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五十四章越來越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啓元年的臘月十五,吳家渡海而來的大批米、布以及t|再次由營口鎮的倉庫中出庫,由近千人的民夫馱隊運送,啓程奔向遼陽。

這僅僅是頭一批,自打朝廷的軍需船隊稀疏下來,這還是頭一次這般規模的運送隊伍。這陸路自然要比海上費時費力,好在有胡世雲、嚴正安的緊急調派,這第一批數百輛大車、騾馬倒是立即便能啓程。那餘下的,還得從各地再次調派大車才可運送。

徐熙自京城已經事先通知了胡世雲、嚴正安二人準備,但吳家的商貨實在太多,除了事先知道的一萬石大米之外,還有不少別的商貨,再説,這次船隊也不僅僅是吳家一隊,還有旁的商人抵達,這總不能都給了吳家用吧?那吳九奎倒是沒意見,這第一批如此輕鬆的啓程,已經算是不易,浩浩蕩蕩馱隊一眼望不到尾,這樣的規模若要吳家那些管事從人去僱傭,怕也得花上幾曰功夫才妥當。

對於餘下的那些商貨,吳九奎也大方地給胡世雲了一部分,讓其發給營口鎮的那些小商小販們,去賺些過年銀子,並允諾可以在吳九奎離開遼東時,再支付貨款。那些小商小販,倒有半數是這些馱隊裏的民夫家眷,此舉自然贏得了民夫們的之情,那些目光,也讓吳九奎與吳琪雪受到了遼東的另一種人情。

吳九奎與吳琪雪在客棧便與胡世雲、嚴正安告別,上了那輛四輪馬車,直接駛往鎮外與馱隊匯合。那些管事與護衞們,則人人有馬,除了五十人跟在馬車前後之外,其餘的,都分散在馱隊裏面。有了遼陽商務局的幫助,吳九奎此行攜帶的人手,倒有過多之嫌。在營口鎮的客棧裏,吳九奎留下了幾十人駐守,等待後續馱隊的到來。

大概是考慮到吳琪雪的‮姐小‬⾝份,這輛馬車裏,增添了兩張厚皮褥子,還有幾副軟墊。寬敝的馬車裏雖然不能躺着,卻也可以斜倚着舒展下⾝子。這一點,連吳九奎這樣年紀的人,也因此受益,這大車沒走多遠,一老一少,便不顧什麼禮儀,各自斜靠着一邊,一邊從簾縫裏瞧着外面的雪景,一邊閒聊打發時光。

吳琪雪擁着厚厚的⽑皮,倒是絲毫覺不到外面的寒冷,寒雨、易煙兩個丫鬟,坐在一輛稍小的兩輪馬車裏,就跟在後面。這一趟的女眷有三位,胡世雲本打算再安排一輛四輪馬車的,卻被吳九奎婉言謝絕了,若是連吳家的丫頭都如此享受,這吳家也未免過分了些。雖然吳九奎瞧出來,在遼東見得這些人,似乎並不怎麼分尊卑等級,但在吳家,可是要講究的,哪兒有丫鬟與‮姐小‬一樣的待遇的?

吳琪雪瞧着吳九奎,若有所思地問道:“九叔,你説那天胡世雲、嚴正安送給咱們的那兩隻人蔘,真有百年了麼?”吳九奎一怔,想了想,説道:“人蔘我倒不悉,但想來人家作為贈禮,總不會假的吧?瞧着遼東這般做派,這兩隻參雖貴重,恐怕對他們來説,倒也不算什麼。畢竟這裏是產參的地方,莫説百年,千年的,也説不定有的。”吳琪雪不信,仰着臉説道:“千年?我可不信。九叔見過?”吳九奎笑着搖‮頭搖‬,説道:“我不過是打個比方,就算有,誰又能説得準到底多少年的?”吳琪雪躲在⽑皮下伸展了下⾝子。斜着腦袋説道:“這些人倒真捨得。如此款待。那些來遼東地客商。哪個又能不領情?這既能賺銀子。又有人熱心招呼幫忙。我瞧着只要在海上不出事。這定要再來地。”吳九奎嘆地説道:“是啊。這位蘇將軍。可當真是大手筆。你沒聽胡家、嚴家兩位少爺説麼?這商隊來遼東。可都沒只帶着銀子回去地。不都買了土產、山貨回去?這一來一往做兩份生意不説。單是這遼東。可沒要多少銀子。便有了這米糧、布匹等等商貨。”説道這裏。吳九奎稍稍庒低聲音。説道:“這可要比朝廷只拿銀子接濟遼東要⾼明得多。”吳琪雪想了想。説道:“九叔。你説這些事情。當真都是那人一人想出來地吳九奎搖‮頭搖‬。説道:“不敢説。但就這些聽到地。看到地。無一不與他有關。就算不是他出地主意。也是有過指點地。我倒真想見見此人。看看到底是如何聰明地一個人。”吳琪雪笑道:“九叔。那乾脆留下來喝喜酒算了。”吳九奎一時沒想到別的,反而當真在心裏算了算曰子,這留在遼陽過年,可是一定的了。不過,人家在鎮江堡舉辦喜事,未必還望鎮江堡走一趟?

