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20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所以,他便將目光瞄準了陳省身數學獎。

如果拿到了陳省身數學獎,有着這份資歷充門面,再加上師兄的支持,評個院士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早在幾年前,他就開始為這個獎項四處奔走了,而他的師兄也算是幫了不少忙。

他甚至連獲獎言都想好了。

結果沒想到,竟然被這小子給截胡了!

第197章不得不去啊就在陳省身數學獎揭曉的當天下午。

華科院,數學研究所。

坐在辦公室裏,帶着老花鏡的向華南院士,仔細地盯着擺在桌上的《數學年刊》,手中捏着的鋼筆,時不時地在紙上筆算。

做學問,便是活到老學到老。

尤其是搞數學研究的,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成果誕生,像是《數學年刊》這種頂級刊物,老先生是從來不會錯過的,每當新版刊出,必定第一時間拿來翻閲。

就在這時,一位意料之外的客人拜訪了他的辦公室。

一進門,便笑着嚷嚷道。

“老向啊,在幹啥呢?”向華南抬起頭,看見走進辦公室的王熹平,摘下了老花鏡,笑着説道。

“喲,稀客啊。”説着,他看向了旁邊辦公桌的學生:“小李,去幫王教授倒杯茶。”

“好嘞。”那個叫小李的學生放下筆,練地端來了電熱壺,恭敬地為二位老教授斟上了一杯茶。

也不是第一次來這裏蹭茶了,王熹平自然不會客氣,接過了杯子後,便坐在了辦公室牆邊擺着的茶几旁邊,愜意地靠在了沙發上。

一邊翻着期刊,向華南一邊用閒聊的口吻,和這位老友説道。

“數學大會你不去,來我這裏做什麼。”

“又不是給我頒獎,我去湊什麼熱鬧,不如來你這兒吹會兒空調。”王熹平笑了笑,繼續説,“不過我雖然沒去,卻聽説這屆大會開得有點意思,上午的開幕式,竟然把邱成桐給請來了,還把陳省身數學獎頒給了那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原本都在傳,這屆陳獎是你們華科院楊志廣和震旦大學馬長安的,結果看來那個姓馬的被踢掉了。”信息量有點大,大的讓人驚訝。

不過讓向老先生驚訝的倒不是誰得獎了,而是……

“王詩成那老傢伙,居然向邱成桐低頭了?”從期刊上挪開了視線,向華南看向了老友,説話的語氣中滿是詫異。

因為一位田姓教授的事情,邱老先生和燕大數學系鬧得不愉快,在數學界可以説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01年,燕大把在麻省理工大學當教授的田教授進行包裝,冒充北大全職教授評選國內院士。而邱成桐卻很不給面子,在報紙上點名批評——“我以前帶過的一個博士生在數學上是二,到國內要拿高薪”,後來05年更是指責其學術造假,並列出了被抄襲的七篇論文。

這件事當時在國內鬧得沸沸揚揚,不過最後低調收場了。

不過,邱老先生和燕大學派的樑子,卻是一直都沒有解開。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最終落户水木大學,而非數學系冠絕全國的燕大,也正是因為這件事。

當然了,雖説國內學術界山頭林立,但也並非所有人都隸屬某個派系,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熱衷於權力的。

尤其是那些年事已高的老教授,已經功成名就,名字擺在那裏就是學術資本,自己的學説拿到國際上自成一派,有些東西不是執念太深,本不會計較。畢竟對於他們來説,很多東西都看的很淡了。

比如王熹平教授,就屬於對名利看得不是很重的人,屬於真正熱衷於教育的老教授。

也正是因此,雖然他在燕大教書,但和邱成桐關係卻一直不錯,也經常來華科院這邊串門。而他經常串門的向華南院士,也是屬於那種遠離學術圈,安靜做學問的老學者。

王熹平抿了口茶,笑着説:“不低頭不行啊,這要是讓馬長安那個不學無術的老東西拿了陳省身數學獎,可得把臉丟到太平洋對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