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29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楊金花的馬太快了,又在黑暗中,敵將本不及做出反應,這段路上,連番剌死四十多名遼將,都是一槍斃命,衝到楊宗保面前,嬌笑道:“老爹!在這兒玩自殺呀?打撓打撓,快隨我殺出去!”楊宗保先是一喜,待看清她時,然大怒道:“胡鬧!你一個郡主,不在家做女紅,拋頭面的跑到這亂軍叢中做什麼?我和你娘年過半百,只有你一女,你若是有什麼閃失,叫我如何是好?”楊文廣、楊文舉和她是同父異母,俱是楊宗保的妾室周姨娘所生。

楊金花嬌笑:“走啦!要罵我回去再罵!咦——!敢偷襲?照打!”雪手一翻,三粒雨花石現在掌心,甩手飛出,韓邦德大叫一聲,臉上着石,翻身落馬,正好在楊安身邊,楊安見有麥子揀,抬手一槍,剌死韓邦德。

楊金花的馬衝過了楊宗保的親兵隊伍,楊宗保下令:“吹號角,集合楊家兵將,跟着你家郡主!哼——!和她娘年輕時一樣,就好趁能!這疆場是她這個大姑娘能來的?”沙呼傻乎乎的大叫:“美人休走……嗚!”低頭看時,三尺長的梅花槍尖,有一半透過他的甲,濃濃的血順着槍尖的血槽狂彪:“這不可能,沒有兵器能刺穿我的寶甲!”楊金花小嘴一披,雪腕一翻,把沙呼挑了,萬里捲雲姻撒歡兒駝着她亂跑。

楊宗保帶着楊家親兵跟在後面喊道:“小丫頭,方向錯了,別亂跑!”楊金花嬌笑:“遼將都是這樣的膿包嗎?似乎被我挑了四、五十個了,他們敗了!”楊家親兵一條聲的跟着大喊:“遼兵敗了,遼兵敗了!”遼兵大驚,疑惑間想找主將時,哪裏還有人在?不由心膽皆寒,一隊人馬找不到主將就算了,問題是殺人放火的數隊遼兵都找不到主將了,不由就信了。

宋兵到底人多,這時聽到有人喊“遼兵敗了”,求生慾望猛然高漲,奮勇死戰,人多力量大,漸漸打退了遼兵。

遼騎終於大敗,水似的退走,宋軍大部分是步卒,沒法追擊,白白的放過了痛打落水狗的機會,眼睜睜的看着遼軍敗走。

這一陣,從半夜殺到天明,楊金花連挑遼軍三十四員主將,副將、偏將、牙將七十多人,渤海行轅康壽帶着殘兵蒼惶逃命,一口氣跑回幽州,遼主大驚,急令南朝細打探,大宋到底派了哪位猛將,何路雄兵來馳援的瓦橋關?

楊宗保整頓殘兵,留下部將重修瓦橋關,加固關隘,慘淡班師,宋朝皇帝趙受益,立即派了參知政事王元,再許重幣歲貢,絲綢綾羅,又選了美女三千,奴顏婢膝的求遼主議和。

楊宗保帶着被打殘的楊家親兵並楊金花迴天波府後,立即把楊金花關了起來,沒收了萬里捲雲姻,再不敢給她亂跑,他不想再節外生枝,只等她十八歲時嫁去狄家。

宋遼大戰,兩敗俱傷,西夏十五歲的皇帝李諒祚大喜,與其母沒藏太后商議,踩大宋揚威,在五十萬項兵內,挑選騎五萬,以左天王野利剛稜指揮,西域“九曜惡星“為將,分九路侵宋,順黃河而下,宋兵拼死抵抗,層層阻擊,不惜消耗,以人命硬填,終於把西夏阻擋在延州一線。

趙受益期間連遣使者至興慶府,拜見夏帝,許以重金、美女,李諒祚年輕氣盛皆不受,認為宋朝無力抵抗,亡國在即,立即再添兵將五萬,由右天王野利遇乞統領,西域八大金剛為將,誓與宋兵決戰,兵鋒直指東京。

宋朝君臣如開了鍋般,大朝議不斷,然文多武少,面對西夏騎,文章毫無用處,金銀美女人家又不受,為今之計,只有出兵,別無他計。

然天下太平之時,大宋把武將勒得太死,境內縱還有人習武,也絕不是夏兵對手,只得還在慣戰的王公勳爵裏挑。

楊家只有楊宗保一個男丁,然瓦橋關一戰後,卧牀不起,高家世子只有九歲,鄭家世子三歲,呼延家倒是有世子呼延丕顯,但他是文官,不會將兵?其它開國武將,情況也是如此,不是世子太小,就是改武習文了,找來找去,只有狄青之子狄龍。

朝堂之上,呂夷簡出班道:“當年狄樞密大戰西夏,項人望之喪膽,今雖老病,有子狄龍,可以領兵,必能凱旋!”包丞出班道:“狄龍雖然驍勇,然年不過弱冠,還是範參事將軍為好!”范仲淹出班道:“臣領兵是治標不治本,阻擊敵軍倒是可以,此番西夏九曜惡星來勢兇猛,又有八金剛,兩天王,須得當陣誅殺幾個,造成實質的打擊,敵兵方才能退,否則徒耗兵將,空長賊威!”楊家老太君一頓龍頭杖:“除宗保外,可惜我楊家再無男丁,否則誅殺兩大天王,也絕不是難事!”御史中丞孔道輔狐疑出班:“老太君!現在國家危難,您可不要糊,前次瓦橋關夜戰,以保南王的實力,決不可能反敗為勝,一戰挑了遼國三十四員正將,致使遼國五虎天王將五去其四,三十三追風旗只存其三,敗退後亡魂喪膽,方才能議和成功,今次只要把上次你楊家衝陣的男兒請出來,拜為元帥,再從軍中挑選兵,延州會戰方才能勝!”佘老太君道:“我指天為誓,除宗保外,我楊家再無成年男丁,楊家如今只有文廣、文舉兩個男丁,年方七歲,如何能夠出徵,太子常至天波府,還請太子做個人證!”趙宗實道:“天波府果無成年男丁!”忽然有樞密院的官員急走上殿,伏地道:“延州府戰事更加吃緊,還請陛下早做定議,速發雄兵!”宋仁宗嘆了一口氣,瓦橋關的事,太子都和他説了,楊家一個女娃兒,如何忍心使其拋頭面,大宋果真無人了嗎?叫一個五體不全的婦人征戰強敵?

