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01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牛奕辰此時的狀態,和平常大有不同,看上去就像是變了個人一樣,從陽光開朗的小白臉,變成了一個類似陳坤的那種憂鬱戲美男,就算是笑的時候,也帶着幾分沉重,彷彿有什麼解不開的心結。……在三人表演的時候,李安半眯着眼睛,仔細的看着他們的表情。

萬茜的表演很好,雖然有些外放,但是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已經抓住了角的內核,是完全可以勝任賴秀金這麼角的。

湯唯因為中心不是她,所以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大多數時候都是淡淡的,但是李安卻看得出來,所有的對手戲她全都接住了,那種平淡中暗藏的鋒芒,甚至比萬茜的表演還要更好。

很多觀眾都有一個誤區,以為那種大起大落的高戲份最考驗演技,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在實際的拍攝過程中,尤其是電影的拍攝過程中,這種平平淡淡的地方,在鏡頭甚至都不對準你的情況下,做一個活的背景板,讓自己自然而然的融入畫面,才是最難的。

這個就是細節,而李安就很在意細節。

至於奕辰,這個是最難評價的。他的表演很好,那種明明憂鬱,卻強裝開朗的帥氣大男孩兒,是最容易起女人母愛的,討人喜歡非常正常,也就是這樣,賴秀金和王佳芝才願意聽他的,那種憂鬱,甚至讓一個懦弱的角都變得不是那麼讓人討厭。

但是這樣的表演,真的合適放在電影裏面嗎?

鋭的李安,在牛奕辰的表演之中看到了一種野心,一種毫不掩飾的,在本上改變鄺裕民這個角人設的野心。

戒是講王佳芝的,鄺裕民這個角,本身就是李安據王佳芝的選擇二創出來的,如果再據這個角再創作一次,就是三創了,而且這個三創出來的,就是一場懵懂而壯烈的悲劇。

這樣的悲劇,就像是魯迅筆下的劉和珍一樣,是一個時代的悲劇,那種情況下,彷彿連王佳芝都不是最重要的一個了,所以如果真的這麼演的話,為什麼他要拍《戒》呢?

戒》只是一個被時代裹挾的小女人而已,李安也只是想講一個女人的故事,其他的一切,都要往旁邊靠一靠。

所以,是時候攤牌了。

在這小小的一段表演結束後,李安立刻鼓掌起來,誇讚道:“很,每個人的表演都很,尤其是萬茜,在短短時間裏就能把角理解到這個程度,讓人驚訝。”萬茜連忙説道:“謝謝,您太客氣了。”

“這不是客氣。”李安當機立斷的拍板説道:“我現在就能做決定,這個角給你來演了。”

“謝謝!”萬茜喜上眉梢,立刻説道:“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説説我的吧。”牛奕辰坐了下去,毫不掩飾的説道:“你對我的表演是不是不太滿意?”

“不,我對你的表演非常滿意,甚至覺得你賦予了鄺裕民一種別樣的靈魂,有一種完全不同的味道,更立體,也更討人喜歡。

但是……”李安搖了搖頭,就像是牛奕辰剛才那樣,同樣不加掩飾的説道:“奕辰,你一定沒有按照我之前所分析的內容來演,所以放到我的電影裏面,有一種很強的割裂,這樣的表演,不適合《戒》。”你很好,是個好人,但是我們不合適。

標準的渣女語錄。

“可以理解。”牛奕辰點了點頭,説道:“我的確是不願意把鄺裕民向懦弱、無能的方向去演,哪怕他在你的電影裏面,在張愛玲的小説裏面,都是那樣的意中人。”

“我有點好奇。”李安問道:“你心中的鄺裕民,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的核心又是什麼?”

“我賦予他的核心,當然是一個憂國憂民的進步學生形象。”牛奕辰説道:“不管鄺裕民在這個過程中顯得多無能,他的初心就是為抗做出自己一點微薄的貢獻,在做出刺殺易先生這個決定的時候,我想他甚至都做好了去死的準備,而且最終他也確實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很渺小,卻同樣偉大。”

“這樣啊。”李安笑了起來,説道:“真沒想到,你竟然還是個理想主義者。”

“理想主義者?”牛奕辰並不是特別喜歡李安的評價,再次説道:“也不要猜測了,説説你劇本里面的鄺裕民吧,你所賦予他的核心是什麼。”

“劇本里面的鄺裕民,和你想象中的可是天差地別。”李安沉了一番,説道:“鄺裕民想要刺殺易先生,最大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無知,二是虛榮。”

“無知和虛榮。”牛奕辰點了點頭,説道:“原來你是這麼理解的啊。”

“我有這麼理解,但是並不是單純的這麼理解。”李安説道:“鄺裕民是有一個心態路程的變化的,但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是因為虛榮和無知。虛榮是因為當時所有人都知道,抗是一件絕對正確的事情,但是在當時的中國敵佔區,卻本沒有多少人敢喊出來,他鄺裕民喊出來之後,天然就能得到更多人的注視,讓他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自豪,而刺殺易先生,是這件事情的延續,而説他無知,是因為他本不知道他的刺殺是多麼困難的事情,甚至他都不理解王佳芝的處境究竟有多危險。”

