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26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期:2009-04-0622:44:50軍費問題霍去病祁連山一戰,獨自建功,獨自封侯。另外隨軍三個,張騫失期當斬,錢贖罪,廢為庶人;衛青鐵桿兄弟公孫敖,路失期當斬,亦錢贖罪,廢為庶人。然而,李廣儘管損兵過半,但他以少殺多,將功贖罪,終究保住了名節。

祁連山這一戰,超乎匈奴單于之想象。然而,匈奴單于因為聽了趙信一計,遷家漠北。所以,漠南之戰,他是心有餘而力不及,唯有眼睜睜地看著渾王叛逃漢朝。

當然,匈奴單于也不是白吃飯的。公元前120年,秋天。匈奴突然發起報復行動。匈奴數萬騎兵,分兩路襲擊右北平和定襄,殺掠千餘人而去。

這一年,劉徹猶如一隻趴在坡上的猛虎,虎視眈眈地看著山下的敵人,卻一點動靜都沒有。劉徹之所以沒動靜,是因為他要玩,就玩點狠的。而想玩點狠的,就必須醞釀力量。

的確沒錯,劉徹這一年就在養蓄銳。說得坦誠一點,他就是沒錢了,正在想辦法籌措軍費。

之前,劉徹通過賣爵,籌得一筆經費。現在爵賣得也差不多了,沒啥好賣了。於是,他只能打別的主意了。這時,有人替劉徹想到了一個找錢的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盯緊漢朝那些有錢人。

此時,漢朝主管財政的是大司農鄭當時。鄭當時,就是曾經在竇嬰和田蚡辯論現場,說話前語不搭後話,差點沒劉徹拉出去斬的膽小鬼。話說回來,人家鄭當時也不容易。這些年來,劉徹在前方燒錢如燒樹,鄭當時就在後方搬錢如搬柴。可是搬了這麼多年,他突然發現,劉徹還想燒錢,他卻沒錢搬了。

沒錢搬,就只好開發搬錢的渠道。鄭當時發現,當時漢朝有兩類人比較有錢。一類是礦主,一類是鹽商。長期以來,因為政府對礦山及鹽田不加管理,礦老闆和鹽老闆們低頭苦幹,悶頭髮財。所以這些人,都成了漢朝的富豪。

讓鄭當時鬱悶的,不是老闆發財。而是他們發財了,看見國家大把燒錢打匈奴時,也不見他們捐出一個子兒。說真的,這也太不像話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老闆,都是為富不仁。有一個人,就把財產捐出來了。就是這個人樹起了榜樣,讓劉徹動起了打富人錢財的主意。

捐錢此人,名喚卜式。卜式,河南人。早年以種田和畜牧為生。其人有一小弟,及小弟長大成人,倆人分家。卜式將家裡所有田地分給小弟,自己趕著一百隻羊去山裡放牧。一轉眼,十多年就過去了。卜式的羊群呈幾何形繁殖,不知不覺就有了一千餘隻。

因為羊多,卜式也成了後富起來的一個。然而此時,他弟弟經營不善,已經淪落成了一個破落戶。於是,卜式將數只羊送給小弟。剩下的羊兒,他決定將一半賣了,捐給國家。

在那時,沒有人無緣無故捐錢。那年頭賺錢也不容易,如果不圖點啥,的確說不過去。卜式想捐錢的想出傳出去後,劉徹就派人來問他,看你想捐這麼多錢,你是想當官嗎?

你猜人家卜式怎麼回答的?人家是真高尚,不是假作秀。他是這樣回答的:我從小就放羊為生,書都不識幾個,還當什麼官。不當。

這時使者就疑惑了。繼續問道:你家是不是有冤情,有求於陛下?哪知卜式笑笑,又答道:我人緣好得很,與人無仇無怨,何來冤情?

這時,使者就更加疑惑了。接著問他:那你捐錢,到底是想圖個啥?

