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是禍躲不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繁華的京城在戰亂過後恢復了安寧,整個京城開始變得朝氣,這座一直以寧靜為主的百年古都總是會在特殊的時刻煥發出它該有的生機,哪怕是剛剛千創百孔但作為這個王朝權利最集中的象徵,誰也無法忽視這個古都暴發出的能量。
京城暗湧動,各方勢力都在開始為新皇的登基做着準備,作為先皇僅存的後嗣這樣的繼位膽敢質疑的話無異於是在造反,在這樣的形勢面前誰都只能順勢而為,等待着改朝換代的隨波逐,皇權的強勢無人敢於忤逆,不順勢而行的話等待的只有悲慘的下場。
信息化的時代各路封疆大吏都表示了第一時間的臣服,而軍隊這最重要的環節更是一點紕漏都沒有,總兵所之前受到朱威權的清洗本就是一箇中空的狀態,即使有新的上位者但還是無法徹底的掌權,加之有陸家和洛家的影響加之各個名門望族隨聲附和,本不可能出現任何有力度的反對聲音。
因為內政閣和朝堂分開各自為政的關係,互相牽制着很好的分化了臣子們手裏的權利,皇室再怎麼低調亦保持着一言九鼎的權利,天下官員自然沒有哪個傻到會站出來反對的。文官自然不會忤逆,軍隊中亦是沒有反對的聲音,文武簇擁的情況下大明官場是空前的一堂和氣。
名正而又言順的換代是大勢所趨,大臣和百姓們一樣在意的是新皇的格如何,登基以後的國策會朝着哪一個方向發展。而百官們也必須在意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實,誰都想在這波裏隨波逐更進一步,誰都不願意在這種特殊的時刻被大淘沙,所以眼下最重要的事是保住自身,誰都是小心翼翼的避免成為被殺雞敬猴的出頭鳥。
京城的局勢此時異常,新皇的君臨天下已經是不用爭議的事實,對於文武百官而言更要在意的是自己的前程,許多的細節和點充斥着京城,每一個官員都在的捕捉着對自己有用的細節。
按照朝廷真正的規章,大明的政務是由內政閣和朝堂共同主持,可實際上現在真正的掌權上則是未來將貴為太后的陸貴妃。儘管誰都知道女人涉政是大忌,但現在陸貴妃正是如中天之時,暫代朝務也是因為皇子尚在傷愈療養的階段,所以百官們都很聰明的不去提這個茬,卻不約而同的觀察着這個趨勢的發展。
在各方勢力的輔佐之下,陸雪很順利的掌了權,她的第一道政令是通過御用拱衞司發出的。在確保各方安定後陸雪第一時間為洛研正了名,要知道之前朱威權還給她安了個叛逆的頭銜,瞬間就讓深勢大的洛家在一瞬間土繃瓦解,下場淒涼得讓人不忍直視,也讓人見識了皇權的威嚴和官場上牆倒眾人推的恐怖。
受洛研的牽連洛家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被各方勢力狠狠的落井下石,下場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洛家最後只能舉家遷出京城逃避打擊,最終的下場就是苟延殘。
洛研於新皇而言其實是有功之人而且還是大功無盡,現在大局已定陸雪自然得為她平反,將受到牽連已經落魄的洛家扶持起來,這將是她手了一柄鋒利的匕首,妙處之多但凡有點政治天賦的人都不會捨棄,別的不説一但洛老爺子再次復出的話,以他的手段的影響力誰都不能小覷。
洛研沉冤得雪的案子一公佈可謂是朝堂譁然,事實上誰都清楚陸貴妃和洛研是親戚關係而且雙方私甚密少不了徇私枉法的嫌疑。但此事有御用拱衞司的人出面解釋,大概的意思就是洛研實際上是以叛逆的身份混入真龍會的,為這次朝廷剿滅真龍會獻出了大量有量的情報,而之前會發通緝令也是為了幫助她繼續深入挖掘敵方的情況,獲得叛逆的信任將那些餘孽一網打盡。
虛構的東西想合情合理其實也不難,反正就把洛研描繪得很忠君愛國,這一次的行動多麼的忍辱負重,又是多少年前就制定的計劃的盡顯先皇威武,粉飾太平歌功頌德這一套朝廷已經用得滾瓜爛了,這種可歌可泣的事要是你敢懷疑的話就是懷疑先皇,大帽子一扣在這的時候誰都受不了。
御用拱衞司的橫空出世讓所有人都驚訝也捏了把冷汗,因為御用拱衞司一向是皇權的爪牙不假,是最陰毒的鷹爪也不用懷疑。但厲來御用拱衞司在這的時候最低調,一朝天子一朝臣,往往在這種時候受到清洗最厲害的就是御用拱衞司。
任何一個皇帝都希望掌權的是心腹之人,按照常理的話這時候陸雪應該扶持陸家的人上位,而前一代的御用拱衞司權臣該夾着尾巴做人,為了避免殺身之禍更該低調為主才是,這時候御用拱衞司的發聲着實是平地一聲雷嚇死了太多的人。
