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篇第二百六十七章三川北虜亂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消息傳來的時候,正是五月底,空氣中已經多少有些夏天的氣息,讓人穿著的越發單薄起來,也讓我家那些充役的女子,也越發變著養眼起來。光看著一個個高低肩的穿著之下,光緻緻,粉膩膩白花花的胳膊腿兒,連著片兒外的大塊肌膚和圓滾,在我面前晃來蕩去的,就很讓人受用。
接到這個消息的那一刻,我差點沒把手中搖著的檀香骨折扇給捏斷了,開什麼玩笑,我的家眷和產業大部分都在蜀中,第一反應就是馬上提點大軍,隨我殺回去救援。
不過再看到報上的印鑑,我又再次冷靜下來,這只是一封例行的郵報,自從蜀道拓寬工程最艱難的路段——摩天嶺工程,在小規模爆炸物和水泥塑合劑之下終於竣工,至漢中到長安的郵車,現在只要一天半,薛景仙不是那種無得放矢的人,既然不是給我加急用的鴿書,或是速度更快一些的鷂信,說明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
又拿起來,讓崔光遠繼續給我念,擺在一起的,還有來自松州魏方晉的第報。
預料中的動亂的地方,不是發生在西北。
吐蕃國內的騷亂還在繼續,但是數路大軍壓境之下,所謂“馬賊”的活動空間也越來越狹小,從羌到麻羊到多彌的一路上,用樁子滿了被砍下來的亂奴首級,在這種情形下,那些本來三心兩意。出工少出力的羌、渾屬地藩落們。也不得不擺出最嚴陣以待地態度,捕殺那些竄的逃奴,一點點的試圖將渾水摸魚地那隻手。給出來。
而邏些城裡,這時突然冒出來的一些奇怪的傳聞,讓執政馬向突然決定搬到城外的阿。)。戶將頭,決定讓自己娘惹部的族兵,加入大拂盧常帳衛中…
這時候,在看起來最是風平靜地蜀中,卻突然爆發了動亂,先是至德二年三月,劍南府兵買秀等五千人謀反,以清君側名殺奔成都,亂軍至蒙山,為成都團結營將軍席元慶、臨太守柳奕討誅之。
其次。同年四月,南充土豪何滔作亂,執本郡防禦使楊齊魯自立;劍南留後、漢中大都督李禹、髮長史盧元裕率兵討平之。”五月戌申夜,蜀郡兵郭千仞等反。為留守的龍武軍連同劍南兵馬使李峘討誅之。”當然,這只是官面上的說法。
按照薛景仙的呈報。這幾次戰亂不大,影響和破壞也很小,甚至連八州六鎮的邊兵都沒有驚動。
但讓人驚訝的是,這三次變亂,雖然地處的位置各自相去甚遠,都不是真正意義上飢寒無活的民變,純粹是軍人或者豪強發起叛亂事件,而且相互之間沒有任何地聯繫,卻都明確指向了成都的那位太上,讓人不由猜疑起背後的東西來。
三月之亂的劍南府兵買秀等五千人,乃是自東川軍府招募地新兵,本來是打算調到峽州,加強南川陸路的兵備,卻發生了譁變,還可以說是思鄉情切不願遠離,但隨後打出清君側地旗號,殺向成都的行徑,就不是一群頭腦簡單的士兵,可以策劃的出來。
無獨有偶。
