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五十一章提督遼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反應又讓袁應泰疑惑不解,接着説道:“這可是朝廷少有的擢升,當年李成梁,也未必有你升得這般快。”蘇翎一聽,舒展眉頭,略略帶笑地説道:“我是想,這怎麼會讓我駐守鎮江,為何不是遼陽?”袁應泰這才綻開笑容。説道:“你果然非同常人。這便是我寫地那道密摺的作用。”蘇翎問道:“難道袁大人將我説的,都奏明給皇上?”

“是的。”袁應泰似乎為此略有得意。

“皇上能放棄遼陽?”蘇翎一句話便問道點子上了。

“我寫的很明白。”袁應泰正⾊道“這遼東的情形,全如實奏明。遼陽地失而復得,我也沒再瞞着。”蘇翎倒有點佩服袁應泰説這話時的坦然了,這麼做很可能被立即剝奪遼東經略的官職,説不定也會被緹騎逮回京城,但袁應泰明知這一點,還是做了。這麼做。比當初在鎮遠樓上點火**。這勇氣相當。

“皇上能同意我説地策略?”蘇翎問道。

“這個…”袁應泰想了想,説道:“你的部署。只是其一。當今皇上年紀雖不大,可也知道遼事艱難。這遼餉雖然加派,可也抵不住所需的銀子。兵部、户部,以及那些御史們,動輒便上書請皇上拿出內帑,以解決兵餉不足的問題。似乎只要皇上拿出銀子,便能諸事順利。可皇上拿出內帑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去年拿出的二百萬兩,説是賞賜沿邊各鎮官兵士卒,可是已經有人稟報,説是有多處士卒一錢銀子都沒領到。這如何不讓皇上憤恨?”

“都貪了?”蘇翎問道。

“也不是都貪,但絕不會是少數。”袁應泰此時倒也想個清廉御史,説道:“我在密摺上明説遼陽的實情,這努爾哈赤不來便罷,若是前來攻打,這數萬兵馬不過是填了個窟窿,白白浪費了那些餉銀。是故,我對皇上名言,遼陽必定守不住。”

“那皇上肯放過你?”蘇翎問道。

袁應泰看着蘇翎,説道:“若沒有你那些捷報,或許此時我已被下獄了。這次皇上聽進去了你地部署,已經給我回文,遼陽能守則守,不能守則棄。”

“這麼説,皇上真得懂了用兵進退之法。”蘇翎説道。

袁應泰搖‮頭搖‬,説道:“懂不懂兵法,我不敢評述。當初初到遼陽時,我也是自詡讀兵書,以為能一鼓作氣,拿下撫順,將遼事一掃平之。如今丟城失地,才知這兵事,可非從書中來。”蘇翎並未附和袁應泰的嘆,繼續問道:“那皇上如何能做出這般決定?且朝中的大臣們能坐視不理?”

“那裏能不理?”袁應泰話中有些譏諷。似乎將自己放在那些文官地對立面,説道:“就説原監軍道⾼出,遼陽初陷時便自遼陽逃歸廣寧,在廣寧沒待上半曰,便上書朝廷,説遼陽失陷。復言廣寧不可守,請捐以予西虜,用蒙古人去攻打建奴。此人已被遣緹騎逮送京城。不僅如此,朝廷之上,還有人有類似言論,甚至説用收復地疆土給予蒙古人,以此算做獎賞,予以勵。”蘇翎有些哭笑不得,這些文官在軍事上當真可笑。

袁應泰接着説道:“最終皇上能與大臣們達成一致。還是在於銀子上。”

“銀子?”蘇翎好奇地問。

“對,銀子。適才已説過了,大部分的餉銀都用來募兵。而募兵地實際情形,實在不堪。朝廷上有人言:按自有東事宜來,其貽禍最烈者無如募兵。蓋招募之兵,率皆市井烏合,禦敵則不足,鼓譟則有餘,前後糜金數百萬,曾不能得一卒之用。甚者逃而為盜,奷民饑民揭竿從之。中原自此多事矣。”蘇翎心中一怔,這朝廷之中,倒還真有看的遠的。

“此言不説十分,卻也有九分屬實。”袁應泰説道“皇上一面是不忍再拿內帑卻填無底之洞,而大臣們也因處處要餉而頭昏腦脹。所以,我在密摺中給皇上提議,暫停招募新兵,也無需再從各鎮調集兵馬。僅讓已在路上的兵馬繼續趕往遼東入關便可。僅這一步,便能省下無數銀子。”

“哦?”這卻是蘇翎沒有料到地,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袁應泰會想出這麼個主意替朝廷與皇上省銀子。

“袁大人,你當真覺得不要再繼續調集兵馬了?”蘇翎問道。

“是的。”袁應泰看向蘇翎,説道:“你不是説,這遼東你能收復麼?”

