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所見所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是被趕了出來,而是教室裏的座位不夠,來晚了的本就搶不到位置。
至於巴基斯坦府政建立的小學與中學,更是人満為患。
在奎達唯一的⾼等中學裏面,即便到了深夜,也有不少生學還在學習。
為什麼?
只要刻苦學習,只要能夠考出好成績,他們就有希望去伊斯蘭堡與卡拉奇的國立大學繼續深造。
最拔尖的,還有望去華夏留學。
其實,只要能夠去國立大生學造,今後都將成為社會的棟樑,過上富足美満的曰子,為家族爭光。
更重要的是,當地的平民已經開始相信,學習是改變人生的最佳途徑。
顯然,這就是華夏經驗。
要知道,華夏實現工業化與現代化之前,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掃盲,而且花的時間也最多,長達數十年。
在此期間,華夏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以升學試考為核心的人才選拔與培養機制。
雖然這套機制存在很多的弊端,但是沒有人能夠否認,正是這套機制的存在,讓社會底層的平民獲得了向上的通道,從而增強了社會的活躍度,讓更多的人願意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努力奮鬥。
也正是這種努力奮鬥的精神,讓華夏走上了富強之路。
當十四億人全都在努力奮鬥的時候,有誰能夠阻擋其前進的步伐?
雖然巴基斯坦不是華夏,但是巴基斯坦擁有近四億人。
當四億巴基斯坦人開始努力奮鬥,而且相信通過奮鬥能夠改變人生,那麼有誰能夠阻止巴基斯坦變得文明富強?
可見,巴基斯坦從華夏那裏學到的,不止是搞建設的能力。
華夏給予巴基斯坦的,也不止是建設方面的支持。
在更深的層面上,巴基斯坦在向華夏學習!
這種精神層面上的改變,或者説是精神層面上的動力,才是關鍵所在,是巴基斯坦走向現代化的主要動力。
必須承認,巴基斯坦學得非常到位,也做得非常到位。
也許,要不了二十年。
再過十年,當那些爬在教室的窗台上努力學習的年輕人走上工作崗位,當那些深夜還在伏案苦讀的少年學成畢業,巴基斯坦就將獲得澎湃的發展動力,在這些人的推動下向工業化與現代化快速邁進。
接下來的見聞,可以説是無不如此。
不止是在奎達這些偏遠山區裏的城市,在巴基斯坦各地,變化都是顯而易見,而且所有巴基斯坦人都樂於為新時代奮鬥。
為什麼?
因為在奮鬥中,巴基斯坦人看到了希望!
三天後,王棟一行人來到了巴基斯坦北部地區。
道路已經到了盡頭,對面就是華夏的邊境口岸。
三天的行程,安排得非常緊張。除了伊斯蘭堡與拉合爾,王棟帶穆罕默德去的全都是巴基斯坦的小城鎮。
大城市沒有什麼好看的,真正的變化發生在小地方。
穆罕默德也是萬分觸,有一種重新認識了世界的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