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55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一發現在當時衝破了核聚變只能在上億度高温下進行的傳統觀念,也讓遲遲無法兑現承諾的可控聚變研究者們看到了新的曙光。這一轟動效應所產生的熱很快席捲了整個北美,乃至世界,包括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普林斯頓PPPL實驗室、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等等超過數十家研究機構,甚至是IBM公司的私人實驗室,都參與到了這場追逐新能源的競賽中,而媒體將兩人的研究成果稱之為“試管中的太陽”。

然而好景不長,從美國核電巨頭與猶他大學實驗團隊簽訂合作研發協議,到意大利科研部強調把“冷核聚變研究”放在優先地位,比利時科研國務秘書辦公室專門召開專家會議,蘇聯莫斯科大學調集一研究團隊準備全面鋪開冷聚變的研究……再到最後的涼涼,連一年的時間都不到。

而這次世界範圍內的鬧劇,也徹底消耗了學術界對冷聚變的熱情。到現在雖然有相當稀少的科研團隊仍然在鍥而不捨地堅持着這一領域的研究,但由於熱核聚變的研究都一度半死不活,更別提聽着就令人頭大的冷核聚變了。

目前整個學術界的態度是擱置爭議,並不徹底否認,但基本上也不抱任何希望。

至於有沒有似乎可行的技術路線……

硬要説的話其實還是有的。

比如“聲聚變”。

雖然這個詞聽起來不怎麼靠譜就是了。

離開了報告會的現場,盛憲富沒有去找陸舟,而是來到了金陵大學聲學研究所。

大概八十年代末的時候,全世界都曾搞過冷聚變的研究,一直緊盯着國際學術界動向的華國自然也不例外。比如金大聲學研究所陳偉忠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便曾經搞這個“聲聚變”的課題,然而遺憾的是,最後卻以失敗告終。

目前得出的結論是,雖然不能聚變,但可以發光。

至於為什麼會發光,尚不確定。

在完成自己心中的那張藍圖之前,他需要從前人的研究中,尋求一點幫助……

“三十多年前的冷核聚變實驗數據?”聽完盛憲富説明了自己的來意之後,陳偉忠教授忽然冷笑了一聲,搖頭説道,“你們是在費時間。”

“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呢?”盛憲富試圖説服老人家道。

“試一試?我用了十年的時間去試一試,證明了這條路子是走不通的,不是讓你們這些後生再去試一試的,”陳偉忠有些自嘲地一笑,繼續説道,“當年我費了聲學所一半的經費,最後搞出來一堆廢紙,現在讓你們去費大好的時間,費國家的資源做這個實驗?我的良心過不去。”看得出來,對於聲聚變的研究,這位老教授已經徹底心灰意冷了。

不過也確實,費了十年的人生,撲在了一條走不通的道路上。這辜負的不只是他自己的科研生涯、研究所的期望,也辜負了那些跟隨他一起從事這一研究的學生、研究員。

然而……

“我不認為那是廢紙,”盯着老教授渾濁的瞳孔,盛憲富認真地説道,“只是它還沒有發揮出它原本應有的價值。”盯着盛憲富看了好一會兒,老教授什麼也沒説,緩緩站起身來,離開了辦公室。

大概過了五分鐘,老人拿着一本皺巴巴的筆記,又從門口走了進來。

“聲學研究所的經費不多,當初我搞這個項目,指望着能做出點成績……不過最後失敗了,”坦然地將這份數據到了盛憲富的手中,陳偉忠教授看着盛憲富,繼續説道,“如果這玩意兒能對你們有點幫助的話,你們就拿去用好了。”要是真能派上用場的話……

他覺得,自己心裏多少也會好受一點。

接過了這本記載着實驗數據的筆記,盛憲富鄭重點了點頭:“我會妥善使用。”

拿到了實驗數據之後,盛憲富回到了金陵高等研究院,開始勾畫起了他心中的那份藍圖。

曾經在西南的時候,他一直研究的是等離子體物理,而且比起理論更偏向工程方面。現在突然要做理論方向的研究,他很明顯地從中到了吃力。

很多東西因為很久沒碰過,他現在甚至已經遺忘,因此除了翻閲文獻之外,有些地方他甚至還得求助於參考書,才能完成理論上的推演。

不過,好在這些困難都是能夠克服的。

就在這一邊學習一邊鑽研的狀態下,花了十天的時間,他終於完成了那篇關於“在相對低温下實現聚變反應的技術可行論證”論文,並帶着這篇論文找到了陸舟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