南充土豪何滔的作亂更是莫名其妙,何滔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戶豪族,家資鉅萬,擁有好幾處鐵山和鹽井,在漢、夷民中都頗有聲望,按道理越是家大業大的人,越是小心謹慎,非到迫不得已,是不會做這種拿身家前程賭野心的投機,可以他不但挾制了本郡新任防禦使楊齊魯,而且居然也打出北上成都面君、鋤的旗號;而最兇險的,卻是五月蜀郡兵郭千仞之亂,他們本來是蜀州唐安郡的郡兵,半年前因為例行的輪換制度,被換防到成都三府之一的歸德府,一直相安無事直到本月初,該部折衝校尉郭千仞,乘著團結營和牙兵都在討亂外未還,以奉密詔護駕為名,突然半夜起兵,自光德門裡應外合,衝進成都太城內,焚掠搶劫了好幾條街市,還喊著保衛皇帝,剪除黨的口號,試圖自角門衝進安景宮所在的少城,老皇帝親自站在少城宣喻而不能勸止,反而差點被亂兵到。亂軍的火箭甚至都飛到了安景宮的庭院裡,差點點著了庭局的房子,少城之內一時人心惶惶。
不過亂軍就是亂軍,宿衛在少城裡的兩營龍武軍和內團外標,就足夠他們在城牆下碰的頭破血,光遠門前屍積如山,待到天亮,來自鄭元和引民大營的援軍也趕到,他們的末也到了,叛首郭千仞突圍不果而自殺於光德門,亂軍大部或散或降。
雖然這次變亂的組織和行動過程,都算不上什麼高明的地方,但是近在咫尺的郡內府兵叛亂,試圖挾持老皇帝,這還是自國難之亂以來的首次,而且成都城內居然有人為之內應,這事情就很糟糕了,不過,這個清君側要除的黨是誰,大家已經自然不言而喻了。
我的家由於在內城,沒有什麼損失,只是家裡的幾個女人不免要受了稍許驚嚇。
但出了這樣的事情,無疑是是劍南官場的大地震,隨之大規模的清洗和追查,也轟轟烈烈的拉開了序幕,成隊,龍武軍檢憲司,紛紛大舉而動。
在這其間,我在千秋節上見過的,諸如團節營使席應元、臨太守柳奕等一干後起之秀,也逐漸開始展頭角,表現出各自的治幹之才,其中以和政公主的駙馬柳潭表現最為突出,據說叛軍奪門時,他率折衝尉張義童等在光遠門前殊死鬥,手斬賊五十級而平之。
—顯然那位太上,並非那種只懂得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人。在龍武軍大部在外的這段時間。不動聲地又為自己,培養扶植起另一批地新生力量的班底。
連帶那支本來是三治安守備部隊的成都團結營,他們沾著老皇帝地光。從民大營裡獲得了不少好處,頗有想練出一支兵的氣象,似乎想填補龍武軍大部北上後留下的空白,不過真正的兵,要上過戰場經過血與火的考驗才算數…,叛亂髮生後,江陵的那位永王殿下。也開始活躍起來,在一個月內多次呈請為聖駕安危計,力邀移江陵奉養,甚至以覲見為名組織了一支龐大地船隊,不過卻被劍南留後李禹派兵阻江,給攔在了白帝城。
看到這裡我第一反應是,永王想找死麼,這麼明目張膽招惹嫌疑。
但隨後。硃紅簽印的急報,送到我的案上,我的心中重重頓了一下。不由大喝出來“來人,召集幕府立即開會”因為。
雖然不知道在那些朝廷重臣心中。這幾次動亂與不安於南方的永王掛上什麼關係,但短時之內已經無法對其動手了。因為禍不單行的是,江南稅賦重地也出事了,台州(治臨。=。l而席捲浙東。
據江南火速遞來的消息,台州人袁晁原為縣衙小吏,因同情飢寒迫而造反的農民,受到鞭背刑法,繼而聚眾佔據翁山縣(今浙江舟山島)起義。並率領義軍攻佔台州,刺史史敘跳牆逃走;同月二十,攻佔信州(治上饒,今屬江蘇),江南之兵本來就薄弱,又被集中到對付永王地幾位節度使手中,這幾位節度使都是新置,並非自己帶兵過來,而是就地軍練兵。結果,聽聞民變,周圍的州縣府治甚至連派出討伐的力量都沒有,只能各自閉城自守,任其竄四野八鄉。
