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七百九十四章俱懷逸興壯思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蔑視比殺戮更能刺痛敵人的心。”——維克提烏斯古羅馬軍事理論家和著作家…

滿身塵土,蓬頭垢面的人群中,軍團士兵普奇諾,跌跌撞撞的與同伴小心著,關於自身處境的情報和信息。

他是一個歸化斯拉夫家庭的後代,隸屬於馬其頓軍區第四分區,布熱羅守備區第一屯墾營的一名世襲農兵,按照東羅馬或者說拜占庭沿襲下來的體制,帝國的領土採取行省和軍區並存的二元化體制,位於帝國內陸腹地或是局勢穩定地區,設立通常意義上的行省,繼續延續古代以來的總督、地區州、城市的行政官僚體制,以傳統商業活動和農業生產,提供常的稅收和產出。

軍區一般位於軍事要衝或是邊疆地區,下設若干軍事分區(既“特馬”),分區下設若干守備區,守備區分為若干個農兵聚居的屯墾區,在生產活動結束後的秋冬集結,接受短期隊列和協同的訓練,而常則以家庭經濟狀況,自行進行格鬥和擊的學習。

軍區的最高長官是將軍,此外還有總管(即參謀長)、軍淄官、司法官、稅務官和兵站官等職位。再往下則由守備部隊的軍團長、連隊長,大隊長或中隊長,兼帶充任各級民政長官。

最底層的農兵屯墾區,則是由眾多類似同時代,西歐地區小型封建軍事采邑的,中小農場構成的,這些農場屬於退役的前軍人世襲所有。

份地的價值不等,其所有者需要服的兵役也有區別例如價值5至4個金磅份地的所有者可以當騎兵,價值3金磅份地的所有者可以當普通步兵。

許多份地軍人都有僱工或是僕人,富裕者甚至有農奴乃至奴隸,但只有最富有的土地擁有者,才能提供最銳的守備騎兵。因為他們較高的收入保證他們可以使用符合他們身份的優質裝備。

其他相對貧困一些。就只能湊出基本的盾牌,長矛和頭盔,因此甚至有法律規定幾名窮困的士兵用收入共同供養一名士兵的裝備,或是由相對富裕的家庭,補助鄰近相對平窮家庭的兵役,以完成最基本的配屬。

軍人的份地可以由孩子承襲,但必須象帝國的其他臣民一樣納自己份地的地租。作為服兵役的回報。他們可以免除運輸、修架橋樑、填修道路和構築工事等各種勞役。

這也是大多數帝國平民和歸化人口,為數不多的選擇和命運之一。

由於貴族和元老可以免除兵役,而手工業者和商人都要向國家稅和服各種勞役,因此也不能服兵役。這樣兵役就落在這些農民為主的平民的身上。

平民加入軍隊後,生活很艱苦,待遇菲薄。服役期限長。而且新兵都必須在身上打下烙印,宣誓服役20至25年,直到年老力衰為止。在役的軍人雖然可以結婚,但其孩子必須加入軍隊,世世代代當兵。

普奇諾的父親是一名傷殘老兵,兼農兵區的低級預備役士官,附近好幾家農兵家庭的召集人。這也是一種常態,當命令下達後。他需要負責騎馬到附近幾家逐一通知。然後督促他們配齊口糧和用具,通常防身武器和坐騎是自備。他們只要攜帶足以出發到地區軍事集結點的口糧,然後領取鎧甲、盾牌等制式裝備,再次編組之後,匯合到大部隊中去。

每個拜占庭軍區,特別是地處邊疆的軍區通常建有若干位置險要的要,其間有良好的道路網和烽火臺等迅捷的通訊設施,並駐有若干個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的聯隊。

加上可以動員當地農兵或是附庸民族作為補充,或是利用襲擾戰來抵抗和擊潰侵略軍,以支持正規軍作戰,這種軍區體制在對付外來進攻時還是非常有效的。

如果帝國進行更大規模的動員,則會調有服役經驗的農兵,在現有警備部隊的基礎上,擴充成更多的聯隊或是軍團,如果需要對境外大規模作戰,則會繼續調走大部分守備部隊,只留下不滿編的軍團或是單個聯隊。

按照所處的位置和重要程度,軍區的範圍和維持的常備軍規模,也是不同的,舉足輕重的大軍區可以擁有步騎數個軍團的常備兵力,而相對次要的普通軍區,則只有幾個聯隊的常備軍。

每個將軍可以擁有兩百人的私人衛隊,守備軍團指揮官則有五十人,負責掌旗和充當督戰隊。

規模普遍較大,也相對重要的是東部軍區,特別是位於皇帝出身的安納托利亞軍區,因為這裡要面對從波斯人到阿拉伯人,這些最棘手也是戰爭強度最大的東方帝國。

但是受限帝國的經濟狀況,也只有這個實力最大的軍區,才能供養和維持其四千左右披甲騎兵,他們也是“布羅諾埃”和第一近衛騎兵軍團的重要補充力量。

因此,軍區長官的權利和管轄範圍,幾乎比得上內地行省的總督。但有時候行省和軍區,兩者又是大部分相互重合。

而作為主要軍事力量,各地軍團的規模也不盡相同,像地區守備軍團和騎兵軍團,只有4000-5000人;而野戰軍團和首都衛戍軍團,常年保持在五六千人左右;而作為近衛軍團和個別榮譽軍團,則可以達到近八千人。

這次出征按照慣例,動用了五分之的尼西亞軍區,和四分之的馬其頓軍區的常備兵力,編成五個常備軍團,普奇諾就是其中的一員。

此外還有附庸民族和僱傭軍組成的輔助部隊,包括馬其頓人(指斯拉夫人)、保加利亞人、卡帕多西亞人(可能指亞美尼亞人)、烏澤人、法蘭克人、瓦蘭吉人和各種“其他的路過的傭兵”作為軍人後代世襲下來的份地總是有限,不是誰都有運氣,通過戰場得到新的收益,而不是把命丟掉,等到了普奇諾這一代,父親的份地被分成了三份,他得到的這份,連最便宜輕步兵的裝備都供養不起。

帝國連年的戰爭,為軍人份地上添置了大量的廉價奴隸之外。也送來了他兩個兄長的一死亡一失蹤的噩耗。留下家裡終以淚洗面的女人孩子。

最為血緣最近,無法割捨的羈縻,他不得不接手兄長留下的份地,主動承當起撫養遺孤的職責來,但是好景沒能長久多少,作為避免兩位兄長份地被軍區收回的代價之一,然後被徵召的命運。還是不可避免的落到他的頭上,用家裡僅有食物,做成便攜的口糧,來到最近的城市向警備區官員報道,然後編隊前往首府尼西亞城,接著在分區長官帶領下。以聯隊為規模,集結到君士坦丁堡的外圍,進而在這裡登船,前往新光復的安條克。

作為跨國遠征作戰的裝備,帝國沿途的各個行省,也難得的大方和慷慨起來,給予了一個諾米斯瑪的安家費,並打開各地的軍備庫儘可能提供完善的武裝。

那個金諾米斯瑪。最終被留給了自己的兩位寡嫂。用來購買口糧和種子的話,至少可以讓她們支持到後年年底。

作為其中的一員。普奇諾也破天荒的得到,主動挑選裝備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