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四百七十一章大食回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百七十一章大食、回紇這份具狀。卻是來自上次那些抓獲的那些大食人中,一個驚天的大發現。本來本朝在中土的胡人數以千萬計,他們之所以會洩行跡,還是因為一個偶然事件,因為在長安一起街頭衝突,一名外藩胡人砍死了兩名馬巡城管,而被巡城營抓起來。本來是當做一般江湖人犯事兇案來處理,錮了身體後,就直接移京兆府押審。

但是隨後事情有些出乎意外,當夜一群身手強橫的人,殺進京兆府的下的拘押所,把他搶出來,從留下武器傷口和戰鬥痕跡看,不似中土人的作風,但當時還只是懷疑到沃教、景教這些外藩身上,追查的也僅限於顏面盡失的京兆府。

後來有好幾批不明人士試圖窺探龍武軍的軍器場,其中的一批,被薛平的人設下陷阱,抓住了行跡的尾巴,這才聯繫到他們身上,但隨即就失去線索。

因為。隨後針對龍武軍的陰謀開始發動,很長一段時間內,再也無瑕顧及他們,追查也無疾而終。直到長安之亂後,滿城收捕武功強橫的可疑人士,在內部人士的告發下,突襲了察事廳在西市的一個重要秘密據點,連帶在周邊抓了一大批人回來拷問。

本來抓這些人,主要是進行勒一些金錢,順便發展一些內線,但是這一抓就抓出問題來,有人試圖反抗,並且身手相當的強橫,還有一個已經被京兆府繪像的在逃通緝犯…

隨後他的身份,被那些正巧滯留在長安,原呼羅珊襖教徒孫巴德起義的倖存者和昔阿布穆斯林舊部的遺族給指認出來,當初被抓的那位胡人叫阿希穆,乃是黑衣大食國上層的貴人之子,乃父是阿巴斯王朝純阿拉伯穆斯林構成的核心九大行省之一的埃米爾(總督),也是當地最大最肥沃“伊克塔”(采邑)的領主和宗教保護人。

這位尊貴的年輕貴族,雖然有顯赫的身份和權勢,卻並沒有太過堅定的意志,直接從他身上挖出更多的東西,牽扯到西市裡十幾家老字號的胡商和家族,數百人落網,最關鍵的是一個叫賀維亞的在逃胡人,他本來的教名叫赫爾曼。從開元十一年,就以安息人的身份隨商團來到東中土,用三十多年時間,在長安羅織了一張細密的網。

因為相對於新崛起的黑衣大食,唐人更悉的是自漢以來就往來中原不絕的安息人,警惕心也更小一些。

因此這位赫爾曼,不但用安息人的身份經營起偌大的產業,養了上百人的護院,主持著好幾只武裝商隊,與幾個當地幫會關係密切,最後還娶了本地的女子,所生兒女又與本土唐人大戶聯姻。

除了經營的本事,這人通的手腕也了得,上結公卿門第,下接納士人,頗有些好名聲,以至於他產業被城管查封的時候,官場竟然有好些相當分量的存在,前來過問和質詢。

光是他經營的珠寶行會的小圈子,在上層的女眷中很有些名氣,店鋪的匠師和夥計。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入一些高宅豪門,為對方提供服務。

這人平時行事極為小心謹慎,甚至可以公開做出一些明顯違背出身教義的行為,象所有落戶在長安的外域胡人一般,他既尊從沃教的祭禮,又同樣過唐人的年節風俗。因此,連他的子兒女都不曉得他的另一重身份。…,手下替他奔走做事的人雖然多,但也只有極少幾個人,能夠接觸他比較核心和真實的一面,多數的手段都很謹慎和低調,就算被揭舉暴出來,也最多被當成是一個富有商人過盛自我保護的需要而已。

他甚至是藉助安息復國者的身份和名義,利用財力和聲望,在於那些安息人中發展一些眼線和外圍,進行結社活動,既是利用他們刺探中土的情形,也在掌握那些安息人動向。

本來正常的渠道是很難發現赫爾曼的真實身份,直到他不得不為那些信賴的大食人,提供消息和掩護,以及藏匿的身份和所在,不可避免的發生多次的接觸,這才隨著阿希穆的落網,被牽連進來。

