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些留學本的黃埔生,未來將會創建一個聲勢浩大的秘密組織——藍衣社,數年之間便躍升為國黨三大派系之首。
他們堅信:只有法西斯,才能救中國!
可惜,這個最初由熱血愛國青年組建的藍衣社,最後變成蔣介石的私人工具,繼而分化為三青團和軍統。
騰傑與其他黃埔學生作別後,跟好友肖贊育一起來到東京千代田的明治大學,迅速投身於艱苦勤奮的學業當中。
既然是公派留學,那肯定不愁錢花。
騰傑每月能領到120元津貼,不過他和肖贊育都很有自制力。他們每月生活費只花40元,剩下的錢都用來買書,每天的必修課就是到上野圖書館看書,連午餐也是在圖書館的地下室解決。
這是一羣純粹的愛國青年,如飢似渴地學習知識,夢想着有朝一能報效國家。
又有誰能料到,此時單純而熱血的騰傑,今後會成為讓人聞風喪膽的藍衣社的創立者和第一代首領呢?
事實上,騰傑他們思想的轉變,主要還是受本影響。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也影響到本,導致本軍國主義思氾濫,佔領滿蒙的呼聲愈發高漲。以騰傑為首的黃埔留學生,在仇視本的同時,又接受了本的軍國主義思想,變得更加進瘋狂。
不過嘛,現在初到本的騰傑,暫時還在努力讀書當中。
又是一個週末的早晨,騰傑和肖贊育懷裏揣着飯糰(午餐),跑步來到上野圖書館。即便他們來得很早,可圖書館的座位還是被佔滿了,只能各自借書蹲在牆角閲讀。
騰傑以前學的是社會學,又在黃埔讀了步兵科,現在來本主修經濟學。他毫無經濟學基礎,又是半學期班,只能靠自學來彌補不足。
就在騰傑趴到地上,拿出筆記本記錄讀書心得時,突然有人用語低聲問道:“騰桑,能打擾一下嗎?”騰傑抬頭一看,認出那是同班的松下正男,當即笑道:“有什麼事嗎?”
“騰桑,我想購買一本貴國學者周赫煊先生的《槍炮、細菌與鋼鐵》,可否幫忙購買?”松下正男九十度鞠躬説,“拜託了,它對我很重要。”騰傑覺莫名其妙,回答説:“這本書很有名嗎?”
“當然,你看看這個。”松下正男拿出一張報紙。
這是今天新出的《朝新聞》,在文化版面中有個新聞,標題叫《征服歐洲的東方思想家》。文章説:如今的歐洲學術界,正在因一箇中國人而瘋狂,周赫煊先生的幾部著作,已經被西方各所大學列為推薦書目。法國和德國的史學家、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更是以周赫煊先生為旗手,發起了一場學術革命運動。
騰傑看了新聞大驚訝,因為周赫煊在國內雖然名氣很大,擁躉眾多,但反對者數量同樣很多,遠沒有達到學術泰斗的級別。
萬萬沒想到,周赫煊在歐洲學術界居然如此厲害,受到西方人的瘋狂追捧。
作為一個熱血愛國青年,騰傑既自豪,又覺得很羞愧。因為他只讀過周赫煊的《大國崛起》,對其他作品並不悉。
松下正男拿出幾張皺巴巴的圓道:“騰桑,這些是購書費,如果不夠的話,我會努力補上。希望你能儘快寫信給中國的朋友,幫忙寄來周先生的鉅著。”
“本這邊沒有賣嗎?”騰傑問。
松下正男解釋道:“關於周先生的作品,本出版商只發行了《大國崛起》和《菊與刀》。上野圖書館倒是有兩套《槍炮、細菌與鋼鐵》,但借閲的人太多,只能碰運氣才能借到。”旁邊的肖贊育突然説話,因為他讀過《菊與刀》,笑問:“周先生可是很敵視本的,你們居然看他的書?”松下正男面容嚴肅的説:“周先生是思想睿智的偉人,我曾拜讀他的《菊與刀》。雖然那本書充滿了對我國的敵視,但他對本國民的分析,令人歎為觀止。不管立場如何,我是非常崇拜周先生的,恨不得追隨左右,常得教誨。”騰傑和肖贊育對視一眼,都覺得本人思維奇葩。
騰傑把錢收下,對松下正男説:“我會給國內寫信的,但可能需要一些時間。”
“拜託了!”松下正男再次鞠躬。
直至中午,騰傑、肖贊育兩人來到圖書館地下室,掏出冷冰冰的飯糰和涼水,一邊吃午飯一邊繼續看書學習。
“嗝!”肖贊育噎了一下,把飯糰硬生生下肚,喝完水慨道:“沒想到周先生在歐洲那麼受尊重。”騰傑笑着説:“傳聞總司令也喜歡讀周先生的書,大概是英雄相惜吧。”
“我讀過《槍炮、細菌與鋼鐵》,特別是最後一章,實為振興國家的思想利器,”肖贊育由衷讚歎道,“周先生認為,想要快速發展國力,必須實現一黨專政、黨內民主,避免不必要的內耗和紛爭。”騰傑説:“我也贊成,如今國黨內部派系爭鬥太厲害,不管國家出台什麼決策,全在內鬥當中變了質。長此以往,國家如何發展,民族何時才能崛起?”順便一提,即將在本氾濫的軍國主義思想,真實名稱叫做“天皇社會主義”。
其大致內容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國家至上、階級協調。在此意義上,只有超越於階級的天皇,才能代表全民,實行不偏不倚的社會主義。只有萬世罔替的天皇,才能兼顧過去和未來、融合心靈與物質,並代言東方的工業時代。
包括騰傑在內的黃埔留學生,在收這一理念後,將天皇換成了英明領袖。而他們認為的英明領袖,便是蔣介石!
