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國內同樣如此,共黨、民主黨派和自由學者被驚呆了,他們做夢都沒想到老蔣敢寫書“自黑”得這麼徹底。
學者們看來,《中國之命運》的出版,是老蔣在抗戰期間最大的昏招,甚至比濫發紙幣都更讓人噁心。濫發紙幣、物價飛漲,還能讓人勉強接受,畢竟這是為了抗戰而犧牲個人利益,但《中國之命運》就只能讓人心寒。
有一種説法是,蔣介石憑藉一本《中國之命運》,徹底得罪了大部分民主黨派和自由人士,將無數愛國者成功推向了共黨那邊。
聞一多説:“《中國之命運》的出版,在我一個人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我簡直被那裏面的義和團神嚇一跳,我們的英明領袖原來是這樣的想法嗎?五四給我的影響太深,《中國之命運》公開向五四宣戰,我是無論如何受不了的。”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確,聞一多最終走上反蔣的道路,就是因為讀了《中國之命運》。
而在1942年初,聞一多曾對兒子聞立鶴説:“(蔣介石)一生經歷了多次艱難曲折,西安事變時冷靜沉着、化險為夷,人格偉大人,抗戰得此領導,前途光明,勝利有望。”也即是説,1942年初的聞一多,還屬於老蔣的弟一枚,連皖南事變他都可以無視。他是衷心尊崇蔣介石,對蔣介石的個人魅力和堅持抗戰抱有好,更相信蔣介石能領導中國取得抗戰勝利。
僅僅一年時間,漲薪事件、屈原事件、賑災事件、出書事件……老蔣在聞一多心中的光輝形象直接破滅,從偶像領袖變成了獨裁武夫。
《中國之命運》這本書錯誤眾多、廢話連篇,其中對中國歷史及現狀的論述,就連美國人費正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費正清明確表示:“這本掌權者的書,是對著書立説的教授們的一種侮辱……一位政治家寫出這樣的小冊子實在有失身份,如今我明白了為什麼每位參與此書英譯本的人,都像得了寒熱症一般。”費正清所説的“寒熱症”,是當時中國國防最高委員會的參事們,全權負責《中國之命運》的翻譯工作。
這些參事在進行翻譯的時候,簡直就跟吃屎一樣難受。他們必須做的,就是把一坨中國口味的屎,翻譯成外國口味的屎,並且在翻譯過程中相當於把屎吃了兩遍。
此書的觀點雖然出自於蔣介石,但卻由陶希聖代筆,陳布雷也有部分參與。
陶希聖寫書的時候戰戰兢兢,寫得一身冷汗。他知道此書出版的後果,但只能硬着頭皮去寫,幸好他不用在封面上署名,讀者罵得再兇也跟他沒什麼關係。
太祖對《中國之命運》的評價是:“這是一本對中國人民的宣戰書,是為發動內戰的思想準備與輿論準備。”面對國外讀者的一致批評,老蔣自己在記中表示:“乃預想所及,然未料其反如此之大也。”廢話,英美讀者能不反嗎?
《中國之命運》不僅大談獨裁和民族主義,還把中國的落後全部推到帝國主義的侵略上,一切歸罪於不平等條約,就差沒指着英美列強的鼻子罵娘了。
如果説,中國的國力落後,還能歸罪於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但把中國的政治、道德、文化的落後,也歸罪於帝國主義侵略,這又是什麼奇葩思路?難道列強不侵略中國,中國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就不落後了?
而且,現在中國和英美可是盟國關係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正打到節骨眼上,老蔣出版這種攻擊盟國的書是出於什麼想法?
我們總結一下《中國之命運》所表達的思想,大致來講就是: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漢唐盛世表明中國人是最優秀的民族。且中國只有一個民族,漢滿蒙回等族,不過是中華民族的大小宗支。中國在滿清手裏徹底敗壞和倒退,又在帝國主義的侵略下走入深淵。中國想要復興強大,就只能在偉大領袖蔣介石的帶領下、國黨的統治下、三民主義的指示下才能完成,才能恢復中華民族固有的偉大。
乍看之下,似乎寫得並不離譜。但往往前後觀點自我矛盾,使用論據錯漏百出,並且完全無視人民大眾對國家的貢獻犧牲,把晚清以來中國的進步、抗戰以來所取得的成果,全部歸功於老蔣一人身上,全部歸功於國黨和三民主義的英明。
老蔣就差沒在書中明説:我要獨裁,所有人都必須聽我的。我要幹翻世界列強,我要掃清垃圾滿清以來的恥辱,讓中華民族實現全面偉大復興!
老蔣在書中暴出的形象,是一個獨裁版的反清復明者,一個義和團式的農民民族主義者——跟後世的某類網友非常相似。
首批六位訪美學者沒走多久,張道藩就拿着一本《中國之命運》來到周公館。他對周赫煊説:“明誠,不知總裁的大作你讀過沒有?”