但是儘管如此,這位極其猾,長期以應酬為名連於酒肆行院,居無定所,結果一嗅到街頭有不對的味道,連家也不回,就丟下產業和家人消失了…

雖然沒抓到這位大食背景的密諜頭子。卻在抄沒收捕他的產業中誤中副車,抓到了另一條更大的魚,海迪爾。伊本。伯爾麥克。這位比阿希穆出身更顯赫的人物,乃是來自巴格達首席大臣或者說是宰相家的次子,雖然他在哈里發的宮廷內沒有太過重要的位置,卻是接觸面相當廣泛的人物。常常作為首席大臣的私人代表,出訪一些周邊的國家,結一些天南地北的商人和國內外的學者,還有兼帶收集古代的知識和書籍的任務,名義還管理著從底米里特到大馬士革,安巴爾到巴格達之間的圖書館等公共設施。

僅僅這一位就讓人如獲至寶,足以抵沒赫爾曼跑掉的遺憾。

雖然這廝嘴巴硬的很,被抓後死不承認身份,被指認出後,只誦唸古蘭經中教義,而不肯言他,甚至還想找機會奪取守衛的武器自殺,但是給他吃了一段時間的加料食物,做了幾次罌粟提煉物的藥理試驗之後,就基本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

他們這次能夠來中土,卻是多少和我有那麼點關係,事情的開始源於為為我做事的希伯來人約蘇亞,他們在大馬士革、巴格達、底米里特等地的活動過於頻繁。不免出些行跡,已經引起了官方的注意。

當然,大食人會注意上約書亞他們,也只是偶然因素。

因為那些戰敗被俘的唐人隨軍工匠,對哈里發來說是重要的國家財產,自然也不可能當作奴隸來使喚,就算他們不肯改變信仰,也給予了相當規格的待遇,甚至給他們娶生子,指望從血統上把他們潛移默化成穆斯林。

因此這些年來,雖然已經不大限制他們在大馬士革城裡的活動。以他們顯著的外貌特徵,在這個沙漠居多的本跑不遠,但是為了預防這些人因為風俗教義之類的原因,在與當地人衝突中上到傷害,常生活中,都有專門的密探進行定點監控。

一個經營奢侈品的希伯來商人,喜歡接近這些工匠,顯然引起了當局的注意,倒不是發現他們的真實目的,只是出於希伯來人喜歡追求金錢和利益的傳統,以及對這些工匠手上掌握技術可能失的擔心。

而且大馬士革還有傳聞,在重鎮布哈拉關於屢屢被鎮壓的信仰暴動中,那些頑強遺留下來的抵抗組織背後,就有某些希伯來人和慄末人的影子。在伊斯蘭教的咄咄人的威脅之下,這些異教的信仰者不得不放棄前嫌,聯手起來進行抗爭了多年。…,阿拉伯帝國對居民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是傳統意義上閃米特血統的阿拉伯人穆斯林,他們是征服者和統治者,擁有很多土地和財產,是特權階級;以王室、貴族、大臣等上層家族及其附庸為代表,阿西姆,海迪爾都是這個階級中的高層。

第二等是非阿拉伯裔穆斯林,他們是包括安息人、柏柏爾人、庫爾德人在內,被征服的各族人民,被迫或自動改奉伊斯蘭教,免納人頭稅,但沒有特權,包括了大量的基層官吏、士兵、商人、以及部分平民。

第三等是保持原來信仰的非穆斯林族群,象阿姆河上游被征服地區的慄特人、阿拉比亞以北的馬扎爾人,他們必須納人頭稅和土地稅,並且不能參與政治活動,生活上也受到許多限制。他們主要是底層平民。

最後,第四等是奴隸,他們大多是戰俘或從市場上買來的,或者乾脆就是被滅亡國家的臣民。阿拉伯貴族往往擁有上千的奴隸。他們主要從事家庭服役,也有從事生產的,特別是從事修建水利工程或採礦等大規模繁重勞動。

事實上,阿拉伯人就是靠佔領區內這種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等級分化制度。逐漸把被征服的本地居民,演變成伊斯蘭教的信徒。

這些數量稀少的唐人工匠,介於第二個等級和第三個等級之間。這時候遙遠的中土傳來關於希臘火的傳聞,出於對拜占庭和唐人可能打破阿拉伯世界對通和商業的壟斷,進行秘密技術和結盟的擔心,竟然促成了他們一行不遠萬里進入中土的理由。

說實話,聽到這個前因後果的時候,我第一個反應時,這個蝴蝶的翅膀風暴,也未免扇的太遠了吧,都刮到西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