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以Moon-Express公司於2020年前發的MX系列探測器來説,已經能夠從月球上採集並帶回20公斤的月岩標本。而據其為響應“深空之門”計劃公佈的新型採礦設備研發計劃來看,將着力於解決在低重力環境下開採淺層礦牀的問題。
當然,對手們的動作其實都是次要的了,最關鍵的還是陸舟不想再等下去了。
完成特殊事件任務鏈“地月掌控”第二階段任務的關鍵,便是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半永久質的科學考察站。
如果只是打通主線的話,以目前星空科技的技術實力,完成的難度不會很大。
然而僅僅只是通過主線,任務的獎勵就相當可憐了。
據列表中給出的支線任務,拋開那些明顯不現實的不談,其中幾個勉強有希望做到的任務,陸舟當然不會輕易放過。
而這其中之一,便是在月球表面開採並冶煉生產100噸鈦合金,以及從月壤中收集50噸稀土原礦。
現在月宮號一期工程剛剛完成,二期工程馬上就要開始,需要用到大量的結構材料,而月球上恰好有着豐富的鈦礦儲量。
如果能將其中一部分結構材料的生產任務放到月球上,在有限的成本內實現月球系統內的“自產自銷”,無疑可以削減一部分的成本。
而與此同時,這也是陸舟目前來看唯一一個可以把握住的,在月球上擴大生產規模的機會了。
等到月宮號二期工程結束,剩下的三期工程就只是在原有的成型空間站上進行的一些修飾改造。
到了那時候,就算他按照系統任務的要求,生產出了那麼多鈦合金,也只能由他自己來買單了……
當然了,雖説在月球上採礦是有理論基礎的,但這其中的挑戰也是很大的。
無論是月球上低温低重力的工作環境,還是月面上高昂的人員配置成本,對於還將部署在月球表完成生產任務的設備的自動化技術,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侯光撓了撓後腦勺,思索了一會兒。
對於陸舟突然扔出來的這個想法,他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來什麼有建設的意見,甚至於就算是想勸也不知道該從哪勸起,於是開口説,“……既然您是這麼覺得的話,那計劃書就先放我這兒,我找幾個做這一塊的人研究研究……不過恕我直言,工業生產恐怕不是我們擅長的領域,這玩意兒還是得問問這方面專家的意見。”陸舟點了下頭説道:“你説的我已經考慮過了,昨天月球軌道施工委員會的週會上便已經討論過這個議題,相關的技術論證已經在做了。”説到這裏,停頓了片刻,他繼續説道。
“沈機那邊我會聯繫,還有航科、航工兩大集團。這個項目不只是我們來做,國內自動化領域以及空間設備領域的頂尖機構都會參與進來。我可以給你個底,項目開始之後課題組裏至少有三名院士及以上的大牛,課題組的組長是我掛名,但具體的工作還是得麻煩你這邊多盯着些。如果人手不夠的話,你和我説,我再想辦法。”一聽到陸舟這麼説,侯光連忙開口説道。
“夠了夠了,肯定夠了!再多也消化不了。”一般院士級的大牛,往下還會有無數長江學者、傑青、正副教授、研究員、博士後、在讀博士等等一大批科研狗。一個課題組裏能有一名院士,只要別是什麼特別冷門或者用不上那麼多人的研究方向,基本上就等於湊齊一支科研領域的集團軍了。
更別説三個院士……
到時候只怕光是協調項目組內的關係,把這麼多科研勞力組織起來,都有的他忙活的。
想到這裏,侯光心中也是不盡一陣慨。
在國內學術界,能讓院士放下自己手上的項目跑過來給自己打工,誇領域湊出這麼一支加強版“集團軍”的,恐怕也就陸教授一個人了…………與此同時,同樣的一份計劃書,出現在了長老院某件辦公室的辦公桌上。
認真地將這份計劃書看到了最後,長老摘下了眼睛,抬起頭看向了站在辦公桌前的科工局一把手李局長,開口問道。
“這是陸教授寫的嗎?”李局長點了下頭,認真説道。
“是的。”
“開會討論過了?”
“已經討論過了。”
“那其他專家的意見是?”
“航科集團的袁院士認為可以嘗試一下,沈機總工程師楊忠全院士也是這麼認為,雖然有難度,但不管能不能成,對我們國家的自動化工業技術都是有相當大幫助的。”李局長簡單地陳述了下會議上的經過,基本上將兩位主要發言人的意思還原了一遍。
聽完了李局長的話之後,老人點了下頭。
“能有陸教授這樣的學者,實乃國之榮幸。”讚許地輕聲慨了一句,他伸手從桌上拿起了鋼筆,在文件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後乾淨利落地戳上了一枚鮮紅的鋼印。
“批准!”第801章歡回家!
