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636章直擊要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哪個大國需要聯合國的維和部隊來幫助維持國內秩序?

要是連國內秩序都無法維持,還叫什麼大國?

如果印度由此被劃入戰亂地區,那就更加不用多説了。

可見,不管怎麼選,印度都不可能答應。

此外,這裏面還有一個更加關鍵的問題。

什麼問題?

巴軍包圍了阿姆利則,印度已經實質上失去了對阿姆利則的控制權,如果讓聯合國派維和部隊去阿姆利則,印度就很有可能徹底喪失這座城市的控制權,甚至讓阿姆利則成為印度的治外之邦。

什麼意思?

就是讓阿姆利則獲得實質上的‮立獨‬。

對印度來説,這才是致命的問題。

為啥?

印度叫“印度共和國”推行的是聯邦制,但是在政治體制上,印度更像是一個鬆散的邦聯國家。

其實,現代的印度,繼承的是英國殖民者的遺產。

在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之前,印度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而是數十個土邦,也就是小國家。

是英國殖民者把印度統一了起來,而且為了便於管理,讓印度成為了一個國家。

雖然印度早就擺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但是本質上的東西,本就沒有變。

比如,種姓制度在印度依然是大行其道。

當然,還包括傳統與文化。

在幾千年的歷史上,印度統一的時間極其短暫,哪怕是在強大的孔雀王朝時期,也只是統一了恆河與印度河流域。

説得更直接一點,印度在歷史上就沒有真正的統一過,更別説出現具有強大統治力的‮央中‬集權王朝。

回顧歷史,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獲得‮立獨‬的印度,算得上是最強大的印度了。

當然,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印度的權力體系並不牢固,‮央中‬‮府政‬對各地方邦的控制極為鬆散。

嚴格的説,印度的各個地方邦有很⾼的自治權。

讓阿姆利則‮裂分‬出去,有什麼後果?

哪怕那只是一座城市,而不是一個邦。

只要阿姆利則獲得了實質上的‮立獨‬,不再聽從‮央中‬‮府政‬的調遣,那麼維繫印度統一的基礎就將瓦解。

要不了多久,就會有更多的邦尋求‮立獨‬,至少會為尋求‮立獨‬展開更有力的抗爭。

這是印度當局能夠接受的結果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那麼,就必須阻止聯合國向阿姆利則派遣維和部隊。

只是,怎麼阻止?

拿到聯合國安理會去説事,肯定得給出明確的,至少是説得過去的理由。

當然,巴基斯坦當局給出了一個十分充分的理由。

與印度的衝突還沒有結束,而且印度當局至今沒有就是否進行停戰談判給出説法,因此巴基斯坦不會派兵佔領阿姆利則,不過也不會單方面結束在印度的軍事行動,自然無力為阿姆利則的難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言外之意,巴基斯坦沒有那個能力。

印度能提出什麼理由?

或者説,能以什麼理由反駁巴基斯坦提出的説辭?

關鍵是,巴基斯坦確實沒有派兵佔領阿姆利則,而且戰還在進行,印度也沒有提出要進行停戰談判。

在法理上,阿姆利則仍然由印度控制。

雖然之前在阿姆利則的印軍已經全部繳械投降,但是阿姆利則的市‮府政‬,依然是印度的官方機構。

也就是説,需要為阿姆利則負責的其實是印度當局。

那麼,為阿姆利則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為啥?

哪怕巴基斯坦當局做出保證,也最多隻是給運送人道主義物資的車隊放行,絕不會讓印軍前往阿姆利則。

當然,印軍也不會冒險前往阿姆利則。

那麼,‮全安‬怎麼保證?

不是説來自巴軍的威脅,而是在把人道主義物資送到阿姆利則之後,如何才能保證分發到難民手上?

要知道,阿姆利則早就失控了。

如果‮全安‬沒有保證,那麼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就是一句空談。

此外,印度也有多少能夠用來援助阿姆利則的物資。

那該怎麼辦?

以當時的局面,唯一可行的辦法,其實就是跟巴基斯坦進行停戰談判。

不是之前的磋商,而是正式談判,並且通過談判來結束這場已經持續了近3個月的大規模軍事衝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