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47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便是從一開始,陸舟便沒有將他放在眼裏,也本沒考慮過打他的臉,只不過是按部就班地推進自己的研究計劃罷了。

賈良才小聲問道:“周,周主任,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周承福的臉上出了一絲苦澀的笑容。

怎麼辦?

他也想問這個問題。

如果這個陸舟和他是一個系統的到還好解決,但問題是他既不是核工業集團的,也不是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的。

説白了,他管不到他頭上去。

那些對別人用得上的手段,對他來説自然是派不上用場了。

當然,這些其實都是次要的了。

最關鍵的是,這一小時的磁約束時間,已經將世界甩開了一大截。

這份成果本身,實在是太驚人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周承福先前在節目中的分析確實也沒錯。

水冷偏濾器是可控聚變裝置上最關鍵的部件之一,也是國內在可控聚變領域相對劣勢的短板。無法解決這個關鍵的問題,STAR裝置在理論上不可能比WEGA裝置做的更好。

換句話説,如果水冷偏濾器的問題得到解決,國內的託卡馬克裝置的約束時間也能提升不少……當然了,雖然等離子體內部電的磁面撕裂等等問題依然無法解決就是了。

然而,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

實現長時間等離子體約束的方法,必須解決第一壁材料的散熱,但解決散熱問題的方法,卻不只有提高降温速度一條。

改進控制方案,通過對外場線圈的準控制,以減少等離子體與第一壁材料的直接接觸,就結果而言也能達成一樣的效果。

雖然這條途徑在技術上實現的難度比水冷偏濾器要大得多,但反過來在工程學上的難度卻幾乎沒有。

在按部就班地解決了控制方案的問題之後,實現三十分鐘的長時間約束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當然了,至於最後為什麼從半個小時變成了一個小時,就不得不説到小艾了。

當時在完成了超算搭建之後,他履行了和小艾的約定,便給它換了個新家。

而原來的那台服務器,則作為在局域網和互聯網之間牽線搭橋的“中繼器”,存放在他的家中,方便他通過移動設備直接與小艾取得聯繫。

至於安全問題……

説實話,如果能把系統送他的人工智能都給黑掉,那他也認了。

畢竟能幹出這種事情的,多半也不太可能是地球人。

總之,搬進新家之後的小艾,總算是幹了點正事兒。

通過對超算內原有的等離子體控制方案的算法進行了學習,以及對等離子體實驗數據的分析,它在原來那套算法的基礎上,對安裝在超算內部的控制方案進行了大幅度的優化。

再然後到了實驗的當天,陸舟按照計劃中的那樣開始進行實驗。

原本的計劃是進行到三十分鐘結束,結果沒想到在實驗進行到三十分鐘的時候,各項探測器檢測到的腔內環境出乎意料的良好。

再然後,他的手機收到了小艾發來的【^_^】……

於是,在與小艾短暫的之後,陸舟便臨時改變了實驗計劃,向他的助手盛憲富同志下令,繼續實驗,並且將實驗目標重新定在了一個小時以上……

以上,便是那震撼人心的一小時,背後發生的故事。……此時此刻,一片純白的系統空間內。

站在那張半透明的全息面板前,陸舟確認了任務完成的情況。

①【恭喜宿主,完成“人工智能”分支科技支線任務!】②【“聚變之光”任務鏈】【可選支線:1小時高密度等離子體約束(完成!)】第一個是分支科技的支線。

時隔這麼多年,他差點都快忘了這茬了。

據系統的經驗獎勵規則,在將“人工智能”的分支科技升級到LV2的同時,同步獎勵了他一萬信息學經驗,將他的信息學等級也提升到了LV2。

至於第二個任務,則獎勵了他5萬工程學經驗,正好夠他再升一級。

除此之外,還有500點積分的獎勵。

這次的實驗成果,簡直可以用大豐收來形容了。

隨手關閉了任務欄,陸舟開口下令道。

“系統,打開屬面板。”淡藍的光芒從屏幕上掃過,很快更新之後的屬面板,呈現在了他的面前。

【A.數學:LV7(14.4萬/120萬)B.物理學:LV5(83215/30萬)C.生化學:LV4(74000/20萬)D.工程學:LV4(0/20萬)E.材料學:LV5(1.3萬/30萬)F.能源學:LV2(0/5萬)G.信息學:LV2(3000/5萬)積分:5475(一次獎機會)】【分支科技:人工智能LV2(0/5萬)】看着更新之後的屬面板,陸舟心滿意足地點了點頭。

自從開啓了可控聚變的任務鏈之後,覺升級就像是坐火箭一樣。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數學經驗一直沒什麼變化。

對於身為數學家的自己而言,多少還是讓他覺到有點小遺憾就是了……

第517章沸騰的等離子體物理學界用了大概三天的時間,STAR仿星器研究所的研究員們,完成了對實驗數據的整理。

而與此同時,負責將這些數據彙總的陸舟,也完成了相關論文的寫作,並且最終將這篇有三十多人署名的論文,投稿了《科學》期刊的編輯部。

就在他剛剛完成稿件投寄的時候,手機的鈴聲便響了起來。

拿起手機看了眼,只見是潘院士打來的,於是陸舟便按下了接通鍵。

而幾乎是電話剛一接通,電話那頭便傳來了老潘充滿笑意的聲音。

“你這傢伙可以啊,你這回可算是把老周的臉給打疼了。只把他這會兒正在頭疼着,怎麼吐出去的吐沫再咽回去吧。”聽到了這句話,陸舟靠在了辦公椅上,做了個無奈的表情。

自己把臉湊過來了,這也能怪他嗎?

不過就算他説是誤傷,大概也不會有人信吧。

停頓了片刻,潘院士換上了認真的語氣,繼續説道:“説實話,原本聽説你將第二次實驗的目標定在三十分鐘,我就已經夠詫異的了。現在沒想到我還是低估了你的本事,只怕就是德國人自己也沒想到,他們的WEGA裝置還能廢物利用到這種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