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77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為了不引起蔣介石的神經緊張,各國使節很少私下接觸。像歐文這種信奉中庸之道的傢伙,就更不敢直接找蘇聯大使談話。

“對對胡,給錢吧。”周赫煊推牌攤手,他才不想介入兩個外國佬的話題。

表面上看,蘇聯和本簽署互不侵犯條約,是對中國抗戰的極大打擊。但事實上,這是對中國很有利的,因為蘇聯和本簽署合約的目的,是為了讓本放心南下,可以提前讓本和英國打起來,並且把美國也拖入戰局。

美國顯然也看到了這一點,但蘇密約已經簽訂了,只能説服蘇聯加大援華力度,讓本對蘇聯有所顧忌,不敢真的放心進攻東南亞。

今天的牌局只是初步接觸而已,互相試探試探,然後各自把情況發回國內。

説起蘇聯和本的互不侵犯條約,崔可夫在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他從國府那裏搞來本在南方的軍事佈防情報(中國從一架墜毀的軍飛機上繳獲的),複印之後發回蘇聯,斯大林收到這份情報以後立即答應和本簽署密約。

那份軍事情報,把軍對東南亞的戰略企圖暴無遺,這讓斯大林終於鬆了口氣,於是添把火讓寇放放心心南下。

“開飯了,”崔慧茀走進來,笑道,“各位先生,吃完了再打牌吧。”崔可夫聳聳鼻子,興奮地説:“是麻辣火鍋,我已經聞到香味了。”周赫煊道:“還準備了高度白酒。”崔可夫拍着周赫煊的肩膀哈哈大笑:“周先生,等你以後去蘇聯,我請你喝純正的伏特加。”眾人圍着火鍋坐下,歐文沒有再提正事,而是跟崔可夫説起中國軍隊的情況。

崔可夫一邊大嚼肚,一邊搖頭道:“中國的軍隊太糟糕了,貪污腐化成為常態,官兵矛盾十分嚴重。士兵生活困難,無法滿足温飽,健康狀況更是惡劣。我曾到前線陣地考察,有一次讓我印象深刻。102師居然有一半以上士兵患有瘧疾,而且得不到醫治。後勤部門説已經調派了藥品,前線指揮官又説沒有收到藥品,我搞不清楚他們誰説的是假話。還有中國的參謀總部官員,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300個師裏有多少士兵,因為大部分的部隊在吃空餉,一個滿編師只有四五千人屬於常態。”張恨水聽得一臉羞恥,這雖然不是他乾的,但作為中國人,還是不想聽到自己國家的軍隊被外國人如此鄙視。

崔可夫幾杯酒下肚,越説越起勁:“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獲取這些類似情報沒有任何困難。因為中國軍方壓就沒人認真管理過這些事情,我可以輕鬆打聽到,本間諜同樣可以。中國前線部隊的情況,對於軍來説幾乎是透明的。所以中國的軍隊很難打運動戰,一是他們的士兵太糟糕,二是他們的行動路線很容易被敵人獲知。中國最明的指揮官們,每次打運動戰時,都不敢把太過具體的命令下發到部隊,這也算是他們的補救預防措施吧。”歐文仔細聆聽並記在心頭,他需要知道這樣的消息,而崔可夫也是故意告知的。

幾人打牌到傍晚,各有所得,都心情愉快地離開周公館。

周赫煊則叫來林國達,吩咐道:“國達,把這份報告送去雲岫樓,親手到蔣總裁手上。”周赫煊又不是傻,兩個外國佬在自己家打牌,百分之百會引起蔣介石的懷疑。他乾脆主動把歐文和崔可夫的談話內容記錄下來,讓老蔣明明白白的知道,剩下的就不關他的事兒了。

歐文和崔可夫顯然也是清楚的,所以他們故意選擇在周公館接觸,以此來打消蔣介石的警惕之心。

此後的幾年裏,周公館幾乎成為這些外國使節的特定場所,隔三岔五就有人來打麻將吃火鍋。周赫煊煩得都不願自己寫報告了,直接讓崔慧茀、馬珏,或者是林國達代筆,反正都要給蔣介石過目。

第979章【抗戰時期的教育】周公館的常家用,都是在張樂怡那裏支取,然後由崔慧茀調度使用並記賬。

七月只過了一半,崔慧茀就喊沒錢了。

張樂怡把錢給崔慧茀以後,忍不住在周赫煊面前抱怨道:“唉,這米價又大漲了。”

“漲了多少?”周赫煊隨口問。

張樂怡説:“漲了三分之一還多。”周赫煊有些驚訝:“馬上就要收穫稻穀了,米價應該下跌才對。就算是法幣貶值,按理説也不應該米價大漲啊。”張樂怡解釋道:“政府剛剛頒佈了法令,今後田賦一律不收法幣,改收實物。糧商們一個個都開始屯糧,市面上的糧價也全線上漲,連帶着蔬菜都開始漲價了。”周赫煊頓時無話可説,糧税只收實物,這是倒退回哪個朝代了?