就在月球軌道施工委員會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着將工地從月球軌道推進到月球表面的時候,距離霞光號離開火星環繞軌道、踏上返航之路,已經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
隨着最後一段變軌的完成,工質餘量不多的霞光號已經關閉了電推系統,依照着慣繼續向着地月系統前進。
對於泰維而言,經過了一個月的相處,他基本上已經適應了這裏的生活。
這裏有乾淨的被褥,充足的氧氣,還有温暖美味的食物。
對於在封閉狹窄且沒有私人空間的新弗吉尼亞號殖民地實驗區裏蹲守了一個多月的他來説,這裏的一切簡直就是天堂。
尤其是華國人在洗澡這方面,比NASA會玩多了。整個浴室就是一個約莫一人高、兩步寬的圓筒,通過繞固定軸高速轉動提供的離心加速度,來模擬地球上的重力環境。
如果不結合圖紙,要將整個結構以及其中的原理詳細的描述出來,恐怕會有些困難。不過簡單説下體驗的話,那便是啓動裝置之後,躺在裏面就像是躺在自家浴室的浴缸裏,那些本該飄來飄去的水珠也都安安分分的“黏”在艙壁上,不會飛的到處都是。
由於沒有外界的參照物,呆在這座完全封閉的浴室裏,擦洗完身體之後艙壁外側的出風口會用強風將圓筒內的水的一滴不剩,等到裝置內濕度下降到正常值之後圓筒才會減速停下。
這麼一看的話,這玩意兒簡直就像是一台大號的離心機。
如此奢侈的洗澡方式,對於BFS飛船來説是不敢想象的。
當然了,這也沒準和對華國人來説電是不要錢的東西有關,從他們出發那一刻到最後被救起,能源都是必須得打細算使用的東西……
如果説整個飛船上唯一哪裏讓泰維有些不滿的地方,大概便是沒有自由了。
狹小的房間內只有一張兩肩寬的牀板,除了一張位於牀下的桌子之外,便再也沒有別的傢俱。除了洗澡吃飯時間之外,他甚至都不能離開自己的房間,大多數情況下只能通過睡覺來打發時間。
略顯壓抑的氛圍讓人無法產生一丁點兒舒適的覺,牀鋪頭頂的圓形舷窗一片漆黑,看久了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類似於深海恐懼症一般的症狀,以至於那那扇舷窗他從來都沒有打開過。
相比起黃金之心號飛船上堪稱豪華的硬件設施,以及齊全的娛樂設備而言,霞光號的客艙就像是用拉貨的貨運艙改出來的一樣。
咋説呢?
體驗就是像在坐牢。
站在隔離門的背後,泰維的雙手搭在門邊上,看着對面房間的約翰遜問道:“我們還有多久才能到地球上?”正坐在牀鋪上翻着書的約翰遜沒有抬頭,隨口回了一句道。
“也許一個半月,也許兩個月……或者更長時間。”見這位隊長似乎對搭理自己不怎麼興趣,泰維聳了聳肩,原本想閉上嘴躺回去,但還是忍不住開口説道問道:“你説為什麼那些華國人不讓我們出門走動?他們難道還怕我們——”
“因為不確定你們身上是不是攜帶有火星上的細菌,或者病毒之類的東西,我們這邊也沒辦法給你們做全方位的檢查。”從旁邊打斷了他的話,穿着艙內宇航服的劉彪,拎着餐盒走了過來。
將餐盒擱在了門旁邊的餐桌上,他笑呵呵地説道,“條件比較艱苦,你們稍微忍耐一下。畢竟這船艙本來就是貨艙改出來的,只是在地月系統之內航行,我們原本就沒有考慮過會飛這麼遠。”看着送完餐便打算離開的華國宇航員,泰維伸着脖子朝他背後喊了一聲,“嘿,夥計,你們可以考慮在客艙裏擺一台遊戲機嗎?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通過看書來打發時間!”劉彪呵呵笑了笑説:“我會把你的意見向地勤反映,有機會的話,下次你應該能看到一台遊戲機。”
“下一次?我可不想坐第二次!”沒有再理會身後的嚷嚷,劉彪消失在了客艙的門口。
看了眼關緊鎖死的客艙艙門,以及客房艙門解鎖的倒計時,泰維有所有人都能聽見的聲音抱嘀咕了一句道:“這種覺就像是在坐牢。”約翰遜面無表情地説道:“寄人籬下就是這樣……不管怎麼説他們把我們帶了回去,先老老實實忍着吧。”仔細想想,好像也確實是這麼回事兒。
就在這時候,泰維忽然回想起了先前那名華國宇航員説的那句話,意識到了一個可怕的細節。
嚥了口唾沫,他用帶着一絲顫抖的語氣,開口説道。
“頭兒……”約翰遜:“怎麼了……”泰維:“如果火星上存在地球上沒有的微生物或者説細菌,豈不是意味着我們……”
“別想太多,”將手中的那本書翻了一頁,約翰遜像是聽到了一件不怎麼好笑的笑話一樣撇了撇嘴角,用沒什麼波瀾起伏的語氣隨口説道,“想得太多隻會讓你自尋煩惱。更何況只是可能,而非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