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38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本人這些年在東北各種秘密動作,其測繪出來的地圖,比東北軍的軍用地圖都密。這是想幹嘛?禿子頭上的跳蚤,明擺着!

周赫煊説:“現在本國內分為兩派,政客想着慢慢蠶食東北,軍人叫囂着要出兵佔領,就看最後哪一派能得勢。”

“這個我知道。”馮庸點頭説。在東北的本人也分為兩派,一派進,十年前就密謀刺殺張作霖,幸好失敗了;另一派温和,比如給張作霖當顧問的菊池武夫,就屬於温和派,這些年給張作霖出了不少主意。

當然,因為張作霖太狡猾,本人始終佔不了太大便宜。菊池武夫近年來也憋不住了,開始主張武力征服中國,兩年前還擔任了奉天特務機關長。

説起來就是這麼好笑,張作霖的特聘顧問,是本的特務機關長。東北軍的各種詳細情況,早就被本人摸透了,他們對東北軍的瞭解,估計比奉軍將領自己都更清楚。

“但願國內早和平吧,單靠奉軍是打不贏本人的。”馮庸嘆息道。

本關東軍規模雖小,但真正打起來必然增兵,而奉軍派系內鬥嚴重,本就不能全力以赴。別的不提,就説褚玉璞和張宗昌兩人,一旦和本開戰,這兩個傢伙肯定只顧自己保命,不背後捅刀子已是大幸。

張宗昌張大帥那真是能屈能伸啊,不信且看下面一段對話——張宗昌:“他媽的,這是哪個龜孫子的計劃,得我們這樣。”郭松齡:“你在罵誰?”張宗昌:“哈哈,這是我的口頭語,並沒有罵任何人。”郭松齡:“我你媽!這也是我的口頭語。”張宗昌:“郭二大爺,你俺媽,你就是俺的親爸爸,還有什麼説的?爸爸!”張宗昌能叫郭松齡爸爸,自然也能叫本人爸爸。一旦中開戰,不知道有多少人陽奉陰違,更不知道有多少人當漢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實力懸殊擺在那裏,就算張作霖活着,這仗打起來也懸乎。奉軍是沒辦法單獨對抗本的,而當時的國民政府又毫無準備,本幫不上忙。

兩人聊了一陣中關係,俱都意興闌珊。

“砰砰砰!”就在此時,敲門聲響。

“進來!”周赫煊應道。

一個青年推門而入,自我介紹道:“周先生好,鄙人北新書局李小峯。”

“原來是李先生,請坐。”周赫煊笑着接。

李小峯坐下寒暄了幾句,很快説明來意:“周先生的《大國崛起》已經連載完畢,不知可否找到書局結集出版?”

“暫時還沒有。”周赫煊笑道。

李小峯立即開始自賣自誇:“我們北新書局的影響力很大,劉半農先生的《揚鞭集》、《瓦釜集》,冰心女士的《水》,許欽文先生的《故鄉》,包括魯迅先生的所有作品,都是我們在出版。《大國崛起》如果給北新書局運作,絕對能在短期內賣遍大江南北。”

“呵呵。”周赫煊笑了笑,不置可否。

他是知道李小峯的,也對北新書局很悉。

李小峯幾年前才從北大畢業,是魯迅的學生,北新書局最初也是北大新社的簡稱。

北新書局在歷史上可是多災多難啊,今年張作霖入京,北新書局因發行《語絲》雜誌被查封,不得不轉到上海去重開;1931年,又因經營銷售共黨地下書店出版物被國黨查封;1933年,再因出版物涉及宗教民族問題被查封。

周赫煊之所以如此清楚,主要還是源於魯迅。魯迅先生一生只打了兩次官司,其中一次就是和學生李小峯對薄公堂,起因是北新書局拖欠大量版税,而且在印數上做手腳漁利。

李小峯此人,最開始屬於進步青年,後來就慢慢轉變為資本家。當然,也是個思想先進的資本家,否則就不會幫我黨賣地下刊物了。

見周赫煊不表態,李小峯繼續説道:“我們北新書局,專門出版發行進步刊物。周先生的《大國崛起》,於國家民族都大有裨益,我們一定竭力推廣,讓更多中國人讀到此書!至於版税,可以按25%來算,你看如何?”

“我再考慮考慮。”周赫煊敷衍道,他可不想以後因稿費問題跟人打官司。

李小峯還想勸説,突然敲門聲再響。

“請進。”周赫煊道。

房門推開後,進來個戴眼鏡的中年人,他笑着自我介紹:“周先生好,我是商務印書館秦裕民。”好嘛,又來一個,而且都是從上海那邊跑來的。

看來《大國崛起》真的很受矚目,連續兩個上海的出版界人士登門拜訪。

李小峯臉有些難看,北新書局雖然發展很快,但也不能跟商務印書館比啊。

第057章【進京】《大國崛起》自連載以來,因其論著之系統、全面和條理,深受民國知識分子推崇。雖然其中許多觀點頗有爭議,但大體上還是獲得認可的,周赫煊也被譽為“世界史學研究權威”。

這個權威是大家公認的,並非無腦吹捧。

縱觀西方史學研究的發展,大概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古典史學。

第二,中世紀史學。

第三,文藝復興史學。

第四,現代史學。

現代史學興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學者們開始把經濟、社會、文化、人民羣眾等因素也納入史學研究範疇。而在此之前,史學研究的對象一直是上層統治者和英人物,以及他們的行為活動。

也即是説,現代史學誕生至今不過十年時間。就連西方的史學家們,此時都還在逐步探索當中,現代史學理論還沒有發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