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七百九十九章俱懷逸興壯思飛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無窮的金錢是戰爭的原動力——西羅(古羅馬政治家、雄辯家、著作家)…

底格里斯河岸上,久違的太陽高掛在天空之上,拼命散發這最後的餘威。

河上古蕩的三角白帆,反著陽光的熱力,徐徐的破開還有些渾濁的水,出入在重建的碼頭上,由人力和木製吊臂機械,裝運下藤筐、麻袋或是桶裝大宗各種貨物,又運走包括哭哭啼啼的女在內的,各種特產。

距離河岸不遠的道路上,一面別具特嗜血黑兔旗,被眾多青龍旗、清遊旗、虎紋旗飛黃旗簇擁在當中,披甲騎士和重裝刀斧衛士,聚集在這些旗幟,構成了一層又一層的屏障和外圍。

前頭負責開路的是金瓜斧鉞排列成林的儀仗班,緊隨著是站在彩漆大車上的,各種鼓吹班和歌舞伎人。

綿連的雨水終於停了,我也迫不及待的帶著扈從和衛隊,走出窩了一個多月已經有些膩味的巴格達城,進行各地佔領和治理情況的大型巡遊,同時也是對這片土地的主權宣示。

順便展示和炫耀一下,天子賜給我的半副儀仗,因此準備到最後,這次隨我一同水陸並進,馬步水諸兵種,加上民夫工匠僕役和其他各服務人員,達到浩浩蕩蕩兩萬多人,上一個時空來到這裡的時候,伊拉克作為一個現代國家,只有滿地的廢墟和殘垣,饑荒和衝突時最多見的常態,西方聯軍不計代價的轟炸讓城市裡的狀況尤為惡劣,連首都的國家博物館都被哄搶一空,作為作為國內來的考察隊,也只能在相對完好的幾座城市裡短暫停留採風。

美國駐軍和美地的抵抗分子,在隆隆的炮擊和爆炸聲中,年復一年復一的構成了這個國家的獨特風景線。

但是現在。我總算能夠見到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風貌了,順帶發掘和收集那些還未被絕偶像崇拜的綠教,所毀滅的歷史文化遺產。

比如鷹首獅身的天空與雲雨之神,藍巴比倫門上的金牛,大路兩旁和城市附近滿是勞作的人群,他們是來自卡塔赫麾下編管勞役營,以及就地徵募的臨時勞力。負責清理夯實道路,然後對雨季後的土地進行翻整和規劃,種上速生快長相對低產的新作物。

泡軟的路基已經被扒開,平整的鋪上半尺厚的碎石,然後用調好的濃稠泥漿混合物灌滿,再覆蓋上泥灰和沙土。夯打到路面硬邦邦的連削尖的木都無法入,這樣按照呼羅珊地區的經驗,在類似的氣候下可以用到六七年的時光。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多少參照了統萬城的做法,當然沒有赫連那種病態的殘暴,動不動或是本毫無理由的殺人,是一種極大的費,除了處死意外的促進勞動效率的。在國內使用那些外族俘虜開山挖礦的過程中。龍武軍已經積累足夠的豐富經驗。從鞭笞、刑、到用飢餓來分化瓦解抵抗意思,乃至連坐式的殺制度。

以確保在儘量減少過勞死的無端損耗基礎上。最大限度的壓榨他們體能和意志極限。

大老遠見到我前呼後擁的儀仗,這些戰俘或是本地人,不由自主或是在皮鞭的呵斥下,充滿卑微和謙遜的跪在泥水和碎石中。

這種全力投入生產恢復的氣象,讓我很是滿意,所謂耕戰立國,征服到那裡,就耕作到那裡,這才是我華夏傳載萬世的基本天賦。不過從某些方面說,本地的先天基礎也很好。

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自古以來是古代最好最出的的農業產區之一,經過遠古時代開始修建和歷代改造,積累下兩河域的水利灌溉系統已經相當的發達,因此只要稍微用心投入,就很容易獲得相對於同時代其他地區的高產出,以及大量糧食、畜的積餘。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兩河域作為一個農業主產區實在太出了,出到幾乎容不下其他的物產資源,這片土地上有連綿成蔭的果園,卻沒有多少可以提供木材的森林;有發達的陶土和泥磚製作工藝,卻缺乏大塊的石頭和其他建材;有出的工具和器皿的加工工藝,卻嚴重缺乏金屬盒其他礦產…

因此從經濟結構和常生產生活上說,本身就自古以來極度依賴對外的貿易活動,無論是來自南方的海上,或是來自東方的高原,北方的山地和草原,或是西部的沙漠地區,都有著當地所需的商品和資源。

最容易實現豐饒足飽的地方,意味著有大量剩餘的社會資源,支持其他方面的發展,也最容易孕育出科技和文化成就等先進文明的基本元素。而對外的內在需求,以及四通八達的地理便利,則成為古代大帝國和統一政權的天然土壤。

所謂文明盛世和帝國主義,從來就不是自我封閉出來的。

出巡的第一站,就是是沿河上游不遠處的泰西封和琉西亞,這對隔河而鄰的雙子城的舊址。

這也是兩河域獨有的一大特,由於土地產出豐饒,在人口密集的壓力下,因此建造城市之間的距離,也被大大縮短了,在最窄不過數十公里兩河之間,就聚集了多座大型城市。

歷史上蘇美爾人,數十個城邦國家,幾乎就是在家門口進行爭霸戰的。而在這個時代,困擾了後世的過度開發和水土失的惡果,還沒有完全顯現出現。

最先抵達的泰西封,位於巴格達城東南約六十里處,底格里斯河左岸的迪亞拉河河口臺地上,與十多里外河對岸的琉古城形成雙城的格局泰西封最早源自公元前,希臘人後代在最東端的殖民城邑和抵抗來自伊朗高原東方民族的堡壘,後來被帕提亞人征服後,被重建成安息帝國過冬的陪都。

在帕提亞人的安息帝國崩潰後,這裡一度被羅馬人征服,成為羅馬敘利亞行省最東部的殖民城市,直到公元三世紀波斯第二帝國的薩珊王朝崛起,擊敗和驅逐羅馬人,將其營建成王朝的首都。

因此哪怕經過阿巴斯人的拆除和搬運。依舊留下了很多宏偉殘垣故跡。比如被後世稱為泰西封拱門。足足有百尺高的“塔克。基斯拉”大殿。

這座由薩珊王朝庫思老一世所建,專門用來接見外國使臣的宏偉大殿,不但殘存了大半的舊觀,還保留了相當程度的地面附屬建築,不過其中大都被改建成了清真寺。

由於地處缺少合適木材和石料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腹地,因此城市中大多數建築都是用就地取材的泥磚,加上韌十足的蘆葦杆內筋建造而成的。

雖然歷經歲月侵蝕,但是大都保持基本的原貌,現存城市的聚居區,則是在利用舊城相對保持完好的遺址基礎上,向旁邊拓展延伸出來的。

同時這也是一座祭祀之城,城市中的宗教建築相當密集。光是聖火廟,就多大數十處,這裡也是景教本堂的宗教會所在,大多數神堂的建造歷史動則數百年為單位。

從公元226年,薩珊王朝入主泰西封重建該城開始,這裡成為景教(基督教聶斯托利派)在西亞地區的中心,直到637年該城被阿拉伯人攻佔之後依舊保持至今,可惜包括本部大聖堂在內的這部分已經被燒成一片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