楊村,家家戶戶能點的燈都點上了,外面爆竹聲聲,裡面熱鬧非凡。

西山拿著幾支紅蠟燭,帶著幾個紙盒子,到山上去給祖宗們送燈。送燈這個習俗,千百年來都傳了下來,直到現在的許多農村,每年除夕都會為逝去的先人送上燈。關於為何送燈,留有許多的說法。

古人認為,放爆竹、點燈等可以消災避禍,為先人送燈,免了他們被外物侵擾。而有些人則認為,為先人送燈,可以為他們照亮回家的路,和他們一起喜新年。

送燈還有許多的講究,譬如說這個點燈的火,則需是自家帶去的。問別人借火或者幾人同去,從別人蠟燭上點火都是不恰當的,祖輩們會認為他這些後輩子過得不順。

蠟燭最好是紅的,不宜為白。白有光桿寓意,點了白蠟燭有可能下輩子會做個光桿司令,娶不到媳婦兒。這些事雖然聽起來有些懸乎,但既是千百年留下來的習俗,大家也不會去質疑什麼,照做也便是了。

一盤盤的菜被端上桌,飯香味飄出,令人食指大動、胃口大開。

桌上的菜很豐盛,除了必不可少的魚和,圓子餃子,還有一些鴨舌,豬子,蹄髈,豆腐丁,雞爪子。對了,雞爪子在這天可不能叫雞爪子,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拿錢手。

李半夏剛說一句雞爪子,馬氏立即就給她糾正了,李半夏見這名字新奇得很,而且又很有趣,以後果斷地喊雞爪都叫拿錢手了。

事實上,現代許多地方還是有拿錢手一說,李半夏只是一直沒留意罷了。

圓子和餃子裡面了不少的銅錢,本來一枚即可,只是孩子太多,一枚銅錢還不吵得不可開?還是多放幾枚有趣。

於是,吃餃子和湯圓就變成了吃銅錢,劉靈芝自上桌後,左手抓住一個拿錢手,右手提著一個蹄髈,嘴裡還在拼命嚼著餃子。

他已經吃到兩枚銅錢了,餃子和圓子才吃了三分之一,還有許多的銅錢在等著他。

甜甜吃方面比她弟要好些,相對而言,她更喜歡銅錢,所以重點對著餃子和圓子進攻了。

劉當歸雖然早上沒說,筷子也是頻頻伸到餃子盆和圓子碗裡,現在他和他姐已經斬獲了一枚銅錢。

據李半夏悄悄透,她一共往裡面了十枚銅錢,知道內幕的人,無不嗷了一聲,更加敞著肚子撐。

食物來之不易,不能費,那個時候免費的一句話就是:費糧食,會天打雷劈。馬氏有言在先,夾在碗裡的東西都必須吃掉,否則下一次就沒這些東西吃了。孩子們都很聽話,餃子皮都不敢費。其實就算是餃子皮,對他們這些平時生活水平不高還遭遇過沒米下鍋的孩子來說,都算是好東西了。

飯桌上有酒有茶,劉申姜和劉東山劉西山父子仨喝些小酒,女人和孩子們則以茶代酒,依次給長輩的進酒,說吉祥話。

一頓猛吃之後,劉東山讓三個孩子站起來,陪爺爺喝一杯。

“祝爺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還有家和美滿,歲歲平安——”劉靈芝搖搖晃晃地站起來,舉著小酒杯向劉申姜和馬氏敬“酒”

“乖——”馬氏劉靈芝的小腦袋,從懷裡掏出一個小紅包,遞到劉靈芝手上。劉靈芝歡喜地接過,又看向他爺爺。

都包了紅包,爺爺呢?爺爺是夫,把一個人包也就可以了,但小傢伙可不同意。不但爺爺要包兩份,一會兒爹跟大舌頭也得包兩份。加上小叔小嬸的,他就能收到好多個紅包了?

派好了這些大人的,劉靈芝又把心思動到了他哥和他姐身上。家裡他最小,爺爺叔叔爹跟大舌頭都包了,那姐姐和哥哥是不是也應該包給他一個紅包?如果是那樣,那他可就發財了——劉申姜被小孫子盯了半天,也樂呵呵地從懷裡掏出紅包,遞給了小孫子。

早就知道小歡子不肯罷休,他早就準備著呢。歡子有了,那當歸和甜甜也該一樣,都有紅包。

劉申姜樂呵呵地望著這一大家子,紅包是小事,但願真像那孩子說的,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家和美滿,歲歲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