騰傑和肖贊育討論了一番周赫煊的國家社會主義理論,前者突然説:“如今在中國留學生很多,政治派系也多,為了避免敵人滲透,不如我們組建一個‘黃埔東京同學會’。我們這個同學會,不僅僅是普通的學生團體,更要有自己鮮明的政治主張……”
“我覺得周先生在《槍炮》一書中所闡述的政治理念就很好!”肖贊育打斷道。
藍衣社的前身,黃埔東京同學會,就這麼冒出來了。
周赫煊萬萬猜不到,不僅歐洲學者把他的書當學術革命旗幟,就連本軍國主義和國黨藍衣社,也收了他的部分思想。
只不過,全特麼斷章取義,扭曲了啊!
本法西斯主義理論創立者北一輝,此刻就在讀周赫煊的書。他收了《槍炮、細菌與鋼鐵》中的民族發展論,對自己之前的理論進行細微修改,正在策劃着搞大事。
思想綻放着光輝,同樣也能帶來災難。
第301章【採訪】民國30年代的上海,有一種“亭子間文化”,是“上海左翼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亭子間,本是建築物的名稱,位於灶披間之上、曬台之下的空間,面積頂多有六、七平方米,狹小陰暗,常用於堆放雜物,或者給傭人居住。
大量窮困的文藝青年,來到上海後住不起好房子,只能租住這種最廉價的亭子間。在冬冷夏熱、透風漏雨的環境中,他們寫出一篇篇愛國文章,並傳後世。
魯迅後來出版過一本雜文集,叫做《且介亭》。
“亭”即亭子間,“且介”是半租界的意思,連起來即為“半租界的亭子間”。
因此有人認為,那些雜文是魯迅在上海住亭子間時寫出來的,其實不然。
魯迅是有錢人啊,而且身邊還帶着許廣平,怎麼可能住亭子間。他把自己的文集取名《且介亭》,只是認可“亭子間文化”而已,他把自己歸類為“亭子間作家”。
魯迅如今住在閘北景雲裏23號,這一帶文化名人很多。比如魯迅的弟弟周建人,比如葉聖陶、柔石和茅盾。
這天,魯迅正在校訂即將出版的《壁下譯叢》,《字林西報》記者安德瑞登門訪問。
大着肚子的許廣平端來茶水招待,安德瑞道了聲謝,對魯迅説:“周先生,祝你未來的孩子健康活潑。”
“謝謝。”魯迅心情非常愉悦。
自從許廣平懷孕後,魯迅的脾氣好了很多,甚至連寫出的文章都語氣委婉了些。
安德瑞跟魯迅閒聊幾句,很快進入採訪正題,笑問道:“周先生,你看過另一位周先生的作品嗎?我指的是周赫煊。”魯迅訝然説:“我還以為,你這次採訪要問胡適和陳德徵的論戰。”安德瑞聳聳肩道:“胡先生和陳先生的論戰,涉及到某些不便説明的原因,《字林西報》是不會參與其中的。我這次來訪,專門為了談另一位周先生。你知道,那位周先生的作品,最近在歐洲引起了轟動。”
“他的作品,我都讀過。”魯迅回答道。
安德瑞問:“你作何評價?”魯迅着香煙,吐着煙霧笑答:“這要看什麼作品。”安德瑞道:“能説得更詳細一些嗎?”魯迅説:“我很喜歡他的詩歌,不管是《一代人》、《回答》,還是《致橡樹》、《斷章》,都非常優美而絕妙。特別是前兩首,犀利且堅定。他的問題小説也寫得很好,《神女》、《狗官》和《狗官外傳》,把中國社會觀察得很透徹。《大國崛起》作為新式史學著作,裏頭的許多東西值得借鑑。”
“你好像和他打過筆仗?”安德瑞故意挑事。
“也不叫打筆仗,只是觀點分歧而已,”魯迅説,“我非常不認可,他在《槍炮》一書最後那章的政治理念。他太天真幼稚了,把當權者想得過於光明無私。拋開最後一章不論,《槍炮》這本書的其他章節,還是非常具有開創。”安德瑞問:“自從《神女》出版後,最近兩年的中國文壇,出現了一種魔幻現實主義派。作為鄉土問題小説的領袖,你如何看待魔幻現實主義作品?”魯迅抖了抖煙灰:“首先,我不是什麼文學派的領袖。其次,我非常厭惡所謂的魔幻現實主義。”安德瑞笑道:“你剛才不是還説,非常認可《神女》嗎?”
“我認同的是《神女》所寫的內容,”魯迅解釋道,“但後續的很多魔幻現實主義作品,形式大過於內容。作家為了標新立異,往往故意把時間和情節打亂,憑白增加閲讀難度,而對小説主題的表達沒有任何幫助。這是很荒謬的做法,簡直本末倒置,把閲讀小説變成了猜謎題。我們的白話文運動是為了什麼?是為讓文章變得易懂。如今的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比文言文小説還艱澀,我堅決反對這種寫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