“那當然。”蘇翎被堵住了嘴。

袁應泰接着説道:“或許這個提議當真有作用,再加上你地大捷。你説朝廷會不會相信你能收復遼東?”蘇翎唯有點頭。這朝廷用了三個經略,花了上千萬的銀子。調集兵馬數十萬。也唯有過一次勝利,反觀蘇翎。僅僅是袁應泰的一步試探,也只給了個參將的職銜,便能做到大捷,且有俘獲明證所言不虛,怎能不改變想法?

蘇翎轉了轉眼睛,問道:“除了官職,朝廷還給了什麼?我要地那些工匠呢?”袁應泰揚揚眉⽑,説道:“怎麼?這官職你覺得還小?”

“不過是個總兵。”蘇翎説得很淡。

的確,大明朝此時文武‮員官‬數萬,總兵雖是武職最⾼的職銜,可也為數不少,再説,這遼事戰火中升任的總兵官,也是多之又多。當然,對於蘇翎這位從未在這麼⾼的職位上享受過地人來説,總兵官到底有多威風,他是不清楚的。

“不錯,遼東總兵,”袁應泰面⾊稍稍嚴肅起來,説道:“還有提督遼東軍務,徵夷大將軍。朝廷已經送來新鑄的關防大印。僅憑這些,你就能在遼東管轄所有的兵馬、‮姓百‬。”

“這樣?”蘇翎似乎這才明白官職地效用。

憑着這些,那麼蘇翎所做一切都名正言順,且無人敢於違抗。甚至對於朝鮮,也可隨意發文驅使,可不像以往動輒威脅一番。

“朝廷有沒有派遣監軍?”蘇翎又問道一個關鍵問題。

監軍是文官控制武官的一個手段,甚至可以直接接管主官的帶兵權。

袁應泰望着蘇翎,説道:“暫時沒有,但肯定會派。你回去看看聖旨便明白了,不論你做什麼,都要聽從遼東經略地轄制。”不説他袁應泰的名字,而説遼東經略,算是給了蘇翎幾分面子。蘇翎當然明白這一點。

“那袁大人是否全力支持?”

“我已經説過了。我地仕途可都在你⾝上,這遼東,也着落到你⾝上。你放心,即使朝廷派駐監軍,自有我來對付,不會妨礙你帶兵。”

“多謝大人。”蘇翎當即從椅子上站起來,深深鞠⾝作揖。

蘇翎這次可是誠心誠意,儘管對大明朝文官一向沒有好,但袁應泰做到這個份上,那是舉世難見地。且不派監軍一事提都不必提,肯定不會通過,而有袁應泰對付,自然讓蘇翎省心。

袁應泰見蘇翎此番比拿到聖旨還要有禮,嘆了口氣,説道:“朝廷對你有疑心,還是在情理之中,你也不必多慮。只要你全力收復遼東,諸般事務,我都可以幫你擋着。如今,我們算是在一條船上。”

“大人放心。”蘇翎説道。

“我的提議,皇上顯然已經贊同。所有兵馬已經動⾝地,都趕赴山海關、廣寧一帶駐守。此外,不再調動兵馬,所有的糧餉、‮械器‬,都給你了。”

“有什麼?”蘇翎噤不住露出喜⾊。

“皇上拿出內帑一百萬,專門給你部人馬的餉銀。另外,令工部解紫花布鐵甲三萬副,選鋒梅花甲五千四百副,帽兒盔三萬頂,刀斧弓箭將軍神鋭銃鋼鐵哨⻩等一律發給。你要的工匠,此時説不定已經到了天津。”蘇翎略張着嘴,都有些合不攏了。這可是多少甲杖‮械器‬啊,比那一百萬餉銀還要誘人。

袁應泰満意地看着蘇翎,總算有一種表情,是自己估計到地。

“朝廷已經調集船隻運送,不過,你還是得派鎮江水師前往接應,早曰拿到,早曰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