狄青老病,四肢不停發抖,上不得戰陣,如今之計,只得死馬當活馬醫,叫那個小狄龍掛帥出征了,當下開口:“封大太保狄龍為平西元帥,賜半副鑾駕,為朕出征!”狄龍剛平了四川的叛亂,昨.正好回朝,正是志得意滿之時,聞龍言大喜,出班跪拜:“謝主龍恩……!”包丞卻道:“且慢!”仁宗皇帝道:“包卿還有何話要講?”包丞把眼看向佘老太君,對仁宗皇帝道:“狄龍雖勇,但決不如楊家將,此去臣心甚是不安,楊家雖無男兒,可着八姐楊延琪、九妹楊延瑛走一遭!”楊家隱瞞男丁的事,是有前科的,當年若不是雙天官寇準背靴,跟着送飯的柴郡主,就叫楊延昭矇混過關去了。

狄龍怒道:“包伯父此言差矣,自古英雄出少年,楊家的兩位姑姑,都是年過五旬之人,可能連馬也騎不了,如何能上陣殺敵!”包龍圖微笑:“虧下官還替你保媒,竟然對我吹鬍子瞪眼?既如此,小校場比武,若是七天內,大太保無人能敵,自掛帥西征!”孔道輔急道:“哎呀!我的包大人呀!延州府危在旦夕,您還有空叫大太保比武爭印,好歹個將官過去,擊退西夏才好!”包丞把怪眼一瞪:“我大宋無有失德,沒那麼快亡國,隨便個將官過去,西夏擊退不了,徒增賊勢,邊關現有韓琦、尹洙兩個,攻自無力,守卻有餘,且樞密院調兵備糧也要時,七時間剛好,帥印也定下來了,樞密院也準備好了,那時正好出兵,小狄龍!你可敢比武奪印?”狄龍氣乎乎的道:“行!我看哪個能從我手上奪走帥印!”包丞道:“好!請陛下傳旨,明.小校場比武奪帥印,我自為主考,請平南王做證!”七旬的平南老王爺笑道:“好——!”仁宗皇帝無法,只得傳旨,着小校場比武奪印,一邊樞密院自去準備兵馬糧草。

朝臣散去,狄龍在偏殿內,喝着茶水等那半副的恩賜鸞駕,太子趙宗實陪在邊上,笑眯眯的看着他。

狄龍忽然心裏一動,問趙宗實道:“太子!你常出入天波府,可知我那未過門的子長相如何?”趙宗實壞笑:“君子重德不重,狄太保怎麼和凡夫俗子一般?”狄龍狐疑:“就是不漂亮嘍!”趙宗實笑:“我可沒説!你若是不想要,沒過門之前退還來得及,狄太后是你的di.親姑,若是旁人去説,或許不準,你去説了,她自然是準的!”執殿的將軍忽然接口:“狄太保!你才從四川回來,還不知道瓦橋關的事,你去街上打聽打聽,都傳遍了,説是瓦橋關救楊元帥的,就是你未過門的子!”狄龍聞言,心裏不喜,怎麼楊家的婦人都沒家教嗎?沒過夫門怎好拋頭面?有失婦德,微怒的放下茶盅,“光當”一聲響:“有人看到她長相如何?”執殿將軍立即來了興致,唾沫橫飛:“茶樓裏有説書的,説那楊金花身高一丈,圍八尺,面如鍋底,眼如銅鈴,一張大嘴生着兩獠牙,手如蒲扇,遍體的黃,使一口合扇板門刀,重七十二斤……!”狄龍是大驚失,趙宗實是目瞪口呆!

第三章擂台比武狄龍好不容易合上嘴,驚恐的問趙宗實:“是這樣嗎?”趙宗實好笑:“古有無鹽,輔佐齊宣王成就霸業,也有玉環,敗壞了大唐的江山,大太保對於美醜,真的不必太過在意!”狄龍恨恨道:“我平西王府又不必靠着他保南王府過活,若是如此醜陋,娶來何用?”忽然有太監過來,説是半副鑾架備好了。

趙宗實站起身來,微笑:“既如此,我也回府了,平西王雖榮光,只是上靠狄太后,只是平西王狄青這一代一人,升遷太快,比不得楊家累世將帥,基深厚,當年楊家七狼八虎,為大宋馬革裹屍,朝野俱知,天下皆服,軍中威望無兩,不説別人,就是渾天候一個女之輩,其威望武功,也能和平西王比肩,提醒大太保,雖有半副鑾架,但路過天波府時,還是要下馬的,切記切記!”狄龍聞言心中頗為不服,又想到執殿將軍説到的楊金花,頓骨怵然,悶悶不已,跟着趙宗實出殿,昏昏然上馬,不知不覺走到了天波府的大街路口前。

有侍者提醒:“大太保!下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