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1-060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是一種風險很大的易,所以考官們輕易不敢冒這個險,只有當真正眾望所歸的人出現時,這筆買賣才有可能成。
介紹完背景,再來看看關鍵問題:唐寅和程政之間有這種關係嗎?
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但是其中卻仍然有蛛絲馬跡可循。
首先,程政已經在這兩份卷子裡選定了會元,而唐寅則在外面發話,說自己就是會元。更為關鍵的一點在於,當時所有的卷子都是密封的!也就是說按照規定,即使是程政本人,也不會知道他選中的會元到底是誰。
所以這個疑問最終只能指向兩個可能1、唐寅做出了那道題,並且認為別人做不出來,因而口出狂言,不幸命中。2、程政事先與唐寅會面,並給了他試考的題目。
這是一個二選一的選擇題,大家自己做主吧。
注:不要問我,題目雖然是我出的,但我沒有標準答案。
不管有多複雜,這件案子總結結案了,案中的兩個倒黴鬼和一個幸運兒就此各奔東西。
倒黴的是程政和唐寅,一個好好的考官,三品大員,被迫拿了養老金退休回家。另一個才華橫溢的天才,閉著眼睛寫也能中進士的人,得了個不得為官的處分。
而那個幸運兒就是徐經,這位仁兄雖然也背了個處分,卻實在是個走運的人。同志們要知道,今天高考考場上作弊被抓到,最嚴重的結果也就是成績作廢,回家待考。可在明代,這事可就大了去了,作弊的處罰一般是充軍,若情節嚴重,沒準還要殺頭。
事情到這裡就算結了,程政被這個黑鍋砸得七竅冒煙,回家不久就去世了,唐寅一聲嘆息之後,對前途心灰意冷,四處逛院,開始了他的子生涯。
而徐經功虧一簣,對科舉也是恨之入骨,回家就開始燒四書五經,還告誡他的子孫,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一句話,還不如學點有用的好。
他的家教收到了良好效果,八十八年後,他的兒子的兒子的兒子出世,取名徐振之,此人不愛讀書,只喜歡旅遊,別號徐霞客。
[594]一番折騰下來,大明王朝少了兩個官僚,卻多了一個蕩才子和一個地理學家,倒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說到這裡,差點又漏了一個人,還是那位告狀的給事中華眿,他也名留青史了,後來有人據傳說寫了一出廣為傳的戲,此戲俗名《三笑》,又稱《唐伯虎點秋香》,由於這位仁兄當年多管閒事,編劇為了調侃他,便以他為原型創作了華太師這個經典角,不但硬給他幾個傻兒子,還安排唐伯虎拐走了他府裡最漂亮的丫環,也算是給伯虎兄報了仇。
這場文壇風雲最終還是平息了,可已經倒黴到家的唐伯虎不會想到,他的厄運才剛剛開始,更大的麻煩還在未來的路上等待著他。
明朝那些事兒3正文唯一的遺漏章節字數:1471更新時間:07-09-2919:29朱祐鏜是個很實在的人。
他從小飽經憂患,好不容易才活下來,立為太子後又幾經飄搖,差點被人廢了,能熬到登基那天,實在是上天保佑,阿彌陀佛。
這個少年經歷了太多的苦難,所以他憎惡黑暗和惡,他不顧身體以繼夜工作,驅逐無用的僧人和道士,遠離人,任用賢臣,為大明帝國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可是過大的工作強度也徹底拖垮了他的身體,二十多歲腦袋就禿了一大半,面孔十分蒼老,看上去活像街邊掃地的大叔,連大他好幾輪的王恕和馬文升都不如,馬文升活到了八十五歲,而王恕更是創造了紀錄,這位老大爺一直活到九十三歲才死,據說死的當天還刨了好幾碗飯,吃完打了幾個飽嗝後才自然死亡。
朱祐鏜沒有那樣的運氣,三十多歲的他已經重病纏身,奄奄一息,卻仍然一如既往地拼命幹活,身體自然越來越差,但他全不在乎。
在這歌舞昇平的太平盛世背後,他似乎預到了即將來臨的危險。為了接那一天的到來,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
此時王恕已經退休回家,吏部尚書幾經變更,空了出來,朱祐鏜想讓馬文升接替,但兵部也離不開這個老頭子,一個人不能分成兩個用,無奈之下馬文升只好就任了,他推薦一個叫劉大夏的人接替了他的位置。
馬文升的眼光很準,劉大夏是一個十分稱職的國防部長,在他的統領下,大明帝國的邊界變得堅不可摧。
但事實證明,這位國防部長最大的貢獻並不是搞好了邊界的防務,而是推薦了一個十分關鍵的人。
[595]弘治十五年(1502),兵部奏報,由於疏於管理,軍中馬匹不足,邊防軍騎兵戰鬥力銳減,急需管理。
這是個大事,朱祐鏜立刻找來劉大夏,讓他拿主意。劉大夏想了一下,回覆了朱祐鏜:“我推舉一人,若此人去管,三年之內,必可見功。”
“誰?”
“楊一清”朱祐鏜很快就在腦海中找到了對象,因為這實在是一個很有特點的人。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楊一清,一個快到五十歲的老頭,不苟言笑,整板著嚴肅的面孔,而且相貌出眾——比較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