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0821-083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陸炳,出生在一個不平凡的家庭,家裡世代為官,請注意“世代”兩個字,厲害就厲害在這裡,這個“世代”到底有多久?

一般來說,怎麼也得有個一百年吧?

一百年?那是起步價,六百年起!還不打折!

據說他家從隋唐開始就做官,什麼五代十國、大宋蒙元,無數人上上下下,打打殺殺,似乎和他家關係不大,雖然中間也曾家道中落,苦過一段時間,但基本上總能混個鐵飯碗,其堅韌程度,連五代時候的那位超級老油條馮道,也是望塵莫及。

到了明代,這一家子更是不得了,陸炳的父親陸松接替了祖上的職位,成為了一名宮廷儀仗,不久之後,又被一位藩王挑中,成為了貼身隨從。

應該說,在明代跟著藩王混實在沒有太大的前途,不是跟著造反被砍死(成功者只有朱棣先生),就是呆在小地方悶死。可偏偏這位藩王是個例外——興獻王。

他的兒子就是嘉靖,這個大家都知道了,可陸松雖然運氣不錯,他的老婆運氣卻更好——被召入王府當了母,為什麼說運氣好呢?

因為她餵養的那個孩子正是嘉靖。

可是陸炳兄當時年紀還小,又不能丟給幼兒園,於是陸炳只得隨著母親進了王府,母親餵,他在一邊玩。

明朝那些事兒4第八章天下,三人而已(5)幾年後,他依然在那裡玩,只是旁邊多了一個朋友。

陸炳先生的童年是這樣度過的,和他一起玩的那個夥伴後來進京成為了皇帝,陸炳則始終跟隨在他的身邊,護衛著他。

簡單概括一下,陸炳和皇帝吃同樣的長大,玩同樣的遊戲,用今天的話說,是光股的朋友。

所以你大可排除他投機的可能,這位兄弟之所以去客串救火隊員,其主要原因在於,裡面的那個人是他的朋友。

這就是陸炳的家庭情況,祖上七八代不是官僚,就是地主,這要趕上劃成份那年頭,估計得拉著遊街兩三個月。

所謂富家多敗子,然而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陸炳,卻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人,太不同尋常了。

有時你在生活中會遇到這樣一種人,學習比你好,體育比你強,家裡比你富,長得比你帥…好了,就不列舉了,總之一句話,不比你也氣死你。

陸炳大致就屬於這個類型,小夥子長得很帥,體格也好,更為特別的是,他有一種獨特的走路姿勢——“行步類鶴”真是人才啊,只要回家翻翻趙老師的,看看鶴是怎麼走道的,你就明白,陸炳先生實在太不簡單了。要換了一般人,非得累死不可。

有錢有勢,相貌出眾,姿態“優雅”有這樣的條件,你想不囂張都難,可偏偏這兄弟還有一個特點——謙虛謹慎。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出身顯貴的陸炳是一個十分低調的人,對周圍的人也十分客氣,沒有一點高幹子弟的架子。更讓人稱奇的是,這位兄弟的官位竟然是自己考來的。

明代科舉分兩種,文舉是其中一種,全國人爭幾百個名額,難度超高,然而還有一種‮試考‬比這玩意更難考,那就是武舉。

文考是千軍萬馬走獨木橋,那武考大致就算是走鋼絲了。‮試考‬這玩意也要看運氣,什麼心理素質、營養程度、考官喜好之類的多了去了,要是掉下去,不要緊,淹不死的爬起來再考。

可這一套在武考那邊就行不通了,因為那是要抄真傢伙幹仗的,‮試考‬內容豐富多彩,除了馬戰、步戰外,還要考弓箭擊技術,這幾場夾帶複印資料是沒用的,您要不會,趁早別上場,沒準就被人給廢了。

但最不幸的事情在於,您就算過了體能測試,武藝展示,到最後關頭,還有一道缺德的關卡——策論。

所謂策論,也就是給你個題目,讓你寫答案,比如什麼我國周邊軍事形勢等等。

這就是難為人了,搞這一行的人基本都是武將世家出身,說得不好聽就是職業軍事文盲,以大老居多,能把自己姓甚名誰、字什麼寫清楚就很值得表揚了,您還指望這幫人寫策論?

當然了,高人不是沒有的,陸炳就是其中一個,這位仁兄嘉靖八年(1529)參加會試,不但功夫了得,還極有文采,就此一舉中第。

如此的英人才,又是皇帝的鐵兄弟,自然不用發配地方,‮試考‬結束之後,陸炳被授予了一個特殊的職位——錦衣衛副千戶。從此他就成為了這個神秘機構的一員。

此後他認真積極工作,一路高升,到了嘉靖十八年(1539),這位仁兄把皇帝從火裡撈起來之後,終於更上層樓,成為了特務中的特務——大特務(錦衣衛指揮使)。

事實證明,這位陸指揮實在是個不同凡響的人,一般來說,特務的主要工作不外乎四處探頭,打小報告,栽贓陷害等等,可是陸指揮上任後乾的第一件事卻著實讓下屬們目瞪口呆——平反冤獄。

錦衣衛下屬兩大鎮撫司,分別為南鎮撫司和北鎮撫司,南鎮撫司管理錦衣衛的經常事務,而北鎮撫司卻只管一個監獄——就是那個鼎鼎大名的“詔獄”又稱“錦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