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十八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過了一年,康拉德大團長逝世了。雅金卡的兄弟,茲戈萃裏崔的雅斯柯第一個在西拉茲聽到大團長逝世和榮京的烏爾裏西當選的消息。也是他第一個把這個消息帶到波格丹涅茨去的。這消息在那裏以及在所有貴族的家裏,都引起了一陣‮大巨‬的騷動。

“一個空前的時代來到了,”老瑪茨科莊嚴地宣告説。

雅金卡聽到這消息,把她的子女全帶到茲皮希科跟前來,連她自己也向他告起別來,彷彿他第二天早晨就要動⾝去打仗似的。當然瑪茨科和茲皮希科都知道戰爭不會像爐子裏的火那樣一下子就爆發。可是他們都相信必定要發生戰爭。因此他們認真做好出徵的準備工作:挑選馬匹和甲冑,對侍從們、僕役們、村長們(按照馬格德堡法①,他們必須騎馬去遠征)和小地主貴族們(他們都喜歡依附有勢力的貴族)進行軍事訓練。所有的朝廷都在備戰。所有打鐵鋪裏的錘子叮叮噹噹地響個不停,到處都在擦鎖於甲,弓和皮帶都上了油,馬車進行了修理。大量的燕麥片和燻⾁都貯蔵起來了。到了禮拜天和節曰,教堂門前的人們都在打聽消息,打聽不到什麼消息的時候就憂鬱而沉默地散開了,因為每個人都深深相信,這是同全波蘭民族的大敵最後解決問題的時刻了。否則照聖裏杰特的話,不“敲碎他們的牙齒,斫掉他們的右手”波蘭王國就興隆不起來。

①馬格德堡法是起源於曰耳曼城市馬格德堡的中世紀德意志法律,多半是商法。

瑪茨科和茲皮希科在克爾席斯尼阿的時候,就受到人們的包圍,大家都想從他們那裏得到消息和指教,因為人們都認為他們是悉十字軍騎士團並且跟曰耳曼人有過打仗經驗的人。人們不但想得到消息,還想打聽同曰耳曼人作戰應該採取哪些必要的辦法,同他們戰時最好用什麼方法去對付,他們的戰術如何,他們在哪些方面勝過波蘭人,哪些方面不如波蘭人;也想知道,如果矛槍斷了的時候,是用斧頭還是用劍去擊碎他們的甲冑來得好。

事實上,瑪茨科和茲皮希科對這些事情都很富有經驗。因此人們非常注意地聽着他們講,尤其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那場即將到來的戰爭不是件容易對付的事情,而是要同各國的第一流騎士較量力量;不能指望光靠隨時給敵人以局部的挫敗就能取勝,而是要徹底消滅它,否則就是自己全部滅亡。青年騎士們都這樣説:“馬上就會見分曉:不是他們死,就是我們亡。”從內心裏深深到未來偉大事業的青年一代,他們毫不畏縮。相反,他們每天每時都是愈來愈奮發振作;但他們並不是空口説白話或者自吹自擂,而是專心一志、頑強不屈地以最堅決的自我犧牲決心來從事戰爭的準備。

“不是他們死,就是我們亡。”然而周子天一大過去,過了好久戰爭還是沒有到來。不錯,人們談到了弗拉迪斯拉夫國王和騎士團之間的某種不和,甚至談到了杜爾潤省,雖然這塊土地早已在幾年前就贖回來了;也談到由於一個叫作德列茲鄧科①的地方而引起的邊界爭執,這個地方許多人還是生平第一次聽到。但是並沒有正式宣戰。有些人甚至懷疑,究竟會不會發生戰爭?因為爭論來爭論去,總是以會議、談判和互派使節而結束。

①德列茲鄧科——大波蘭的一個邊境城堡。

消息流傳得很廣,説是十字軍騎士團的使者已經到克拉科夫來了,而波蘭使者也已經到瑪爾堡去了。據説匈牙利和捷克國王,甚至教皇,都出來調停了。但是離開克拉科夫這麼遠,誰也説不清楚。因此流傳着各種各樣的謠言,往往是些離奇古怪的謠言。但是説到發生戰爭,卻連一點跡象也沒有。

最後,連聽到過許多次戰爭的威脅和簽訂協議的瑪茨科都不知道該怎麼設想了。因此他決定親自到克拉科夫去一次,打聽確實的消息。他在那裏耽擱不久,大約在第六個禮拜就回來了。他神采煥發,到了克爾席斯尼阿,一向愛打聽消息的貴族們把他包圍了起來,他用一句問話來回答他們的無數問題:“你們的矛槍頭和斧頭都磨好了沒有?”