國民政府自己發行的紙幣,現在連自己都不認了,這讓老百姓如何是好?農民才是真的苦,辛勤勞作把糧食種出來,一大半都要上政府和地主。剩下一點餘糧拿去賣,得來的錢幾乎是廢紙,估計買食鹽等必需品都不夠用。

國府如此做法,必然讓法幣大貶值,而且貶得比前幾年更狠。

不過法幣的大崩潰,還要等到美開戰以後。

在1941年之前,法幣是可以在全國通的,包括共黨據地和佔區。而等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本徹底佔領上海,沒收英美等國銀行和國黨在上海的財產,法幣與美元、英鎊的兑換途徑直接斷掉。

如此就釀成一系列後果,法幣不再被國際社會認可,而且失去了外匯兑換途徑。本又趁火打劫,一邊大肆製造偽幣,一邊把佔區的法幣拿去國統區和據地購買物資,造成國統區和據地法幣氾濫且物資失嚴重。

終於,共黨據地受不了了,不得不驅逐法幣而自己發行“抗幣”。

國民政府沒辦法啊,只能繼續使用,由此法幣變成了只在國統區通行的地方貨幣。那幣值是打着滾兒的往下跌,不怪孔祥熙無能,就算把全世界的經濟專家都請來也沒用。……合川,育才學校。

上半年的學期剛剛結束,但下學期的經費還沒着落。特別是法幣貶值,糧價飛漲,這讓陶行知急得團團轉,奔走數倒是籌了一些錢,但那點錢都還不夠給老師們發工資的。

“叮鈴鈴!”陶行知接起電話,有些煩躁的問:“你哪位?”對方説:“我是中央銀行的邱毅成,行政院段處長的侄子想到中央銀行工作。這是個紈絝子弟,我們領導不想要,就問他是哪裏畢業的。那小子非説是民國十八年從曉莊師範畢業,但又拿不出學歷憑證。陶先生,那小子下午要來找你開證明,希望你不要給他開任何證明。那是個混賬公子哥,來中央銀行工作只能壞事,對國家對百姓都沒有好處!”陶行知問:“他叫什麼名字?”

“段志開。”對方回答。

陶行知説:“你下午派人把那個學生的檔函函件送過來。”曉莊師範是陶行知以前辦的學校,內遷時他把所有檔案都帶到了重慶。

這種找人開後門的紈絝子弟,換成別人直接就推掉了。但陶行知卻認認真真去查檔案,果然發現1929年那一屆有個叫段志開的學生。他收到中央銀行的函件後,立即回函寫道:經查證,該同學確係1929年從我校畢業,學習成績合格,學習社會學……

中央銀行收到回函氣瘋了,連忙打電話過來:“陶先生,請你通融一下,幫我們把這個關係户推掉。這小子真不是個東西,本事都沒有,進了中央銀行也是個吃閒飯的。”陶行知不鹹不淡地説:“不管他現在好與壞,也不管你們要不要他,我只是真實的反映情況。他就是曉莊師範畢業的,我只能證明這個。”兩天後,那個叫段志開的青年提着禮物上門,説要謝陶校長幫忙。

陶行知閉門不見客,只寫了一張條子:“我是從事教育的,一直在強調真實,但願你沒把我的真實用壞。”段志開拿着字條愣了半天,也不知在做着什麼思想鬥爭,突然放下禮物轉身就走。他沒有去中央銀行報道,而是選擇參軍打仗,最後犧牲在抗戰場上。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

七月下旬。

陶行知從合川來到周公館拜訪,他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了,聽説周赫煊捐款大方,於是來這裏碰碰運氣。別的學校多少還有點政府撥款,但育才學校卻是民辦的,所有經費都靠陶行知到處化緣解決。

“陶校長,稀客,稀客!”周赫煊笑着接。

陶行知也不繞彎子,開門見山的説:“周先生,實不相瞞,我這次是來請求幫助的。育才學校的經費不夠了……”

“需要多少?”周赫煊直接問。

陶行知説:“一萬法幣。”周赫煊笑道:“現在物價飛漲,一萬法幣哪夠用?我給你十萬!”1941年夏天的一萬法幣,只夠買幾十袋麪粉。

陶行知剛坐下就重新站起來,抱拳道:“都説周先生是及時雨,這回我是真的相信了,陶某不盡!”周赫煊説:“以後學校資金不夠,儘管來找我。”陶行知動得不知説什麼才好,只是不停的抱拳揮舞,連連説道:“多謝,多謝!”希望小學這些年也是一直在辦的,軍入侵華北之前,周赫煊就讓文繡等人帶着學生南下。現在大後方已經有80多所希望小學,主要收戰爭孤兒和貧寒子弟入學,順便也幫一些低級知識分子解決了生計(當老師)。

如果説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有什麼施政亮點,那無疑要數教育事業了。

抗戰初期,蔣介石就特別做出指示,把學生從徵兵對象中剝離出來,並大力發展教育來為戰後恢復做準備。八年全面抗戰打下來,國府的地盤越來越小,經濟越來越困難,但教育卻來前所未有的發展。

(大後方)在校小學生數量,從1936年的300萬,增長至1943年的676萬。在校中學生數量,從1936年的48萬,增長至1945年的120餘萬。在校大學生數量(含專科),從1936年的4萬,增長到1945年的8萬餘——其中還去除了大量輟學參軍的學生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