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山路崎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按照穆沙拉夫的要求,王棟等人都把負重控制在了二十千克以內,減少的主要是彈藥與口糧。
哨所有彈藥庫,儲備了足夠的槍彈。
至於食物,在這裏能保存數年之久。
卸掉的彈物藥資全都留在一號營地,放在一處窪地裏面,然後用岩石庒住,以面被狂風颳走。
印軍過不來,不用擔心彈物藥資被敵人竊走。
因為要趕在天黑前到達海拔四千五百米的二號營地,所以隊伍的行進速度很快。
從穆沙拉夫那裏,王棟得知,因為要翻越“暴風口”等隘口,所以從二號營地出發要走一整天才能到達哨所。
如果不能在天黑前到達二號營地,就得多耽擱一天時間。
其實,這也正是巴軍平時不走“殉難者小道”的原因之一,因為走“血淚小道”只需要半天時間。
已是下午,離天黑最多還有四個小時。
傍晚,王棟他們順利到達二號營地。
仍然是一塊山上的平台,只是更加狹小,面積在一百平方米左右,最多能讓一個連的官兵落腳。
一路過來,王棟發現,所謂的“小道”本不存在。
如果沒有巴基斯坦工程兵留下的路標,以及在岩石上開鑿出的梯步,沒人會認為這裏有一條山道。
環境如此惡劣,條件如此艱苦,修建這條道路有什麼意義?
難道説,山上的哨所有大巨的戰略價值?
因為明天還要趕路,所以在吃了晚飯後,大家就各自去休息了。
侯賽因少校率領的巴基斯坦特種兵很有紀律,經驗也十分豐富,肯定經常來這裏執行任務。
山地作戰,第一原則就是保存體力。
不要説做沒有意義的事情,即便是談,也會浪費體力。
或許,這正是侯賽因少校沉默寡言,穆沙拉夫平時不太愛説話的原因。
還好,王棟帶來的行動人員大多來自巴基斯坦特種部隊,謝初越等人更是華夏的精鋭特種兵。
如果説在此之前,侯賽因對王棟他們的能力還存在懷疑。
白天一路走過來,他至少不再擔心王棟等人的體力。
半夜,一聲巨響把王棟從睡夢中驚醒。
開始,他還認為是在做夢。
只是,看到四周的人員全都醒了過來,王棟立即意識到不是在做夢。
“不要驚慌,大家都留在原地。”
“發生什麼事了?”王棟對已經爬起來的穆沙拉夫問了一句。
“不清楚,也許是雪崩。”雪崩?
王棟暗自一驚,現在是初夏,氣温回暖,而且來自印度洋的熱氣流北上,正是雪崩⾼發時期。
其實,這也是雙方邊防官兵喜歡在盛夏時節搞事情的關鍵所在。
再過一個多月,在積雪融化之後,發生雪崩的概率就會大幅度降低,向山上運送物資也更加容易。
半個小時之後,兩名特種兵跑了回來。
被穆沙拉夫説中了,前方發生了雪崩,小道已被堵死,而且很有可能會發生滑坡等地質災害。
就算沒有發生地質災害,也無法在一天之內趕到哨所。
如果要在山上過夜,特別是在翻過“暴風口”之前停下來,恐怕沒人能活着到達山上的哨所。
很簡單,在“暴風口”附近,夜間氣温將降到零下三十攝氏度,而巴基斯坦特種部隊的防寒服在氣温低於零下二十攝氏度的時候會失去保暖效果,此外到了山上,也不要指望升火取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