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呂不韋這個外臣的出現,讓他們這些外戚很難翻身。
如果呂不韋下去了,他們出頭的子就要來了。
雖然現在楚系已經有羋啓擔任內史,已是身居高位,但他們還是想獲得更多。
嬴政無法知道別人再想什麼,但是卻也可猜出一二。
如今他未曾加冕,名不正言不順,呂不韋下去,勢必會引起朝內動盪,開始爭權奪利,阻礙秦國統一的步伐。
如果他現在已經成年加冕,自無所顧忌。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便是,他現在手中還沒有多少可用之人,楚系,可以利用卻不能重用,更不能信任。
趙姬這時也不再喝罵,而是轉頭看向嬴政。
她知道愛子早有定計,雖然她不知道是什麼,但她支持愛子就對了。
許久之後,嬴政審視一週,終於靠口:“相邦乃先王託孤重臣,寡人相信此事相邦只是被牽連,並非主使者,然秦法有定,相邦失察,府內窩藏刺客,已然觸犯秦法連坐之罪,但念及先王故去不到兩年,寡人年幼,尚未親政,因此寡人決定文信侯呂不韋封邑由十萬户削為萬户,以儆效尤!”
“內史羋啓輔佐相邦,共理朝政。”嬴政説完,轉頭看向趙姬,“母后以為呢?”趙姬張了張紅,最後默然點頭,看向殿下百官,沉聲説道:“政兒的意思,就是本宮的決定”
“臣叩謝大王、太后隆恩!”呂不韋深呼一口氣,立即拜謝。
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當然,他的損失同樣極重。
先王所封文信侯,食邑十萬户,可以説是整個秦國最高爵位,最高賞賜,十萬户不是十萬人,很多郡城都未必有這麼多人口。
整個秦國在滅韓之前也不過五百餘萬人,而他的食邑就佔了接近十分之一,可見恩寵,可見位高權重。
同樣也證明昔嬴異人立下共分國土之諾言並非虛言。
但這,就是重臣。
分土之重臣。
而重臣會威脅王權。
因此呂不韋當時便明白了嬴政的意思,這才今提出讓嬴政收回爵位的話。
“眾卿以為呢?”嬴政看向百官,平靜問道。
“大王聖明!”姚賈做為被嬴政親自招攬的人才,自然是站在嬴政一邊的,立即躬身回道。
其他人面面相覷,雖然有些人沒能一下搞下去呂不韋有些不甘,但而今秦王與太后都已作出決定,他們也不好再反駁。
只能躬身同意。
“那麼就由相邦親自監刑如何?”嬴政轉頭看向殿下的呂不韋,平靜問道。
“臣領旨!”呂不韋別無選擇,深呼一口氣,大聲説道:“此等之人,臣必親自監督執刑。”而至此之後,除了一個逃離的刺客外,這件事便落下帷幕。
其他人見此雖然遺憾未能徹底將呂不韋從相邦之位拉下來,不過呂不韋如今明顯勢力、威望以及秦王的信任都大損。
雖然依舊是文信侯,但食邑卻從十萬户降低為一萬户,只是巔峯時期的十分之一,已經足以説明問題。
而且經此之後,必無法得到以往的信任,羋啓輔佐相邦共同理政,便是一個信號。
説明呂不韋相位堪憂,如果再出差錯,怕是誰都保不了他了。
而這一點,呂不韋也心知肚明。
他蓄養門客,本就是要效仿孟嘗君、平原君等人,提高自己的名望,甚至比他們養的更多,但也因此造成良莠不齊,很多人底子不乾淨。
這一次,自己門客中出了一個刺殺秦王的人,已經讓他明白自己的府邸該整頓了。
這段子,他成為相邦,又成為輔政大臣,讓府內很多門客都更加狂傲,在咸陽也生了不少的事端,只不過因為他是相邦,之前的內史也是他的人,所以都被他壓了下來。
但現在,內史換上了楚系的羋啓,自己又被門客牽連,差點削去爵位,罷免官職,他不能在犯錯。
可以想象,楚系以及自己得罪的人,從此刻開始,都會瞪大眼睛找自己的錯處。
現在哪怕一點小事,都可能被放大。
自己好不容易保住了相位,絕不能丟去。
第三百一十二章羅網。
“行刑之就在明天,你們以為該怎樣做?”一道陰冷地聲音從黑袍下傳來。
如果是普通殺手,羅網自是不會理會。
但是那是掩。
是羅網明面上的首領,是羅網的臉面。
如今羅網的首領被抓,即將被問罪行刑,那打的是羅網的臉。
此前他們不是沒想過救出掩。
但秘衞的官邸可不是那麼好入的。
防守嚴密,縱然是羅網也難以滲透。
畢竟秘衞的一個作用,便是監督羅網。
“大人,我以為掩大人要救。”其中一人出列,躬身説道:“只要能讓玄翦出手,定能救下掩大人。”
“救下之後,秦王的怒火呢?”黑衣人揹着雙手,冷冷問道。
“我們屆時可隨便找個人,頂替掩大人。”
“哼!”黑袍人冷哼一聲,“愚蠢,也許秦王現在正期待我們出手。”
“這本來只是掩的私人決定,如果我們營救,那就是將整個羅網牽扯進來,這與羅網的目標不符。”
“那……”
“掩死了,那就換一個。”
“可是掩劍現在在秦王手中。”有人低聲説道。
黑袍人驀然轉身,一道劍氣揚出,開口之人登時脖頸噴血,癱倒在地,再無聲息。
突然出手,嚇的所有羅網此刻單膝跪地。……“呂不韋門下門客竟然牽扯到刺殺秦王一事,秦王震怒,削去文信侯食邑九萬户,看來文信侯即將失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