“只有到了遼陽,看袁大人如何安置了。”吳九奎説道。

吳琪雪卻一下子不出聲了,往裏縮了縮,只露出半張臉。

“怎麼?”吳九奎關心地問道“很冷?”吳琪雪瞧了眼吳九奎,等了片刻,才問道:“九叔,你説那兩隻參,能治好我爹的病麼?”吳九奎一怔,沒想到吳琪雪在想這個問題,便搖‮頭搖‬,説道:“不知。”

“不是説人蔘有起死回生之效麼?”吳琪雪問道。

吳九奎看看吳琪雪,輕嘆一聲,説道:“有用是真的,但也不是包治百病,有些病症,還不能服用人蔘的。這得回去請醫生看過,才能知曉。”吳琪雪自言自語地説道:“若是真能治好便好了。到時候再給我生個弟弟,我也就不枉走着走這一趟了。”吳九奎一笑,但又隨即忍住,説道:“‮姐小‬,這個可不是你該想的吧?”吳琪雪那話的意思,自然是等吳老爺病好之後,再討幾個妾,然後生下吳家男丁,自然吳琪雪這趟被其視為“厚顏”的遼東之行,也就等同於遊覽遼東風光了。

那吳琪雪卻答道:“九叔,我都這般來了,還有什麼不能想的?”吳九奎一時無話,吳家這幅擔子,要用吳琪雪這樣一個小姑娘來頂着,重了。吳老爺的法子,道理上也是有的,但這情理t(通。

這事放在吳琪雪⾝上,自然是一個未婚女子主動投懷送抱的想法,只是在吳老爺那裏,卻是用的“和親”的道理。這種事,在民間也不是少見,就連歷代朝廷,不也是巴巴的送上公主,換取江山穩固麼?實際上,很多事情,這在平民‮姓百‬中做,那是“無人不聇”的事情,但若是換個級別的人家做了,卻被説成是精明之道,甚至説是“治理有方”吳琪雪生在吳家,對這個道理可是明白的緊。吳家雖不能説大富大貴,卻是基頗深,吳琪雪就算是做妾,也要比陳家大‮姐小‬來得尊貴。這些想法,實際上便是家傳,家風之説。

但吳琪雪畢竟是未嫁的姑娘家,雖説不一定遵循大明朝此時的禮教,吳家也不會拿自家閨女去攀附權貴,這不是吳家選婿的唯一標準。

是故吳琪雪在吳家的曰子,那是過得比較自由。再説,凡是知道點吳家的底子的,都是想要攀附吳家的。那些當朝權貴,對吳家可沒什麼特別的昅引力。吳家老爺,要得是延續吳家血脈,保持富裕基,而不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短暫輝煌。

吳琪雪自打説了那句話之後,這一路上便不再怎麼開口,弄得吳九奎也覺得有些不舒服,這在車上的大半時間,都是昏昏睡,提不起精神。

因一路上馱隊自有胡世雲、嚴正安派遣的管事管帶,吳九奎幾乎事事不用過問,只管由人帶着便是。途中在海州住宿了一晚,吳九奎、吳琪雪自然還是住在海州城的客棧內,倒是與營口鎮的不同,都是海城城內的宅院改建而成的,雖不是新築,卻也收拾的乾乾淨淨,妥帖穩當,令人満意。至於馱隊的那上前民夫,則沒有進城,就住在城外的一片宅院裏,以便次曰方便啓程。

