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0161-017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殺吧,殺吧,為了帝國的將來,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當年的夥伴一個個都被送走了,事情終於可以瞭解了。

對了,還剩下最後一個--湯和。

[163]湯和是很懂事的,與胡惟庸藍玉不同,他一向對朱元璋尊重有加,而且他很早就看出朱元璋的強大與可怕,所以他選擇了放棄兵權,安享榮華。

其實朱元璋並沒有完全趕盡殺絕,曹國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襲父爵),武定候郭英、長興侯耿炳文都逃過了朱元璋的屠刀,但湯和與他們不同,作為與朱元璋一同起兵的夥伴,他比別人更有影響力,更有威脅。

所以儘管湯和已經不再掌兵,朱元璋還是去看望了湯和,當然,這次探望在某種程度上將決定湯和的生死。

當朱元璋看到湯和時,他驚奇的發現,這位當年英勇無畏的將軍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留著涎水,支撐著向他行禮。

湯和似乎也瞭解朱元璋的來意,他以一種常人難以理解的眼神看著朱元璋,那眼神中隱含著乞求:陛下,難道你真的一個都不留嗎?

朱元璋懂得這種眼神的意義,四十年前,一群出身貧賤卻懷大志的年青人,為了生存和理想,身而出,經歷千辛萬苦,推翻暴元,建立了大明王朝。他們曾經憧憬過未來,也曾互相許願,以榮華相見。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有人死去,有人活了下來。

而此時,倖存者只剩下了一個站著的人和一個躺著的人。

朱元璋不會忘記,四十年前的濠州城,一個九夫長的身後跟隨著一個謙恭的千戶。

幾十年的刀光劍影和斧聲燭影,當年的朋友都遠去了,有些是為我而死的,有些是我殺的,想來所謂孤家寡人,就是如此吧。

湯和,活下去吧,那盪歲月裡英姿發,生死共進的人們,現在只剩下你和我了,陪我走完這段路吧我很孤獨!

[164]送走了老朋友,朱元璋終於放心了,大好河山將永遠掌握在自己子孫的手中。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雖然之後發生了很多他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但這個判斷卻始終是正確的。

殺掉這些良弓走狗固然是好,可問題也隨之而來了,蒙古騎兵仍然時不時地騷擾邊界,這也是可以理解的,遊牧民族不擅長耕田,一旦從統治者的位置上退休,想再就業就很難了,糧食衣服金銀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獲得這些東西的最好方式只能是重舊業--搶劫,這也是沒辦法,總得找條活路吧朱元璋老了,他不再是那個意氣風發、縱橫千里的年青人,長期的戰爭經歷和繁重的公務壓彎了他的身軀,消磨了他的銳志。且不說眼前的這些打劫者,萬一將來又出個蒙古第二,誰去抵抗呢?

年青人還是靠不住的,他們只會空讀兵書,戰爭不是兒戲,需要嚴謹的思維和準確的判斷。李景隆年紀不大,可這個人除了是李文忠的兒子外,什麼都不是。而此時能帶兵、有經驗的都被殺掉了,這又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可就如同以前一樣,朱元璋總是能夠想出解決的辦法。他找到了一個極有軍事天賦的人,這個人的能力足以完成保護國家安全的任務,更重要的是,這個人的忠誠是絕對可以信任的。

此人就是我們下一幕的主角朱棣。

洪武二十年(1360)四月,據可靠情報,陳友諒即將率大軍進攻應天,兵勢極為強大,謀臣武將個個人心惶惶,而就在這戰雲瀰漫之時,一位身份卑賤的妃子為朱元璋生下了一個兒子。當然,這實在不是個生孩子的好時候。很多人都已經準備收拾包裹分行李散夥了,沒人顧得上這位母親和他的兒子,朱元璋照例去看了看,但也僅此而已。對他而言,現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命,兒子已經有三個了,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在險惡環境中出生的這個嬰兒,就是朱棣。而按照出生地屬地原則,他應該算是南京戶口。

雖然他是城市戶口,但他的出生環境似乎並不比當年的朱重八好,因為至少朱五四全家不用擔心腦袋搬家的問題。

一位傳奇的帝王從此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跡,從一聲啼哭開始。

自古有云:善用刀劍者,死於刀劍下而對於這個嬰孩而言,生於戰火,死於征途,似乎就是他一生的宿命。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篇第四十二章章節字數:1938更新時間:07-02-2215:59[165](為了編號的一致,本節為空)。

[166](為了編號的一致,本節為空)。

[167]朱棣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母親身份低賤,得不到朱元璋的多少寵愛,他有三個哥哥,二十二個弟弟,故雖貴為皇子,卻沒有多少人關注,渾似路邊野草般無人照料,但最讓他難受的是,哥哥朱標卻可以享有一切優待特權,他用的東西是最好的,所用禮儀是最隆重的,文武百官見到他就跪拜行禮,誠惶誠恐。

因為大臣們知道,這個叫朱標的人將來會繼承皇位,是新一代的統治者,如果要保住腦袋、官位,就一定要拍他的馬。你朱棣是個什麼東西,上不管天,下不管地。還是早點去就藩,當個土財主吧!

人不怕窮,只怕比。

朱標享受這一切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因為他是太子。

什麼是太子?大家都是貧農朱重八的兒子,你穿開襠褲的時候我就認識你,搗蛋哪一樣你沒幹過,還真把自己當龍子龍孫了,誰不知道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