因此,所謂的義軍沒有什麼阻礙,就攻佔溫州(治永嘉,今浙江溫州)、明州(治縣,今浙江寧波),,:(今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省部:::。以東地區)。袁晁甚至還因此建立所謂地議政權位公卿大臣,均由普通百姓擔任,以建丑月為正月,改年號為寶勝。
這些義軍殺死地方長吏,到處燒燬和沒收官府及地主豪富的錢財,並散發收攬部眾,而疲於沉重賦斂地廣大貧苦農民,則大多爭相呼應舉事。一時地方響應雲集者從眾。無論是破產無依的農戶,還是不堪重負的大戶,渾水摸魚的盜匪綠林,乃至其他懷著別樣心思的人,都在抗稅自保的名義和旗號下,紛紛大量響應或加入其中,先是,德清縣(今江蘇吳興南,泚眾起義,響應袁晁。朱泚和沈皓分別佔據兩大山,不時出兵攻佔城壘。而宜的所謂義軍首領,家兵漫山遍野,地方長吏本不敢過問。
袁晁義軍自此已發展為號稱20萬之眾。雖然這二十萬水分很大,包括了各地宣佈接受其轄制武裝,自稱的數目,而且哪怕是袁晁本部,也多是前來混口飽飯吃老弱婦幼,但是對已經不堪重負的江南道來說,卻是一個巨大的危險徵兆,一個不好就是遍地起火。
南北兩個朝廷具為之震動,代領浙東節度的侍御史劉晏已經奉命南下。
另外。
江東採訪使韋陟、淮西經略使襲禮、吳郡太守兼江西採訪使李希言、浙西節度使兼升州刺史韋黃裳,這些原本屬於永王包圍圈的力量,都因此被調動起來,加入圍剿堵截的行列,甚至那位盤踞江陵的永王也提出,願意出本府親事之軍,為國家出力,為皇兄解煩,並且遣部將渾惟明率江陵水軍一萬已經開始東進了。
一干幕僚按照階級品秩環坐在我周圍,神情凝重的都不說話,只是聽著來人的細述,表情越發沉重。
“事情已經惡化到如此了麼”聽到這裡,我有些頭疼的捏了捏額前,前段時間的我注意力,更多在北方地事情上。沒想到江南也會出亂子。這是江南道地第一次發生的民變,不比蜀中那些政治彩濃厚兵變,卻是一個很嚴重的信號。號稱最富庶地東南華之地的百姓已經不堪忍受,持續戰事帶來沉重負擔,再加上官吏在其中加倍的過手盤剝,只要一個處置不好,就是遍地烽煙的局面。
更沒想到永王也乘機出來添亂,這位真是很不合時宜討沒趣的人啊。自從節制襄陽諸郡的南陽節度使魯靈。兵敗城而實力大損,在加上襄陽太守與之不和,拒其號令。朝廷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從北江陵地力量。
“確已如此”崔光遠擰起了眉頭說,因為與江淮租庸調使第五崎的聯繫,我們多少也知道一些內情,…
因為朝廷和軍用十分匱乏,先是派御史鄭叔清到江淮間向豪族富商借貸,十取其二。接著又賣官爵,明碼標價,得錢以供軍用,但是這樣還是杯水車薪。
然後監察御史﹑江淮租庸使第五琦制定榷鹽法。
“變鹽法,盡榷天下鹽。就山、海、井、緖置監院。使吏出。舊業鹽戶並遊民願業者為亭戶,免其雜傜。盜煮、私市者論以法。百姓除租、庸外無得橫賦,人不益稅而上用以饒。”鄭叔清進而以江、淮雖經兵荒,其民比諸道猶有資產,乃按籍舉八年租調之違負及逃者,計其大數而徵之;擇豪吏為縣令而督之,不問負之有無,資之高下,察民有粟者發徒圍之,籍其所有而中分之,甚者什取八九,謂之白著。有不服者,嚴刑以威之。民間民力,幾為一空。民有蓄谷十者,則重足以待命,或相聚山澤為群盜,州縣不能制。
