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124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231]雖然事情不容易辦,鬼子還是辦了,而且一直在辦,後來抗戰爭裡的臺兒莊戰役,軍磯谷師團(編制相當於一個軍)被打成了殘廢,死傷一萬多人,幾乎喪失戰鬥力,本戰報卻說就損失兩千人,臉不紅心不跳,由此可見,其不認賬和亂記賬,那是有悠久傳統的。
說到底,碧蹄館之戰,不過是一場微不足道的小規模戰鬥而已。
但微不足道,並不代表不重要。事實上,這確實是一場改變了戰爭進程的戰鬥。
通過此戰,死裡逃生的李如松明白了兩點:首先,敵人是很難打垮的。
雖然軍被擊敗,但戰鬥力尚存,以明軍目前的兵力,如要硬攻,很難奏效。
其次,朋友是很難指望的。
在碧蹄館之役發生前,李如松曾囑託朝軍隨後跟進,人家確實也跟著來了,但仗一打起來,不是腳底抹油就是袖手旁觀,仗打完才及時出現,真可謂是反應捷。
而更讓李如鬆氣憤的,是某些混人。
此時正逢朝鮮陰雨連綿,火器難於使用,軍伏擊失敗後,全部龜縮於王京,打死不出來,還拼命修築堅固堡壘,準備死守。但凡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明白,如果現在進攻,那就是尋死。
可柳成龍偏偏裝糊塗,他多次上書,並公開表示李如松應儘早進攻王京,不得拖延。
出征之前潑涼水,不出頭,現在卻又跳出來指手劃腳,反正打仗的都是明軍,不死白不死,人混賬到這個份上,真能把死人氣活了。
李如松沒有理會柳成龍,他停下了進攻的腳步。
但停下來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作為朝鮮的都城,王京是必須攻克的。
於是在經過縝密的思索後,李如松做出瞭如下部署:總兵楊元率軍鎮守平壤,控制大同江;李如柏率軍鎮守寶山,查大受鎮守臨津,互為聲援;李寧、祖承訓鎮守開城。
這是一個讓人莫名其妙的安排,因為明軍本就兵力不足,現在竟然分兵四路,要想打下王京,無異於是痴人說夢。
所以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李如松已經放棄了進攻計劃。
事實證明,他們都錯了。
因為要攻克一座城池,並不一定要靠武力。
命令下達了,進攻停止了,戰場恢復了平靜,軍也藉此機會加強防守,整肅軍隊,等待著李如松的下一次進攻。因為在被忽悠多次後,他們已經確定,眼前的這個對手,是絕對不會消停的。
這個判斷十分正確,很快,他們就等到了李如松的問候,但並非攻城的槍炮,而是一把大火。
明朝那些事兒6[1232]李如松很清楚,憑藉自己手中的兵力,是絕對無法攻下王京的,於是他索分兵各處防守,加固後方,因為他已經找到了一個更好的進攻目標——龍山。
龍山是軍的糧倉所在地,積糧數十萬石,王京、釜山的軍伙食,大都要靠此處供應。
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李如松密令查大受,率敢死隊(死士)連夜跑到龍山,放了一把火,徹底解決了鬼子們的糧食問題。
這麼一來,事情就算是結了,因為武士道再怎麼牛,也不能當飯吃,在這一點上,鬼子們的意識是清楚的,認識是明確的。
萬曆二十一年(1593)四月十八,軍全軍撤出王京,退往釜山。十九,李如松入城,王京光復。
自萬曆二十年(1592)十二月明軍入朝起,短短半年時間,軍全線潰敗,死失合計三萬五千餘人,其軍隊主力,第一軍小西行長部幾乎全軍覆滅,軍的戰鬥力遭到致命打擊,疲憊加,鬥志全無。
到了這份上,已經打不下去了。
四月下旬,軍繼續撤退至蔚山、東萊等沿海地域,回到了一年前的登陸地點,全軍八萬餘人渡海回國,僅留四萬人防守。
至此,抗倭援朝戰爭第一階段結束,軍慘敗而歸。
軍退卻了,但李如松並沒有痛打落水狗,不是不想,而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