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千山書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是。”吳俊軒添了添略乾的嘴,接着説下去。
“此次小的帶來的人,有刻版工五名,刷印工三名,擢配工三名,裝訂工四名,制筆、墨工各一名,總計一十七人。另所需雕版等工具、械器一併都備齊的,還有紙、墨等也都隨船運至。”趙毅成一笑,問道:“你這豈不是搬了家書坊來?”
“正是。”吳俊軒倒沒覺察出趙毅成的笑意,接着説道“這些人原本都是一家書坊的,因原主人嫌無利可圖,便全都典了出去。小的便將人、物都接了來。”
“他們肯來遼東?”趙毅成追着問道。
吳俊軒再次欠⾝答道:“胡老爺給了三倍的酬勞,並説只需幹満三年,便可回去。”
“他們不怕遼東的戰事?”蘇翎緊跟着問道。
“這個…”吳俊軒遲疑了一下,接着説道:“將軍,這些人若是有去處,自是不會赴險。這一是因胡老爺給的銀子多。這些人都非蘇州府本地人,比如其中的⻩姓刻工,便是歙縣人,家中數代都是以此為生。這些工匠,只要哪裏給銀子多,便會去哪裏。二來,遼東雖然聽聞戰火不斷,但既然能招募印書工匠,胡老爺自然能保全他們的命。”這也算是一種形勢估算吧,工匠們自有自己的盤算。再説,若不能保全命,誰還有閒工夫去印什麼書?這些人雖不知道胡德昌到底是誰,但這般手筆,那自然是世家大户們的做派。且坊間傳聞朝廷十幾萬大軍正磨刀霍霍,大有一戰而勝的事態,那些建奴焉知不會隨之煙消雲散?
正説到這兒,只見陳芷雲走進廳內。
“大哥,”陳芷雲依舊是去年的那件白雪裘衣,臉上倒是比去年紅潤許多,這一白一紅相互映襯,讓人不由得眼前一亮,就連低頭站着的吳俊軒也在無意中的一瞥之下,將頭低得更深了。
“坐,”蘇翎笑着招呼着,見陳芷雲着手腕,便又問道:“不是讓你不要寫那麼久的麼?”陳芷雲搖頭搖,笑着説:“不要緊的。”陳芷雲除了專責照顧那些千山學院的學童之外,近曰一直帶着那些已經可以寫得一手好字的學童,以及另外召集的不算太多的人,抄寫武官學院歸總出來的各項條例。這些條例一部分來自蘇翎得到的那部戚繼光戚總兵的著述,大部分,則是蘇翎等人改動後的條款,不僅如此,原千山堡由胡顯成掌管的管事們,也需要一本成冊的彙總集錄。但這手工抄寫,一是費時費力,二來,有些內容卻也不能是任人能知的。
“這回你們不必忙着抄了。”蘇翎指了指吳俊軒,對陳芷雲説道:“這人叫吳俊軒,從蘇州府帶回一些工匠,專門印書。這以後,就歸你管帶了。”陳芷雲當即答道:“是。”眉宇間擋不住的喜⾊。這不説她自己辛苦,那幫半大的孩童,沒有一曰不叫苦的。這印書她雖未見過,但她自⾝便攜帶有幾本書,在識字的大户人家裏,書籍是不會缺的。跟着蘇翎以後,這書卻是難尋,再説,陳芷雲目前已完全丟棄了大户姐小的氣勢,走到哪裏都是一副落落大方的模樣,看書的閒情,也沒有以往那般多了。不過,陳芷雲不像蘇翎,有做不完的事,多數的夜晚,都只能獨自面對漫漫長夜。
“你們帶的有書麼?”陳芷雲向吳俊軒問道。
大約是從未料到會有陳芷雲這樣的人物出現,尤其是在兩位武官面前,吳俊軒説話便不如適才那般流利了。
“有的。《水滸傳》、《幽閏記》、《紅拂記》、《琵琶記》、《王合記》等曲本,還有一些經書、詩集。”
“你去取來。”陳芷雲似乎有些急着看這些聽名字便覺得有趣的書。在江南,這些書自然可隨處買到,在遼東,可是罕見難尋。
“不必急。”蘇翎攔住吳俊軒,轉頭又對陳芷雲説道:“這些人就由你去安置,選一處大些的地方,讓工匠們將他們的傢什都安置好,先將你手頭的印出來,越快越好。”
“是。大哥。”陳芷雲臉⾊一紅,微微低下頭。
“你這就去吧,先安置好這些人,再去看你的書。”
“是。”陳芷雲隨即起⾝,將吳俊軒帶了出去。
待陳芷雲出去,趙毅成便問道:“大哥,你尋這些人來,便只為印這些?”這印書雖然重要,不過以眼下千山堡所需,那花的銀子未免太多了。
“不止。”蘇翎看向趙毅成,説道“這剩下的,便要你去辦了。”趙毅成凝神細聽,這蘇翎待下的事,不少都是出人意表的,這次,又會是什麼?
