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510章談判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可見,對阿盟的這些土豪國家來説,裝備本就不是問題。

只要達成撤軍協議,華夏解除對參與國的軍事噤運,阿盟國家就會把送到伊拉克的重型裝備全部移給伊拉克‮府政‬軍,至少是其中的一大部分,撤走的只是作戰人員,以此確保‮府政‬軍的軍事優勢。

伊朗有這個能力嗎?

顯然沒有!

別説援助卡里姆政權,伊朗軍隊自己都沒有足夠多的重型裝備,而且大部分主戰裝備依靠進口。

即便是能夠國產的主戰裝備,能也非常糟糕。

庫特的戰鬥,已經證明“佐勒菲爾卡”就是樣子貨。

此外,還有士氣方面的因素。

從納西里耶保衞戰開始,伊拉克‮府政‬軍⾼揍凱歌,收復了迪瓦尼耶與納傑夫,圍困了庫特,可以説是氣勢如虹。

叛軍呢?

要知道,在內戰爆發的時候,叛軍掌握着絕對主動權,有絕對的優勢,甚至可以説差一步就取得了勝利。

這才多久?

叛軍不但喪失了主動權,在納西里耶與塞馬沃連遭慘敗,還丟掉了中部重鎮。

現在,支撐着叛軍的,其實就是來自伊朗的援助。

如果伊朗在這個時候撤軍,那麼當‮府政‬軍再次發起進攻的時候,叛軍很有可能會一敗塗鍍。

綜合這些因素,伊朗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在這個時候撤軍。

顯然,也就只有用一個更大的問題來取代撤軍,即提出戰雙方首先停火。

當天,華夏當局就做出回應,表示願意為伊拉克內戰的撤軍與停火提供談判平台,即出面主持相關的談判工作。

沙特首先響應,穆罕默德王儲在第一時間委任沙特駐華夏大使為特使,與華夏當局協商撤軍停火談判的前期工作。

緊接着,另外幾個阿盟國家也先後響應。

伊朗的反應稍微慢了一點,不過也在次曰表示接受華夏調停,並且派遣特使參與相關的協商工作。

到此,由華夏主導的撤軍停火談判局面初步形成。

三天之後,在華夏首都,伊拉克內戰雙方,以及兩個參與了內戰的第三方,即阿盟與伊朗達成了一份初步協議。

這就是,臨時停火。

按照該協議,伊拉克‮府政‬軍將從庫特郊外撤走主力部隊,只保留一個步兵旅,而叛軍保證不向庫特增兵;在希拉方向,‮府政‬軍將停止進攻,而叛軍則會在卡爾巴拉南面向北撤退三十千米。

簡單的説,就是在線有戰線的基礎上,拉出一條30千米的非軍事區。

此後,將由華夏的無人偵察機監視非軍事區,確保戰雙方相互離,不再發生大規模戰鬥。

至於部署無人機的地點,在沙特境內,也就是哈立德國王軍事城。

其實,這只是初步協議。

很簡單,還有很多的關鍵問題懸而未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