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國黨負責協會的總務部和經濟部,也即總管大局、提供經費。共黨負責組織部和宣傳部,也即負責組織策劃和宣傳。
國共第二次合作在軍事政治上還沒開始,但在文化上已經實現了,而且各自找準了位置,雙方都對此極為滿意。
別以為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只是搞搞創作、搞搞演出、站出來吼幾聲而已,它是有實際救亡功能的。比如共黨負責的組織部,就設有訓練組、救護組、里組、工務組等等。
訓練組負責訓練戰時常識人員,比如平民遇到本兵該如何應對,比如面臨炮火轟炸該如何提前躲避。救護組負責募集醫療用品和財物,併成立救護隊趕赴前線救治傷兵和平民。里組負責組織居民展開救亡活動,比如成立街道互助會,組織居民為士兵縫製衣物等等。而工務組,則負責救濟戰時失業工人,幫助失業工人重新就業等等。
周赫煊和徐志摩剛剛走進會場,就引來眾人的目光。
“啪啪啪啪!”一陣雷鳴般的掌聲響起,到會着自發鼓掌,這是在對周赫煊表達敬意。
徐志摩主動站開些,因為這一刻屬於周赫煊。
周赫煊在詩會上預言北平一週內爆發事變,此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上海文化界。再加上他多年來主辦《非攻》雜誌,發表的那些關於本即將全面侵華的文章,現在重新讀來都準無比。還有他幾個月前,因為沿途宣傳抗思想,而被本特務刺殺,這些都足以獲得大家的尊敬。
蔡元培、孫夫人和另外五個人走過來。
孫夫人微笑握手道:“周先生,恭候多時!”
“孫夫人好!”周赫煊問候道。
蔡元培跟周赫煊熱情握手,説道:“明誠,你終於來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五位分別是潘公展先生、吳漢先生、周寒梅先生、錢俊瑞先生和張志讓先生。”潘公展、吳漢和周寒梅是國黨的人,分別擔任協會的會長、總務部長和經濟部長。而錢俊瑞和張志讓則為共黨和親共人士,分別擔任協會的組織部長和宣傳部長。比如協會宣傳部長張志讓,就是共黨元老張太雷的族兄,並擔任“七君子”的辯護律師。
順便一提,協會會長潘公展,還是國黨中宣部的副部長,可見國黨對此協會極為重視。
眾人握手寒暄片刻,茅盾、巴金、胡愈之、歐陽予倩、周劍雲、沈茲九等人,也紛紛過來跟周赫煊打招呼。
沒一會兒,胡適也來了,站在角落裏跟徐志摩聊天。
胡適現在的思想很矛盾,一方面他想着和平談判,一方面又忙着救亡圖存。或者在他看來,二者是統一的,只有和平談判才能救中國,而戰爭只能讓中國萬劫不復。
第822章【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屬於半官方的民間團體,會長和四位部長都是提前選定的。
先來説説會長潘公展,我們前面提到了,他是國黨中宣部的副部長。
早在十年前,潘公展就和陳布雷同時面見老蔣。
結果是,陳布雷留下當秘書,最終成為老蔣的文膽。
“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以及“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這兩句老蔣名言,都是出自陳布雷之妙手。
而潘公展呢,則被老蔣打發回上海,靠寫國黨的馬文章,以及鎮壓抗救亡活動來一步步晉升。
傳聞,當時兩人接受老蔣面試的情形是這樣的——蔣介石眼中閃現出俾睨寒光,嚇得衣着講究的潘公展目光閃爍,舉止僵硬。所謂眸不正則心術,篤信相術的老蔣頓時就起了反,認為潘公展此人難當大任。
而陳布雷雖然嘴癟翹,頭髮蓬鬆,着裝隨意,像一個只會埋頭做文章的書呆子,但面對老蔣的瞪視卻神坦然,給老蔣留下極佳的第一印象。
接着,蔣介石開始出題,問:“如何對付上海的工人運動?”潘公展搶答道:“總司令自有妙策。”蔣介石氣得想打人,老子要是有妙策,還用你們來幹什麼!
陳布雷則回答:“愚見以為,是否應派可靠部隊包圍上海,造成猛虎出山之勢。爾後,則用幫會勢力打頭陣……”此時蔣介石已經有了底,又開始進行筆試,筆試題目為《告黃埔同學書》。
陳布雷凝思片刻,奮筆疾書,一氣呵成,文采斐然,看得蔣介石口稱讚。
於是,潘公展滾蛋了,回到上海去當《申報》的副總編。
潘公展之所以能當上國黨中宣部的副部長,是踩着愛國文人、工人和學生的腦袋往上爬的,最令人詬病的,就是鎮壓民間抗救亡活動。
説起來有些黑幽默,此君在抗戰勝利後,寫了本書叫做《中國學生救國運動史》。可能是學生救國運動鎮壓得多,他已經成了內行吧,換成別人來寫,估計真沒有潘公展寫得那麼準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