這一切,卻是與在城之戰後,全國的經濟形勢和朝廷的財政狀況益惡化,朝廷已無力支持大規模的戰爭,已經開始出現“貨輕物重”(通貨膨脹)經濟危機,有莫大的關係。
朝廷沒錢,開不出軍人的糧餉和賞格,那些軍人便搜掠地方以充其用,進而變成軍隊佔據自取自足的即成事實,而無力扭轉,這也是後來藩鎮割據地重要苗頭之一。
在另一個平行的時空裡,城之戰後,隨著郭、李先後被上調架空,被朝廷倚為平叛主力的河東軍、朔方軍及鎮西北庭軍就相繼出現了變亂。
因供應不足,先是太原的河東軍殺死節度使鄧景山,擁都知兵馬使、代州刺史辛雲京為節度使。接著在絳州地朔方軍,也殺死朔方等諸道行營都統李國貞,以突將王元振代之。而屯於翼城的鎮西、北庭行營兵,亦殺節度使荔非元禮,推裨將白孝德為節度使,而面對這些逆亂地軍人,朝廷甚至沒有可以採取的措施和手段,而只能陰順其意,遮遮掩掩追授承認之。,自此有了天下最大的三隻強軍先後拭將自立,而朝廷只能給予追認的先例,其他地方部隊也開效法,成為藩鎮之亂,私自繼立的初始…
但這個時空,情形總算好一些,剛得到了一大筆收入的朝廷,總算把軍隊的士氣和人心給維持起來,再加上郭李還在軍中掌握局面,河北雖然局部在打戰,但還算是風平靜。
但這代價就是南方不勘其苦,先亂起來。
而這東南之地最為富庶,負擔也最重,據說江南東道光田賦和丁稅,都已經預先收到了至德九年,而現在才是至德二年,全靠以前的盛世年景積累下來的底子在苦苦支撐,一旦民力窮盡,也就是民心思變之時,連號稱最富庶的江南東道亦如此,其他地方更不好說了。
龍武軍在河南時,也鎮壓過一些小規模的抗稅和騷亂,不過都不成氣候,盡是一些以宗族鄉黨或者豪強大戶為單位的自發行為,在其他地方很難形成什麼呼應。
而農民起義最容易成事的,就是這種小官吏,士兵頭目出身的人,因為他們多少有帶人和管事的經驗,又畢竟接近低層,身受同樣的疾苦和需要,提出的口號更容易得到社會底層的共鳴,一旦竄起事,往往很難撲滅,面對政權的力量,堅持的也比別人更長。
又因為他們多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和長遠的目標,只有一些最原始吃飽穿暖的樸素口號,所以也不會去做保持紀律,或是收攏民心之類的事情,在初期對廣大貧苦之眾很有引力,雖然最終覆滅,但對社會經濟基礎的破壞更嚴重,象後世的黃巢、李自成、張獻忠之,都是類似的背景。
要知道連當年國朝,也是靠打土豪分田地起家而席捲天下的,目不識丁的農民可不知道什麼主義,或者什麼理想,只要得到土地和生存的保證,他們就願意去奮鬥。
同情歸同情,但更關鍵我在江南也有重要的利益,不可能坐任他們荼毒,所在這次我堅決的站在了萬惡的統治階級的一面。
其中唯一的好消息,正在彭城的河南節度使張鎬,已經發臨淮軍3000、稚陽軍2000,,,|:進入淮南的義軍,斬首三千而獲萬人,暫時遏止了這些義軍向北向的竄。
那些留在河南協軍的商人也隨之南下,切身利益之下,正是由於他們急吼吼的聯繫上第五崎、將這些真假參半的消息一步步的遞過來,其效率甚至還要比朝廷的奏報,快上一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