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47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微微皺了下眉,陸舟沒有看這兩人,而是看向了在現場指揮的盛憲富:“你怎麼把記者給請來了?”盛憲富一臉無奈地説道:“這真不是我請來的,一大早我就看他倆等在門口了……我還以為是您請來的。”見陸舟似乎並不喜歡他們站在這裏,吳青青立刻解釋道:“和盛教授沒有關係,是金陵市政府邀請我們來這裏做現場採訪的……如果我們打擾到您的研究了的話,我們也可以現在就出去。”陸舟嘆了口氣:“算了,你們來都來了,想留着就留着吧。不過一會兒實驗開始了之後,我希望你們能保持安靜。不要發出聲音,也不要四處走動,更不要打電話。還有,如果想拍照的話,最好趁現在。”在理論物理和等離子體物理這兩個領域,國內外不少研究機構似乎很喜歡搞這種宣傳,其中的典型大概是CERN,不管做不做實驗,隔三岔五就開場新聞發佈會。

不過陸舟倒是沒什麼這個習慣,在他看來除了最終的實驗成功之外,那些階段的成果即便值得高興,但也實在沒什麼好宣傳的。

畢竟那些東西,理論上想要多少都是可以的。

吳青青笑盈盈地説道:“我知道了!對了,在實驗開始之前,請問我可以採訪下您嗎?”陸舟想了想説:“如果不會耽誤很長時間的話。”

“請陸教授放心,只是幾個簡單的問題,不會耽誤您工作的,”微笑的説着,吳青青翻開了筆記本,開口説道,“在涉及到核這個字時,很多人都是談之變。我想請教陸教授的是,可控核聚變真的像專家們所説的那樣安全嗎?或者説如果STAR裝置發生了核會怎麼樣?”聽到這個外行的問題,陸舟咧嘴笑了笑。

“見過氫彈爆炸嗎?”吳青青愣了下,遲疑道:“……在電影裏見過。”陸舟繼續説道:“如果發生了意外,你大概會看到一束光,或者本看不見,然後上億度的高温會把你體內的每一滴水蒸發殆盡,在被燒焦之前你大概會被體內的水分引爆。不過我保證,這個過程不會讓你到疼。”看着兩個面漸漸蒼白的年輕人,陸舟笑了笑。

“以上,都是我騙你們的。”

“哈,哈哈,”吳青青尬笑了兩聲,“陸教授,您可真幽默。”科學家都是這麼開玩笑的嗎?

説實話,這個玩笑一點也不好笑。

收斂了説笑的表情,陸舟緩和的語氣繼續説道:“放輕鬆點,聚變反應和裂變反應存在着本質上的區別。退一萬步,今天進行的只是等離子體約束實驗,並不會涉及到真正的聚變反應。”聽到今天竟然不涉及聚變反應的部分,吳青青連忙問道:“等離子體約束實驗和真正的聚變反應點火有什麼區別嗎?”陸舟:“區別就在於我們向反映室內注的是氫氣,而不是它的同位素——作為核燃料的氘氚。”正説話間,調試設備的工程師們,已經完成了實驗前最後的準備工作。

閒話就説到這裏,陸舟示意兩位記者安靜地呆在一邊,同時示意工作人員沒收了他們的手機和相機並且關機,緊接着看向了站在那裏等候多時的盛憲富。

“準備好了嗎?”盛憲富表情鄭重地點頭:“準備好了。”陸舟點了點頭,看了眼戴在手腕上的銀表。

還差兩分鐘,就是下午3點整了。

該做的工作,在此之前已經完成了。

視線穿過了落地窗,落在了那台匍匐在實驗室中央的鋼鐵巨獸身上。

用莊嚴而穩重的聲音,陸舟開口説道。

“那就開始吧!”第515章不只是三十分鐘上京市。

CTV《科學之路》演播室中,一場關於可控核聚變的節目正在進行着。

“歡大家收看本期科學之路,我是主持人程楠。”

“在關於科幻的影視作品或者文學作品中,我們總能看到關於可控核聚變的描述。而可控核聚變這個單詞,也彷彿凝聚了我們對能源的所有幻想……”

“本期節目的主題,便是那令我們神往的未來能源——可控核聚變。”

“為此,我們專門請來了華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主任、及總工程師,西南物理研究院的周承福院士,為我們講解可控核聚變的前世今生……大家歡!”啪啪啪——!

