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117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161]豐臣秀吉在統一本之後,嘴邊開始唸叨這樣一句話:“在我生存之年,誓將唐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這裡的唐,就是指明朝。因為唐朝時候,本向中國派遣了很多留學生,帶走了很多技術、文化,甚至政治制度,所以本人一直稱中國為唐。
幾百年前,無私之援助,全力之支持,只換來今天的野心、殺戮和侵略,所以同志們務必要記住一個道理:扶貧,是要看對象的。
但要佔據中國,必須征服朝鮮,於是他開始和朝鮮國王李昖談判,要求他們讓路,幫助自己進攻明朝。
當時的朝鮮並不是獨立國家,而是明朝的屬國,國王要向大明皇帝稱臣,稱明朝為天朝,稱明軍為天兵。但凡國王即位,冊立世子,甚至娶老婆,都要事先向明朝報批,獲得批准之後才能做。
所以雖然這位李昖國王是個比較糊塗的人,關鍵問題上還把握得住,嚴辭拒絕了本使臣。
既然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豐臣秀吉隨即決定:先攻朝鮮,再佔中國!
可他還沒壯志凌雲幾分鐘,就得知了一個消息,他的養子豐臣秀次反對進攻朝鮮,理由固然是世界和平,大眾平安之類的話,但豐臣秀吉明白,這位養子是不想去賣命。
於是他靈機一動,寫了一張紙條,派人給了豐臣秀次。
這張紙條充分地證明了一點:豐臣秀吉已徹底瘋狂。
因為上面只寫了這樣一句話:五年之內必定攻下明國,到時你就是明國的關白!
但事實證明,他的瘋狂也是有理由的。
客觀地講,豐臣秀吉是一個奇才。他以庶民出身,苦熬幾十年,最終一統本,絕非尋常人物,而且此人在本國內,向來以謀略出名,從不打無把握之戰,戰國時期曾親自指揮過幾十次戰役,除掩護撤退的必敗之戰外,他只輸過一次。
順便提一下,他唯一戰敗的那一次,對手叫德川家康。
而在決心打這一仗之前,豐臣秀吉已經考慮了很久。
本人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做事認真,比如在後來中甲午戰爭之前,他們向中國派出了大量間諜,拍攝了很多照片,北洋艦隊每條船的噸位,人員,指揮官,炮口直徑,缺點,軍都有詳細的記錄。
明朝那些事兒6[1162]而在抗戰爭開始前,其工作更是無以倫比,所有中國少將以上的軍官,他們都有細緻的檔案留存,其個人特點、作戰方式甚至生活習慣都一清二楚,更為可怕的是,他們繪製的中國地圖,比中國人自己繪製的還要準確,連一個山丘,一口井都標得極為清晰。當年閻錫山的部隊伏擊軍後,既不抓俘虜,也不扛彈藥,第一要務就是開始找軍軍用地圖——拿回去自己用。
而一貫小心謹慎的豐臣秀吉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為他想不自信都不行:當時的本,剛剛實現和平統一,在此之前,國內已經打了一百多年的仗,用今天的話說,打仗已經成了一種生活時尚,有些武士家吃飯的時候,一手拿筷子,另一隻手都握著刀,只要外面招呼一聲,立馬就抄傢伙出去砍人。
而且這幫人打仗極其勇敢,每次作戰都要爭先鋒(首先發起衝鋒者),還經常為此發生糾紛,沒有當上先鋒憤然自殺的,也不在少數。
總而言之,這是一幫亡命之徒。
相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當時的本,軍隊裝備已經十分先進,為了打贏對手,他們紛紛進口先進武器,大刀長矛之類的玩意已不吃香了,大名們紛紛長槍換鳥槍,鳥槍換大炮,加上還有汪直這類的軍火販子一個勁地往本倒騰武器,到戰國末期,本已擁有了大規模的火槍部隊。
在戰術方面,軍也有相當的進步,公元1575年,織田信長在長筱發起了一場決定的戰役。對手是號稱戰國第一諸侯武田信玄的兒子武田勝賴,其部隊以騎兵為主,使用孫子兵法四如真言“風林火山”為軍旗,戰鬥力極為強勁,在騎兵對決無法取勝的情況下,織田信長冥思苦想,創造地發明了三線戰術(語:三段擊)關於這一戰術,之前已經介紹過了,由於火槍部隊程有限,且裝彈藥需要時間,故將部隊分為三線,一線開槍,二三線裝子彈,形成持續火力,對騎兵有較大殺傷力。
雖說早在兩百多年前,明軍開國將領沐英就曾首創這一戰術,但至少在本,織田縣長還是有專利權的,而且和後來使用同一戰術的普魯士腓特烈二世相比,他也還早了一百多年。
整體看來,軍的戰鬥力、軍事裝備、戰術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高到豐臣秀吉足以為之而自豪。
相對而言,本的對手就有點疲軟了。
明朝那些事兒6[1163]朝鮮自李成桂光榮革命,成立李氏王朝後,基本就沒打過什麼仗,所謂“兩百年平寧之世,民不知兵”部隊也就是個混飯吃的地方,軍事素質極差,連民兵都不如。
雖說在軍事上朝鮮十分差勁,但搞起政治鬥爭來,那是一點也不消停。與明朝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當時的朝廷內部,分成兩大派,分別叫做“東人黨”和“西人黨”鬧了一段之後,東人黨又分裂成“南人派”和“北人派”東南西北都來齊了,足可以湊一桌麻將。
大體就是如此,反正朝鮮是亂得一塌糊塗,指南打北,不是東西。這麼個狀況,想讓人家不動你,實在是有點難。
而本的另一個對手,中國,就比較有趣了。
由於沒有電報和照相機,加上當年本窮,衣服也很土,想派間諜混入中國,很有可能被當成盲遣返,所以關於中國的情報,來源大都要靠倭寇。
而對豐臣秀吉影響最大的,無疑是這樣一段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