卜式很老實地回答道:國家對匈奴作戰,燒錢很多。我就是想捐點錢,盡我一份心意罷了。如此而已。

使者只好將卜式的原話,回去如實向劉徹報告。那時,假打的公孫弘還活著。劉徹將卜式的意思,跟他說了一下。哪知道公孫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認為,此捐錢,並非人之常情,肯定有所圖,不要答應,不然就中了小民的圈套。

聽公孫弘那麼一句,劉徹只好叫人拒絕了卜式。

但是,卜式仍然沒有放棄捐錢的夢想。渾王投降漢朝後,劉徹將經費攤派到地方。這時,卜式攜二十萬錢捐給河南太守,以助燃眉之急。沒想到,卜式的捐錢的消息,傳入長安。

劉徹這次是真缺錢了,他當然讚揚卜式的熱心於國家公益事業。於是,便拜卜式為中郎,號召天下有錢人,都要向卜式學習,別摳門,多捐錢。

口號是喊得響亮,但是響應者,寥寥無幾。這下子,劉徹急了。鄭當時也急了。鄭當時是管錢的,沒有錢給皇帝燒,他當然著急。於是,鄭當時就給劉徹獻了一策,說:老闆們不捐錢,不如將礦山和煮鹽這些私企收為國有。

鄭當時這招很是狠毒,既然號召不起,那就只有來硬的搶錢了。這時,鄭當時又給劉徹推薦了兩個有錢的老闆。一個叫東郭咸陽,一個叫孔僅。前者齊國人,靠煮鹽富;後者南陽冶煉大王,都是先富起來的一族。

馬上的,劉徹就召以上倆人,拜為大農丞,主管鹽鐵事務。事實上,推行鹽鐵製,徵收商稅,將漢朝財政打理得井井有條的,不是以此兩個,也不是鄭當時。而是另外一個理財專家,此人就是桑弘羊。

很奇怪的是,桑弘羊這個一等一的理財專家兼大臣,無論是司馬遷,或是班固,都捨不得給他立個小傳。於是,我們瞭解桑弘羊,只能從《史記》和《漢書》中,東拼西湊起來。其人生簡歷,大約如下:桑弘羊,洛陽商人之子。無不商,這是對商人的貶話。如果往處好說,就是於算計。正所謂,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小小年紀的桑弘羊,受家庭商文化之影響,從小就善長計算。

桑弘羊十三歲那年,就入宮中當了侍中。這是一種隨從官。一般情況下,有錢人,或者很有才的人,才有機會謀得此職。如果猜得沒錯的話,應該是他父親拿錢買來的好差事。

在桑弘羊三十四年這年,劉徹讓他協助東郭咸陽及孔僅兩位大農丞工作。於是,在皇帝的支持下,在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桑弘羊最初做了以下兩件大事:一件是徵收商業稅;另外一件,就是推行鹽鐵國有制。

徵收商業稅,主要有兩種,分別是算緡和告緡。所謂算緡,就是凡是工商業者,都要如實向政府呈報自己的財產數。二緡取一算的稅(一緡為一千錢,一算為二百文錢);小工商業者可以減半稅。凡有乘坐馬車的(官吏和戰士除外),一乘稅一算,運貨的馬車二算,船五丈以上的一算。

所謂告緡,就是對不如實呈報財產的人,鼓勵大家告發,經調查屬實者,除了被告發人的財產被全部沒收、戍邊一年外,告發的人可得到被沒收財產一半的獎賞。

然而,政府要徵收商業稅的法令頒佈後,馬上遭到了工商業者的頑強反抗。他們採用各種辦法轉移和藏匿財產,不報或少報自己的財產數。事實上,工商業者的伎倆,事先早就被一個人看在眼裡了。

這個人,就是御史大夫張湯。

張湯是個法律專家,桑弘羊是個理財專家。然而,桑弘羊要想多收錢,就必須依靠張湯。因為張湯更比他懂得如何利用法律,去堵死工商業者偷稅漏路的路。

果然,徵稅及相關防止偷稅政策,甚至推行鹽鐵國有制,張湯都參與其中。而民間那些工商業主們,聽說都是張湯斷了他們財路,全都將他恨上了脖子。

不管怎麼樣,軍費問題,總算是有著落了。這下子,劉徹又要準備大燒一筆。很快的,燒錢計劃就列上了國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