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615章談不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查謨確實是一塊硬骨頭,巴軍強攻了3天,不但沒有取得多少進展,反而遭受了較為慘重的損失。

雖然巴軍沒有承認,但是在查謨的城市戰期間,至少損失了三十輛“哈立德2”因為城市的環境太過複雜,所以很多在前線被摧毀的坦克都被直接拋棄了,只有少數搶了回來。

其實,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巴軍存在的問題。

什麼問題?

缺乏攻堅能力。

在斯利那加,巴軍本沒有打城市戰,在完成了包圍,並且發動進攻之後,印軍就繳械投降了。

在拉合爾更是如此,大部分戰鬥在城區外進行。

城市戰期間,巴軍是在拉合爾古城防守,進攻的是印軍。

顯然,到了查謨,巴軍才第一次以進攻者的⾝份打城市戰,也第一次體會到了城市戰的難處。

不可否認,巴軍的前線將士打得很英勇。

問題是,如果沒有合適的武器,沒是適當的戰術,英勇除了帶來‮大巨‬的傷亡,不會有別的結果。

當然,某些時候還會導致士氣遭受重創。

打城市戰,最需要的是什麼?

兵器,還是戰術?

顯然,都錯了。

進攻一座敵人堅固設防的城市,最需要的是時間。

在戰術上,進攻城市的最佳選擇其實是圍而不攻,儘可能的通過包圍來打垮守軍的士氣與鬥志。

強攻,其實是下下之策。

只是,在很多時候,進攻方並沒有時間上的優勢。

為啥?

圍困確實能夠達到打擊敵人的目的,但是在準備充分的敵人面前,需要長期圍困才能達到目的。

現代戰爭,有可能長期圍困嗎?

或者説,有可能像古代那樣,一圍就是好幾年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現代戰爭,打的都是速戰速決,別説是政治家,即便是將領,也沒有哪個像在敵人的城外駐紮好幾年。

那麼,剩下的也就只有強攻了。

查謨的印軍沒有投降的意思,因此巴軍唯一的選擇就是發起強攻,爭取以最短的時間拿下這座至關重要的城市。

其實,就在這3天裏面,巴軍掃蕩了除查謨之外的其他印控克什米爾地區。

也就是説,現在只剩下查謨了。

只是,留個巴軍的時間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