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突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太輕了。
在經過了伊拉克內戰之後,沙特陸軍已經清楚的認識到,步兵戰車的主要價值其實是在城市裏面。
為了應對城市戰的需求,沙特需要的是一種重型步兵戰車。
vn-17算嗎?
超過30噸的戰鬥全重,使其勉強算得上的重型步兵戰車,只是跟沙特陸軍提出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當然,華夏的軍火企業已經據沙特陸軍的需求改進vn-17。
嚴格説來,vn-17仍然是傳統意義上的步兵戰車。
怎麼説?
就是配合主戰坦克作戰,以野戰為主,其城市戰能力算不上強大,也就只是勉強能夠應付。
戰鬥打響之後,首先發威的就是vn-17。
為啥?
vn-17配備了程達到10千米的反坦克導彈!
其實,這也是應沙特陸軍需求加裝的,而標配版的vn-17配備的反坦克導彈的程只有6千米。
為了把反坦克導彈的威力發揮出來,vn-17配備了最新式的紅外成像儀。
比“哈立德2”的還要好!
在戰鬥中,往往是落在後面的vn-17首先發現目標,並且通過數據鏈,把目標的方位信息發給前方的主戰坦克。
當然,vn-17能用反坦克導彈搶先開火。
憑藉程足夠遠的反坦克導彈,還有先進的觀瞄設備,vn-17往往能夠拉在坦克後方1000米之外。
隨着vn-17開火,“哈立德2”也投入了戰鬥。
這個時候,“阿瓊2”還在2000多米之外呢。
顯然,在這個距離上,“阿瓊2”本打不中“哈立德2”更別説在大約4000米之外的步兵戰車了。
可見,這並不是一場公平的戰鬥。
後來,很多做了俘虜的印軍坦克手並不服氣。
為啥?
直到戰鬥結束,也沒有幾輛“阿瓊2”獲得開火的機會。
雖然一些“阿瓊2”立即開火還擊,但是受到觀瞄系統的限制,更受到坦克炮能的限制,全是在浪費炮彈。
打了不到10分鐘,印軍坦克手的士氣就歸零了。
這個時候,印軍指揮官也反應了過來。
跟“哈立德2”打對攻戰,“阿瓊2”確實差遠了。
雖然印軍指揮官在第一時間下達了撤退的命令,但是已經殺出去的坦克本撤不了。
為啥?
“阿瓊2”的機動能太過糟糕!
雖然依靠舶來的傳動器與懸掛裝置,“阿瓊2”能夠在閲兵式上做一些特技表演,比如零半徑原地轉向,但是大巨的車重,發動機過低的輸出功率,使其在戰場上,很難有正常的發揮。
到了夏季,那就更加如此了。
用印軍坦克兵的話來説,得像大爺一般把“阿瓊2”供着,不然保不準什麼時候就會掉鏈子。
正是如此,“阿瓊2”才一直被稱為是閲兵場上的坦克。
打不過也就算了,現在連撤退都辦不到。
從vn-17率先開火算起,到最後一輛試圖通過倒車退下去的“阿瓊2”被摧毀,這場由100多輛坦克參與的裝甲戰,前後也就只進行了不到1個小時,而且最後40分鐘幾乎都是在追殲逃竄的印度坦克。
此後,巴軍費了很大的力氣,把3輛較為完好的“阿瓊2”拖了回去。
幹嘛?
其中一輛被送往巴基斯坦的國立博物館,做為戰利品對外展示,一輛被移給了巴基斯坦陸軍的測試部隊,另外一輛則不知所蹤。
據後來披露的資料,那輛“阿瓊2”被巴軍贈送給了華夏。
其實,當時還有好幾輛“阿瓊2”比較完好。
在戰鬥中,很多印度坦克兵直接拋棄了坦克。
只是,巴軍並沒有把這些坦克全都拖走,而是在清掃清掃戰場的時候炸掉了。
為啥?
太過笨重,運輸是個大⿇煩。
再説了,把“阿瓊2”拖回去,也就只是搞研究。
如果只是為了研究,有幾輛就足夠了。
當成廢鋼鐵回爐?
顯然,回收的廢鋼鐵未必能補上運輸費用。
按照巴軍給出的評價,“阿瓊2”是大而無當的最佳代表,其能,在很多方面連“哈立德”都比不上。
當然,有這個認識的不止是巴基斯坦陸軍。
印度陸軍也早就認識到了,只是沒有更好的選擇,而且“阿瓊2”還一再被當成印度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