“讀了。”周赫煊道。
張道藩問:“覺如何?”周赫煊道:“震撼莫名。”張道藩説:“如今國內對此書批評者甚多,請明誠寫文章為《中國之命運》正名。對了,總裁讓我轉告明誠,他老人家認為你這半年讀史頗有建樹,不用再閉門反省了。”這相當於換吧,周赫煊幫老蔣吹捧大作,老蔣讓周赫煊重獲自由。
周赫煊想了想:“我認為自己的學術修養不夠,還是繼續閉門苦讀吧。”張道藩:“……”第1036章【石牌保衞戰】“因為學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外國文學的奴隸……中國國民對於西洋的文化由拒絕而屈服,對於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轉為篤信,信其所至,自認為某一外國學説的忠實信徒;自卑轉為自艾,極其所致,忍心侮蔑我們中國的固有文化遺產。”這段話摘自《中國之命運》,蔣介石的本意是抹黑共黨和民主人士,其中“某一學説”特指共產主義和自由主義。然而,他連帶着把五四以來的新青年全罵了,似乎只要學習了西洋文化的中國人,全是數典忘祖的混蛋,全是崇信西洋的走狗。
“這些國恥違揹我國民的希望,有損我國民的自信,起我國民強烈的革命要求。五四運動就是這種要求最鮮明的表現,在國民強烈的革命要求之下,軍閥官僚的政治,只有沒落的一途。”在這裏,蔣介石變成了歌頌讚揚五四運動,完全忘了自己對五四神的貶低。他的邏輯是雙重標準的邏輯,他説新文化運動是為了自強而學習西洋文化政治,共黨和民主人士忘了這個出發點,變成了西洋文化奴隸。而國黨和他蔣某人牢記出發點,所以能推翻北洋統治,變成中國人民的大救星。
在論不平等條約對中國倫理道德的敗壞時,老蔣列舉租界中的各種醜惡現象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租界是娼賭盜匪的庇護所,把中國變得人人言利、不知廉恥,這種不良風氣從租界擴展到全國,把恪守禮儀道德的淳樸勤勞的國人都教壞了。
蔣介石還在書中攻擊基督教,他認為儒家的孔孟之道能夠穩定社會、教化民眾、德潤萬物,而基督教的傳入則把中國人的道德從基上摧毀。
似乎沒有租界,中國就沒有娼賭盜匪。似乎沒有基督教,儒家思想就能讓中國崇善遵禮。
從文化推及政治,蔣介石用袁世凱稱帝、曹錕頒佈賄選憲法,來論證西方政論學説不適合中國實情。他認為任何西洋學説,都應該考慮中國的現狀,不能一味照搬,而要結合中國本土情況進行調整完善。似乎很有道理,其實蔣介石是在非常隱晦地説,信奉馬克思主義的都是渣渣,信奉西洋憲政的民主黨派也是渣渣,信奉西方文化教育的還是渣渣——在中國應該搞獨裁,在中國應該儒德治國。
以上這些,讓周赫煊怎麼幫他洗?
《中國之命運》一書,把國內外的民主黨派、知識分子、教育界人士、基督教徒和馬克思主義者全得罪了。
所以有人把蔣介石在書中所表達的思想,稱之為“義和團思想”。就跟當年的義和團運動一樣,洋人的東西都是垃圾,洋油、洋火、洋燈、洋布都是穢物,似乎只要滅了洋妖,中國馬上就能復興強大。
至於中國近代為什麼會落後,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為什麼會導致國勢衰落,老蔣把責任一股腦兒的推給滿清政府。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被滿清給歪曲了,只要糾正了滿清的錯誤,中國就能依靠自己固有的文化發展起來。
這種觀點很能惑人,但他全然忘了滿清的文化制度沿襲自明朝,儒家思想早在宋朝就被歪曲得沒邊兒了。
漢武帝那會兒獨尊儒術,就已經把儒家歪曲了一回,儒家早就是融合諸子百家思想之大成的雜家,只不過披着儒家的皮而已。就算要恢復儒家傳統,也應該恢復漢儒,大一統、大復仇,不要慫就是剛,而不是被老蔣推崇至極的明儒。
在周赫煊看來,蔣介石出版《中國之命運》,無非是要加強文化宣傳,為反對共黨和民主憲政派定下基調。但他的打擊面太廣了,不知道拉攏一派打擊另一派,居然站出來大吼:“我不是針對誰,在座的通通都是垃圾!”最扯淡的,老蔣在書中攻擊教育西化是什麼鬼?就算包括西南聯大在內的某些教授惹了你,也沒必要對準所有教育界人士開火啊。
周赫煊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也被罵了,而且是在學術、思想、教育等多個方面被罵。
事實上,蔣介石只是非常明確的罵了滿清、帝國主義、北洋軍閥、民主黨派和共黨,其他都是順帶一提而已,或許真沒有罵盡天下的惡意。但他的思想理論太模糊,論證過程也太模糊,地圖炮開得太多,導致所有讀者都覺自己被罵了——包括蔣介石和他的老婆宋美齡都在被罵範圍中。
正所謂,老子發瘋起來,連自己都罵!
在《中國之命運》遭到讀者厭惡的時候,在《萬曆十五年》正式出版前一個月,中國還爆發了一場東方斯大林格勒戰役——石牌保衞戰。
就是當初工程款被貪墨剋扣,用竹竿和石灰來修築江防,馮玉祥聞訊把主事官槍斃法辦那個石牌。
5月25,軍10萬兵力進攻石牌要,中國方面陸續投入15萬兵力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