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43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提前準備啥啊,我就是回來看看母校,不用搞得那麼麻煩,”陸舟笑了笑,將提在手中的茶葉放在了辦公桌上,“我帶了點茶葉回來。”許校長推辭道:“這麼貴重的禮物,我可不能收,你還是拿着送老唐和老盧去吧。”陸舟笑着説:“這有什麼貴重的,就是兩包茶葉而已,唐教授和盧院士的那份我都留着呢,您就別客氣了。”一番寒暄之後,兩人在沙發上坐下。

許校長吩咐自己的秘書,去泡了兩杯熱茶過來。

用閒聊的口吻,陸舟開口説道。

“大概明年,我就要從普林斯頓回國了,如果許校長不介意的話,以後可能要多多打擾了。”

“怎麼會介意?”許校長笑着説道,“你要是願意回來,把我這校長的位置讓給你來坐都沒問題。”陸舟連忙道:“這就不必了,讓我當個研究所所長倒是沒問題,讓我去管一所大學那還是算了吧。”他的研究已經夠忙了,真要當了這校長,怕是得把他劈成兩半才能忙得過來了。

而且,用行政崗位消滅人才,正是他自己所反對的。

抿了口茶水,任何潤嗓子之後,陸舟整了整臉上的神,開始説起了正事。

“這次去上京,我見到了長老。”聽到這句話,許校長也收斂了説笑的神,換上了認真的表情。

“你們聊了……我方便問嗎?”

“不是什麼機密的事情,書面文件大概不久之後便會下來,提前説説也無妨。”頓了頓,陸舟繼續説道,“……除了一些技術上的事情之外,我們主要聊了聊學術方面的事情,包括一些數學史。”許校長:“數學史?”陸舟點了點頭:“沒錯。”

“縱觀文藝復興之後的歷史,數學家都是一個對環境極其的羣體,上個世紀的數學中心在歐洲,法國的布爾巴基學派與德國的哥廷學派在學術造詣與影響力上平分秋,然而不到四分之一個世紀,哥廷學派幾乎全軍覆沒,布爾巴基學派也走向衰落,世界數學的中心從那時起便從歐洲轉移到了北美。”

“在普林斯頓遊學的這些年,我學到了不少東西。無論是關於知識本身,還是關於學術文化。”

“借鑑歷史與現實中的經驗,我個人最大的受便是,學術的繁榮與一個開放的學術環境是不可分割的。於是當時我便向他提出,要在金陵打造華國的普高院,從事純粹的學術研究,在學術上做到去官僚化,去政治化。”聽完陸舟説的話,許校長點了點頭。

科研出生的他,很清楚學術官僚化對科研效率的影響。

而身為教育改革的支持者,他對於改變這一點也有做出過一定的努力。

雖然一些政策可能制定的不盡人意,但在態度上,他對於陸舟提出的觀點毫無疑問是支持的。

尤其是對於陸舟打算建立華國的普高院,很久以前他們便討論過這個問題,當時他便表明了自己贊同的立場。

只不過支持歸支持,真正執行起來,恐怕會很難……

“你説的這些我很認同,但實施起來恐怕很難。尤其是去政治化,就國內的大環境而言,這基本是不可能——”陸舟:“他同意了。”許校長瞪大眼睛,難以置信的看着他。

頓了頓,陸舟繼續説道:“他説我自己的研究所,自己隨便怎麼搞都可以。搞砸了無所謂,如果成了,倒是可以在有限的範圍內推廣。”這個有限範圍,自然指的是金陵大學。

但其實推不推廣,對於陸舟來説都是次要的。

他對自己的定位不是一名教育家,僅僅只是一名學者。

他所需要的,只是一個對他來説舒適的學術環境,讓他可以安靜地從事自己的研究。

至於政治上的訴求,他並沒用那種東西,也不是很興趣。

然而,在許校長看來,陸舟提出的這些條件簡直是不可思議。

尤其是高層還能答應,這更是匪夷所思。

許校長忍不住問:“你們真的只是聊了數學?”

“當然不只是數學,”陸舟不好意思笑了笑,“在此之前……我們還聊了聊可控核聚變。”第471章大興土木正式的文件下來很快。

幾乎就是跟着陸舟的後腳跟,從上京飛到到了金陵。

首先出動的是金陵軍區的部隊,在紫金山腳下的那塊地附近拉起了隔離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