更何況出面的是御用拱衞司的正副司長,所有實權派的人物都無一例外的表示了堅決的立場,張聖陽甚至拿出了不少的證據來證明這事,以頭上的鎢砂帽擔保這確實是先皇的計謀,強硬而又理直氣壯的態度可以説打消了大部分人的疑慮,畢竟洛研和他張聖陽也沒什麼過命的情,更沒重要到要張聖陽拿腦袋擔保的地步。
如果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清洗,御用拱衞司也該明哲保身,不該這樣高調的滲入。
反正御用拱衞司都開了這麼個口子,於公與私考慮的話沒人敢質疑,就算那些明的心裏不太相信也絕不會説出口。因為這一開口的話麻煩就大了,等於一下得罪了好大一波人,洛家,陸貴妃,還有御用拱衞司那羣吃人不吐骨頭的傢伙。
審時度勢之下誰都不會犯這個傻,現在就急缺那種出頭鳥來殺,這會還犯不自在那純粹就是腦子進水了。在上下一片讚譽和歌頌聲中洛研沉冤得雪,連帶着因為剿滅真龍會功不可沒擬提升一級軍銜,當然了這得在新皇登基之時才會進行。
那才是真正雞犬升天的時候,這幫有從龍之功的人升官發財得也是早晚的事,反正事情已經定下來就等個名正言順的機會,到時候洛研肯定站在倍受恩賞的隊伍之中,少不了飛黃騰達的時候。
軍中一向以男子為尊,洛研能走到的將是女子們未曾企及的高度,到時候就真正的詮釋了什麼是巾幗不讓鬚眉。
這事算是一個突發事件,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一時間朝堂和內政閣也是人心惶惶。當時對洛家落井下石的大有人在,名利場上從不需要顧念什麼舊情,這會洛研不僅風風光光的回來了而且還立了功官升一級,一直被這事牽連的洛家肯定也會死灰復燃,到時候來個秋後算帳絕少不了他們好果子吃。
一時間很多人蜂擁到洛家,或是求情或是認錯,一直被打壓的那些洛家子弟也鬆了口大氣,因為各方勢力不管有沒有過節的都開始拉攏他們,就算沒得罪過洛家的也在積極的靠攏。傻子都看得出以陸貴妃現在的強勢和即將改朝換代的,到時候洛家肯定會一飛沖天,聲望與勢力與之前一比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
洛研的平反無異於在平靜的湖水丟進一塊大石頭,瞬間就是一石起了千層,既引了別人的眼光同時也帶起了很大的連鎖反應。第一時間被打法得無法息的洛家就揚眉吐氣了,浩浩蕩蕩的回了京城,但對於之前的仇敵卻都剋制着並沒有報復的意思,頗有幾分以德報怨的架勢十分的高風亮節。
朝堂上只有永遠的利益,雖然不是説誰都是睚眥之仇必報的人,但這態度未免也太過和藹了。確實那時候落井下石是忠君愛國的一種表現,但洛家也不可能那麼大方的一笑抿恩仇吧,這種過份的平靜反而讓人覺不安。
很快,洛家的核心勢力,包括年老的洛老爺子也回京城了。所有人翹首以盼,望穿秋水等來的是無比的平靜,並沒有想象中洛老爺子當年政壇上翻手為雲的腥風血雨,反而洛家低調得讓人越發的害怕,之前朝洛家動過手的人紛紛四下託人求情,想打聽清楚洛家擺這麼高的姿態到底想幹什麼。
很快就有一些風聲回傳了,德高望重的洛老爺子在這次打擊中病過一次,這擎天柱的搖晃讓洛家上下都緊張萬分。好在老爺子的病情不重有驚無險,按照原本的時間算洛老爺子該到了卸任領內大臣告老還鄉的時候了,但這次洛家差點家道中落,老爺子心情也不太美麗,所以毅然決然的回到了京城,並籌劃着向朝廷請命發揮餘熱。
佛亦有火,鼎盛的家族瞬間家道中落誰都無法釋懷,尤其到了老爺子這種知天命的年紀雖然可以看淡很多東西,卻無法看淡一個家族的興盛與衰敗,原本產生退意的老爺子打算重返政壇了。
領內大臣的職務時間一到就該卸了,但老爺子還是想回內政閣為民生服務,這樣的要求自然會得到應允,也沒人會在這殺氣騰騰的時刻腦殘的提出反對。相信新皇登基的時候老爺子就會重回內政閣,那時候的情況想想眾人都覺骨悚然。
難怪洛家擺出那麼高的姿態,人家這是君子報仇十年未晚,只要洛老爺子回到內政閣的話,以他的影響力想收拾誰不是手拿把撰。
穆家已經是家破人亡了,哪怕剩個皇后卻沒有任何的男丁可繼,內政閣三位內大臣的人選其實一目瞭然。洛家老爺子卸任的話領內大臣肯定就落到了陸舉的頭上,陸家現在外孫是皇帝女兒又是未來的太后已經夠強勢了,更何況除了穆昭華外也沒別人可以和陸舉一爭高下,這領內大臣一職陸舉可以説十拿九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