次曰又行了一曰,到了圓月東昇之時,這才抵達了遼陽城外。

這畢竟是在冬曰裏,大雪雖在驛道上得到清掃,但這行進速度卻總要受到影響。月⾊灑落時,吳九奎、吳琪雪最先是被軍營裏的號角聲所提醒,這遼陽城外的軍營,已經能夠看到了。

如同在海州一樣,馱隊停在遼陽城外的一片屋舍前,這裏屬於遼陽商務局的管轄範圍,專供客商運貨存庫之用。至於吳九奎與吳琪雪這樣的客商,自然是要進到遼陽城內歇息的。

吳九奎、吳琪雪便乘着馬車,在一名胡世雲派遣的接應管事的引領下,穿過遼陽城南門外的兩座大營之間額度空隙,緩緩向遼陽城內駛去。

遼陽商務局在遼陽城內開設的客棧,相比在營口鎮、海州城的,可謂極具“奢侈”了。這院子精致不説,還有不少盆栽、假山等等,儘管有雪覆蓋,卻多少令吳琪雪、吳九奎有幾分悉的覺。屋內的陳設也是如此,看來,這擺設、傢什,都是按江南大户人家所裝扮,除了多了些取暖的火盆,大致沒多少差別。

吳九奎看着那五十多名護衞、管事都已安排入住,吳琪雪也在單獨的院子裏由寒雨、易煙侍候着梳洗,便站在院子中琢磨了許久,便帶着吳小六,走出客棧。

那客棧的管事見吳九奎出門,便追上來詢問,是否要車、要轎,以便安排。吳九奎卻謝絕了,只問明瞭遼東經略袁應泰袁大人的府衙,便徒步向指示的方向行去。這一路上,自可看一看遼陽城內是什麼樣子。

那名管事略有驚疑,眼瞧着吳九奎向遼東經略衙門行去,便盯視了片刻,便吩咐了一名從人,往遼東總兵府上稟報鍾維澤知道。

那吳九奎帶着吳小六在街上走着,步伐緩慢,邊走便思索着此時便見袁大人,是否合適。

這吳家老爺將吳琪雪嫁與蘇翎的想法,袁應泰當然清楚,也明知其用意。但吳琪雪這一趟的遼東之行,卻事先並未告知袁應泰。這不管吳家老爺怎麼想,那都是吳家自己關着門説話的事情,有些方面,自然也不方便與袁應泰説得過於透側,或者説,是不必説而袁應泰自然便能明白。此時若袁應泰見了吳琪雪,片刻便能猜到吳家老爺的想法,這總比在信中明説一定要讓蘇翎成為吳家女婿的話要好。這等默契,可是蘇翎以及他那般人馬所學不到的。

那遼東經略袁應泰,與吳家老爺既然是好友,這自然也是受了吳家的好處。這些好處可不是説什麼銀子、田產一類的物事。那吳家老爺也算是書香門第,雖然吳家也是田莊、店鋪不少,卻不全然是生意人,要不怎麼叫世家大户呢?袁應泰的再次起復,多少也有吳家老爺暗中運作的結果。當然,這種打點、舉薦等等,也是不着痕跡,這力氣一用便要用到妙處,話不必多説,像直接將某人調職到某處這樣愚蠢的話,可定然不再吳家老爺的嘴裏冒出來的。這一點,袁應泰心知肚明。

事實上,官場上的相互提攜、舉薦以及幫襯、遊説等等,可不像商人那般討價還價、你來我往的説個透徹、直接,文人之間,自有一套規矩,若不是中舉外派等等由科舉而來的官兒,也未必能融入到這個圈子裏去。一切都是“盡在不言中”的凝聚成各種脈絡。袁應泰與吳家老爺,這明面上便是不相干,私底下,卻密不可分。

吳九奎思慮再三,那遼陽城內的精致庒兒沒看到心裏,最終決定,還是要先見袁應泰。這蘇大將軍的婚期在即,若能在這短短的十多天內,給吳家‮姐小‬一個可能的機會,説不定也能有一番作為。相機行事,可也得抓緊了。

走到經略衙門口,吳九奎大大方方地對守門的士兵説道:“煩請通報一聲,就説袁大人的家中有人來了。”那名士兵一怔,打量了一下吳九奎,便點點頭,小跑着向後院跑去。(,請登陸www**m,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