在主持人帶動下,現場的觀眾們鼓動了熱烈的掌聲。

從演播室的幕後走上了台前,兩鬢斑白的周承福面帶微笑地向觀眾們點了點頭,隨後在主持人的邀請下,坐在了沙發上。

這些天來,他在上京開會,正好碰到了《科學之路》欄目組的邀請。由於最近也不是很忙,他便過來轉了一圈。

雖説科學家和演員不一樣,不需要曝光率這種東西,但對於他們這些從事未來學科的研究人員,適當地接受採訪也是有必要的。

畢竟花了這麼多經費,他們總得讓公眾們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些什麼,自己的研究成果又能改變什麼。

“在場的觀眾們可能已經聽説過了,就在幾個月前,坐落在金陵市的仿星器STAR裝置成功完成了點火實驗。算上這台仿星器在內,包括磁約束的HT—7和EAST等託卡馬克裝置,還有慣約束的神光,以及最近新提出的反場箍縮在內,我們國家科研人員幾乎已經包攬了可控核聚變研究的所有技術路線,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在STAR裝置之前,我們國家對於仿星器的研究幾乎是一片空白。我想請問周院士,對於這國內第一台仿星器裝置,您有什麼看法。”聽到這個問題,周承福笑了笑,謙虛地説道:“説是點火太誇張了,畢竟氚很貴,在解決氚滯留和等離子體輻照對第一壁材料損傷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一般都是用氫氣做實驗。”主持人:“您對STAR裝置瞭解嗎?”周承福淡淡笑了笑:“瞭解的不多,但也還算是瞭解吧。”主持人:“那可以請您和我們講講,這個STAR裝置都有哪些特點嗎?”聽到這個問題,周承福嘴角咧開了一絲弧度,開口説道。

“要説特點的話,就如你説的那樣,它大概是國內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台仿星器。”

“至於它的原型,你們也許沒聽説過,但我可以告訴你們,其實就是德國的WEGA裝置。這台裝置大概是從2013年開始退役的,後來便一直存放在德國法蘭克福。再後來陸教授去德國訪學的時候,大概是正好看中了,於是就在兩國遊説了一番,花了5億歐元的研究經費把它從德國人那裏買了過來。”主持人臉上出了吃驚的表情:“5億歐元?換成RMB那得將近40億了……可控核聚變的研究這麼燒錢的嗎?”觀眾們也是紛紛面詫異的表情。

40億!

貧窮限制了他們的想象。

周承福笑了笑,對自己説的這個數字倒是沒什麼覺。

“那得看你和什麼比了,比起研究數學肯定是貴了不少,但比起空間站和強子對撞機,還是稍微便宜一點的。”當然,這個一點究竟是多少,就不太好説了。

主持人:“那您覺得涅磐重生之後STAR裝置,能夠複製螺旋石7—X創造的30分鐘的奇蹟嗎?”似乎是不太滿意涅盤重生這個詞,周承福下意識皺了皺眉,不過很快意識到這是在節目中,於是一瞬間眉頭便舒展了。

“30分鐘?”笑着搖了搖頭,周承福雲淡風輕地説道,“能連續運行個兩分鐘,都很不容易了。”主持人一臉驚訝的看着周承福,繼續問道:“您不看好這台STAR裝置嗎?”聽到這個問題,周承福侃侃而談道:“不是我看不看好的問題,螺旋石7—X之所以能完成三十分鐘的長時間等離子體約束,主要是得益於其特殊的外場線圈設計,以及最關鍵的水冷偏濾器。”

“這個水冷偏濾器,雖然WEGA裝置上也有,但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東西了,比起現在正在螺旋石上服役的那個還是差的太遠。如果STAR仿星器打算複製螺旋石7—X的成功,他至少得在冷卻裝置上做出革新,但很顯然他並沒有做到。”這倒不是他瞎説,螺旋石在三十分鐘長時間約束上取得的成功,主要便是得益於水冷偏濾器的功勞,至少對外德國人是這麼宣稱的。

而那個最新設計的水冷偏濾器,自然不會出現在WEGA裝置上。

更何況哪怕不看這些因素,單説那篇科學評論文章出來之後都已經快兩個月了,到現在為止STAR仿星器研究所還一點動靜都沒有。

現在周承福基本上可以篤定,不是陸舟不想用事實反駁他,而是STAR裝置本做不到。

也正是因此,説這句話的時候,他就沒什麼壓力了。

“……目前來講,國際可控聚變研究的主還是託卡馬克,再然後就是光點火的慣約束,以及你剛才已經提到的反場箍縮。”

“理論上每一條技術路線都是能夠走得通的,只要解決了在這條路線上我們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以及即將面臨的問題,最終通向的終點最終都是我們所追求的聚變能源。就好像皮卡和小轎車,都是四個輪子的,只要過了收費站,一樣能上高速。”被這句形象的比喻給逗樂了,現場的觀眾出了會心的笑容。

停頓了片刻,周承福繼續説道。

“仿星器在工程上的難度太大,相比之下託卡馬克的設計更簡潔,工程上實現的難度也相對較低。”

“我們沒有必要每一條技術路線都去嘗試,與其嘗試每一種可能,不如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最有可能實現的幾個方向上。”

“比起毫無章法的胡亂嘗試,這才是務實的選擇!”

採訪結束之後,回憶着先前演播室裏的掌聲,離開演播室的周承福一身輕鬆,只覺得心情説不出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