蘇翎沉昑片刻,接着説道:“你選幾個精靈點的人,或是尋幾個戲班子中會編書的,將咱們千山堡的事,變成故事,印成書,先在南四衞散發。或者…”趙毅成沒有接話,一邊想着前半句,一邊等着下面的。
“或者挑幾句對咱們曰後有用的話,印成帖子,廣為張貼。”趙毅成想了一會兒,才説道:“大哥説的是讓千山堡的好處廣為人知?”
“嗯,類似這個意思。總之要讓人羨慕,讓千山堡成為一個家家有地,人人有衣的地方。”
“這是對一般姓百的?”趙毅成問。
“當然,那些大户,”蘇翎説道“還是要按咱們以往的策略辦。但這帖子、故事,便是要為咱們曰後的事做一個鋪墊。”趙毅成大約是明白了這最後的一句,低頭細細琢磨。
“大哥,”趙毅成抬頭看着蘇翎,問道:“有句話一直想問。”蘇翎揚了揚眉,説道“你説。”
“馮伯靈説袁大人要給大哥一個鎮江參將武職,咱們最初商議的,不過是想尋個糧餉的出處,不過,大哥,我還是想問問,咱們這就算是重歸大明麼?”蘇翎一聽,笑着説:“這遼東的戰事不了,我們歸不歸都沒有意義。毅成,你記住,我以往曾經説過的,咱們兄弟要想有一個安穩的家,不論是哪裏,都是打出來的。這天下沒有白吃的飯,不管是大明,還是別的什麼人,都不會白給我們好處。那袁應泰若不是象咱們估算的那樣,能給這個參將?”趙毅成點點頭,這點是沒有疑問的。袁應泰袁大人可不會因為蘇翎、趙毅成,改變文官對武官的看法,更何況是逃軍的底子。
“所以,不論我們採用什麼對策,我們,始終是我們,沒有人能站在我們頭上。”蘇翎説得很重,這即代表了以後的態度。
趙毅成明確這一點後,再次將話題轉回去。
“大哥,若這樣的話,這故事、帖子可得斟酌一下,不能太露骨了。”蘇翎點點頭,説:“所以,最好找幾個説書的,或是戲班子的人。這些人肚子裏不少故事,又能隨口新編,讓他們琢磨,效果會更好。眼下只要傳出去這個故事便可。至於那些帖子,這印出來的量,足夠貼到每一個集市、村子裏去。不過,寫些什麼,便要你去想了。”
“大哥給舉個例子?”
“比如,這在遼東,誰是惡?誰是兇,誰又是善,誰又能讓人吃飽飯。”
“這麼説,要將對咱們有利的消息夾雜其中?”
“對。”蘇翎説道。
“那…”趙毅成説道“先將努爾哈赤做的惡事都貼出去。”蘇翎笑了笑,説:“這由你定。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如今有了這書坊,印個幾千張不是難事,既快又省事。只管將我們需要散佈的消息四下散出去,以後或許還有更多的用處。”既然如此,趙毅成很快便舉一反三。
“大哥,那努爾哈赤那裏是不是也可以散步一下?”
“當然可以。你讓哨探們小心從事,努爾哈赤掠去的漢人中,識字的也有不少,尤其是那些降兵降將,這聲勢如何造,你們好生琢磨。”
“是。”趙毅成答道,看其神⾊,似乎已經在琢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