“原來如此。”牛奕辰嘆了口氣,説道:“如果這樣的話,他這個驕傲的熱血少年,肯定會在接下來的行動中被踩到塵埃裏,如果不死,還有一定的機會涅槃重生,成為一名真正的鬥士,但是如果被殺了,或者更悲觀一些,被嚇破了膽,那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從這一點上來説,李安對鄺裕民的安排還算比較好的,至少讓他和王佳芝一樣,死在了易先生的手裏,而不是苟且偷生的活着,過着行屍走、醉生夢死的生活,或者乾脆被嚇破了膽,成了易先生手下一條忠實的惡犬——在真實的歷史中,是有這樣的人存在的。

李安慨的説道:“在那個時代,本身就是一個悲劇。”

“嗯。”牛奕辰應了一聲,徹底放棄了出演《戒》的打算。

李安的觀點解釋得通,也很現實,但是卻總有種女人的小家子氣的味道,缺少一種男人的豪情,這一點上面,和牛奕辰從子裏面就不合。

牛奕辰喜歡的是皆大歡喜的文,或者波瀾壯闊的悲劇。這部《戒》就像是女人愛看的言情劇,除了戲之外,沒有任何引他的地方。

第664章牛奕辰説道:“我出演的事情就算了,你也説了,我不合適,還是找王力宏吧。”聽到牛奕辰説出‘王力宏’三個字,李安心裏就是‘咯噔’一聲,因為在知道牛奕辰之前,他已經確定的人選就是王力宏,只是知道的人不多而已。而牛奕辰現在説起王力宏,就肯定是知道的那個,而且還是知道王力宏被選中的那種。

這個問題就很大了,而且也能解釋牛奕辰剛才為什麼本不聽他的話,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表演了,因為他知道自己‘本不可能選中’,就是來陪太子讀書的。

“奕辰,你千萬不要誤會。”李安連忙解釋道:“我的確是面試過王力宏,也動過讓他演鄺裕民的打算,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確定就是他。”

“我懂的。”牛奕辰擺了擺手,又伸出胳膊搭在了萬茜的肩膀上,説道:“這個電影我確實不是太喜歡,所以不出演也無所謂的,而且不是已經有萬茜加入了嘛,我已經很滿足了。”萬茜抓住牛奕辰的手,對他笑道:“如果你敢拆台的話,我可饒不了你。”

“當然不會了。”牛奕辰説出了讓李安放心的話,“這可是奧斯卡最佳導演的作品,我怎麼可能拆台,而且就算是想拆,也沒那個本事啊。”這可不是騙李安的話,就算是不喜歡《戒》這部電影,牛奕辰也沒有拆台的打算。

嗯……不説劇情,不説內核,就單説那幾場彩的牀戲,如果這個世界上的觀眾沒有看到的話,絕對是一個天大的損失。

而在聽到牛奕辰的話之後,李安卻只是苦笑着搖了搖頭,沒有多言。如果牛奕辰真的沒有拆台的本事,他何必把姿態放的這麼低呢?

…牛奕辰對《戒》,對李安現在的境況,還是缺少必要的瞭解。實際上,別看李安現在是奧斯卡最佳導演,拍攝《戒》這部電影的時候,身上的壓力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説四面八方全都是阻力,除了他自己,就沒有任何支持的人了。

原因很簡單,世人公認的,《戒》中王佳芝的原型,是民國奇女子,烈士鄭蘋如。

為順利執行情搜任務,鎮周旋於寇高官之間,委身寇讎,曲意求歡,犧牲個人美換取國家情資,不僅毫無名利,也因與寇漢往來,致家庭遭鄉里唾棄輕視,家族蒙羞,門楣無光,惟鄭蘋如無所悔恨,漠視蜚短長,此等情,絕非世俗人所能做到。

這一段,就是台灣軍情局內部出版的《情報典範人物》一書中,對鄭蘋如的評價,而鄭蘋如也是這本書中收錄的唯一女特工,其在台灣的地位可見一斑。

不止是台灣,甚至在內地,鄭蘋如都是被追加為烈士的。

而世人之所以認為王佳芝是在影鄭蘋如,就是因為她們的經歷實在太像了。

現實中的鄭蘋如,就是用了那樣的手段,去刺殺大漢丁默邨的,而且最終的結果,同樣是失敗身死——那一年,她才只有22歲。

只是和《戒》中的王佳芝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則是鄭蘋如的人物格。

如果鄭蘋如就像是王佳芝那樣,整天糾結着誰更愛我,我更愛誰,願意為誰付出,那她就不能被稱為民國奇女子了。

鄭蘋如可不是半路出家的王佳芝,她的目標非常明確,信仰非常堅定,接近丁默邨的唯一目的,就是殺他,甚至在前面的刺殺計劃失敗後,鄭蘋如明知道自己很可能已經暴了,仍舊不顧生命的拿着手槍去接近丁默邨,進行最後一次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