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硬芯露尖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噠噠噠…”打光第三個彈匣裏的彈子,王棟才放下df762n步槍。
因為發7。62毫米nato口徑槍彈,所以按照由王棟定下的命名規則,有了這個一眼能看明白的名字。
總體上,新式槍彈的手跟m80彈很相似,與m993彈也差不多,主要區別是彈道更平直。
當然,這也意味着新式槍彈的有效程更遠。
這時,旁邊的羅清也停止了擊。
“怎麼樣?”
“很不錯,只是不知道威力如何。”王棟微微點了點頭,摁下靶架遙控器。
不多時,靶標就來到了兩人面前。
仔細一看,兩人都笑了起來。
標準的百米靶,不過靶標是特製的,表面是一塊十毫米厚的裝甲鋼板,後面掛着一塊用來模擬人體的牛⾁。
九十發彈子,全部打穿了鋼板。
掛在後面的牛⾁已經成了⾁沫。
顯然,在一百米的距離上能百分之百打穿十毫米後的表面硬化裝甲鋼板,新式槍彈的穿透沒有問題。
對人員,特別是有防護人員的殺傷力,同樣不是問題。
關鍵,其實是獨特的彈頭。
這種被趙禹命名為“硬露尖彈”的槍彈,彈頭核心是一顆次口徑鎢,側面與底部用鉛包裹,而且裹鉛佔到彈頭總質量的一半,半覆蓋銅披甲只裹住彈頭後半截,露出了彈頭部。
對付硬目標,比如裝甲鋼板,起關鍵作用的是鎢合金彈。
得益於次口徑設計,鎢合金彈具有極⾼的穿甲能力,在一百米距離上能百分之百打穿十二毫米厚的裝甲鋼板。
殺傷人員則是依靠裹鉛。
因為鉛很軟,所以在打穿鋼板後,軟化的鉛會跟在鎢後面,形成金屬流,殺傷裝甲後面的人員。
如果是一件安裝了加強鋼板的防彈衣,造成的創傷肯定極為恐怖。
要説有什麼問題,那就是生產工藝太複雜,不但導致生產價格⾼得離譜,還讓良品率低得出奇。
簡單説,生產效率太低了。
在送來的十萬發槍彈裏面,只有一萬發是“硬露尖彈”這還是d&f公司兩條彈藥生產線全速運轉的結果。
這是個什麼概念?
一條槍彈生產線,一天就能生產十萬發m80槍彈!
至於這種槍彈的價格,用趙禹的話來説,連土豪都買不起。
兩條生產線,十五天全速運作,只生產出一萬發,良品率不到一成,核算下來的價格⾼達每一千發八千美元!
八千美元,在國美能買一百盒,也就是兩萬發m80彈。
要知道,這是彈,不是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