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東北已‘獨立’,華北亦須‘獨立’,此乃關東軍之企圖。土肥原賢二即刻走馬上任,履職北平特務機關長,青梅煮酒而論英雄,謂之:‘吳佩孚、孫傳芳已為冢中枯骨,閻錫山、傅作義、韓復榘實則跳樑小醜,數天下英雄,唯宋將軍與土肥原耳!’”
“華北民眾自願自治,為宋將軍馬首是瞻。宋將軍黃袍加身,榮登華北王寶座,大顯神威,縱橫捭闔,無往不利。”
“土肥原賢二自詡聰明,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卻捲入關東軍與天津軍(本駐屯軍)爭鬥,明升暗降,黯然回國。如此看來,土肥原亦非英雄,真英雄只有宋將軍一人而已。”
“宋將軍不僅是軍事天才,還是經濟行家。他止白銀南運,保住了北方繁榮。至於國家銀
緊縮,阻撓中央法幣推行,些許小錯,不足一提。”
“去年冬,軍以五個師兵力取河北,六個師兵力取山東,海軍進犯青島。宋將軍臨危受命,拔愛將秦德純繼任北平市長,按照
本提供的名單,在平津兩地大肆搜捕漢
,效果顯著。華北危局,可謂宋將軍一力獨撐,堪為國家柱石。”
“宋將軍不畏辛勞,擁護中央敦睦友好之策,代行中央外職權,忍辱負重,與敵商談,勞苦功高。”
“為進一步緩和中兩國矛盾,宋將軍不惜揹負罵名,籠絡王揖唐、齊燮元、王克
、陳覺生、潘毓桂諸親
分子,提拔其擔任冀察政務委員。據悉,宋將軍正與
人
涉,擴大華北、偽滿和
本的經濟合作,此乃利國利民之舉,我等當為之喝彩。”
“至於鎮壓一二九學生運動,架起機槍、備下水龍,宋將軍當是一片好心,勸學生安心求學而已。三十餘名學生被捕,百餘名學生受傷,純屬誤會,皆為軍警措施不當所致。”
“爾等學生、工人、商人,又怎可罷學、罷工、罷市,對宋將軍肆意詆譭呢?殊為不智也!”
“北天一柱,唯宋將軍!”
“周赫煊。民國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四,於蘇州。”
…
…
宋哲元緩了好一陣,膛那口血終於還是沒吐出來,但耳朵鳴響不停,好似有一隻飛蛾在可勁撲騰。
“句句如刀,刀刀見血,這周明誠真是狠毒啊!”宋哲元捧着報紙搖頭苦笑,文章通篇都在吹捧,但卻把他見不得人的醜事全説了出來。
總結起來就十二個字:不仁、不義、不忠,可恥、可憎、可恨!
最讓宋哲元鬱悶的是,周赫煊只寫他壞的一面,對他好的一面卻少有提及。文人的心思就是這麼陰險,此篇文章行之於世,相當於給宋哲元安上了漢罵名,怎麼洗都洗不掉。
片刻之後,院中來了三人,分別是林世則、常小川、鄭道儒。
很多人都以為,宋哲元的首席謀士是蕭振瀛,然而真正能拿主意的卻是眼前三位,皆為天津籍的留英。再加上一個帶兵的秦德純,此四人構成了宋哲元的核心幕府。
至於蕭振瀛、殷同、陳中孚、殷汝耕等幕僚,宋哲元很少聽他們的話。
“到底咋辦,三位先生快説説!”宋哲元心煩意亂道。
常小川苦笑道:“這是屎盆子啊,淋在身上洗都洗不掉。委員長快通電全國解釋吧,至少要拿出堅決抗戰的姿態。”
“沒用啊,我的常二爺。”宋哲元連連搖頭。
常小川説:“我跟成舍我是老朋友,成舍我最近在跟周赫煊合作辦報。或許可以請他做中間人,讓周赫煊再寫一篇文章,就談關於您的正面信息。”
“找張學良或者孫良誠吧,張學良跟周赫煊是老朋友,孫良誠跟周赫煊是拜把兄弟。”鄭道儒説出自己的關係,他以前跟過張作霖和孫良誠,還是有幾分薄面的。
宋哲元又看向林世則:“林先生以為呢?”在宋哲元的三大智囊當中,常小川和鄭道儒偏好陰謀詭計,真正有大局觀的是林世則,相當於諸葛亮的地位。
林世則想了想説:“讓周赫煊重新寫一篇文章,只是權宜之計。若想洗去委員長的罵名,就必須做點實際的出來,給天下百姓看看。”
“怎麼做?”宋哲元問。
林世則説:“以冀察政務委員會的名義,召集華北的愛國者開會,共商救國大計。特別要請各大報社記者,以及大學的教授和學生代表參加。”
“本人肯定不高興!”宋哲元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