“什麼?現在!天啊!有什麼消息?您見到了誰?”四面八方傳來了這種喊聲。

“我見到了誰?我當然見到了瑪希科維支的盛特拉姆!有什麼消息?這種消息麼,你們聽了大概就得立即備鞍上馬。”

“天啊!是怎麼回事?您説吧!”

“那你們聽見過德列茲鄧科麼?”

“是啊,我們聽到過的,但那是一座小城堡,那塊地方並不比你們波格丹涅茨大。”

“這件小事不會成為開戰的理由吧,對麼?”

“這當然是件小事,還有許多更重要的地方發生了爭論呢,反正不會挑起戰爭。”

“你們知道盛特拉姆告訴過我一個德列茲鄧科的寓言麼?”

“您快説吧,我們迫不及待地要聽消息。”

“他這樣對我説:‘瞎子走路,給一塊石頭絆倒了。他是因為瞎了眼睛才跌倒的,可是使他跌倒的真正原因卻是那塊石頭。’德列茲鄧科就是這樣一塊石頭。”

“那怎麼會?要知道騎士團還站得很穩呢。”

“你們不懂得麼?那末我另外打一個比方,一隻碗裝水裝得太満了,再加一滴就會溢出來。”騎士們情緒十分熱烈,真想立刻上馬到西拉茲去,瑪茨科不得不阻止他們。

“要準備,”他告訴他們“但是要耐心等待。他們也不會忘記我們的。”因此騎士們又去做他們的準備工作了,但是他們等了好久,許多人又懷疑起來了。瑪茨科卻不懷疑,正像一個人可以從鳥兒的飛行中看得出舂天就要到來一樣,經驗豐富的馬茨科也能從各種跡象推斷出戰爭已迫在眉睫,——而且是一場大戰。

首先是上面發佈了命令,在王國境內所有的森林和荒野進行一次大狩獵。這次狩獵規模之大,連年紀最大的居民也記不得過去是否曾經有過。成千上萬的居民參加了這次圍獵,打死了大羣的野牛、雄鹿、野豬和各種各樣小動物。樹林裏燻內憂燻了好幾個禮拜,好幾個月。⾁燻好以後就送到各大城鎮去,再從那裏送到普洛茨克的倉庫裏。顯然這種貯蔵品是為大軍準備的。瑪茨科很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因為每當威托特準備大規模遠征立陶宛的時候,總要下令進行大規模的狩獵。

還有種種別的跡象。例如:從曰耳曼人那裏有大批農夫越過邊境逃到波蘭和瑪佐夫舍來了。出現在波格丹涅茨附近一帶的主要是從西里西亞來的曰耳曼騎士的臣民。這種逃亡狀況到處都有,特別是逃往瑪佐夫舍。

在瑪佐夫舍的斯比荷夫去經營產業的捷克人,這時候派來了十來個從普魯士逃到他那裏的瑪朱爾人。一他們懇求參加“步兵”去打仗。因為“他們受盡十字軍騎士的‮害迫‬,恨造了十字軍騎士,一定要報這個仇”他們也講到普魯士境內邊界上的某此村子幾乎逃亡一空,因為農夫們都帶着他們的家眷越過邊界逃到瑪佐夫舍公國來了。十字軍騎士把那些追捕到的逃亡者絞死,卻阻止不了這此不幸的人繼續逃亡。許多人都寧死不屈,不願在可怕的曰耳曼人奴役下生活。整個國家都充満了普魯士來的“老乞丐和樂奴”大家都湧向克拉科夫去。他們從四面八方湧進來,不但從⾰但斯克、瑪爾堡和託綸涅,還從遙遠的克羅列夫扎(哥尼斯堡)和所有的普魯十城市、所有的騎士團駐地紛紛湧來。其中不但有乞丐,也有聖堂工友,教堂下級職員,風琴手和其他一些教堂人員,甚至有教士和神甫。

大家都認為這些乞丐等人就是消息的傳佈者,可以從他們那裏瞭解普魯上的一切情形,比如關於戰爭的準備狀況,城堡的防禦工事,守軍、僱傭兵和來往賓客等等消息。

他們都在密談着,省城的“伏葉伏大”以及克拉科夫的樞密院大臣們如何同他們一起在密室裏待了整整幾個鐘頭,聽他們談話,把他們的話記錄下來。他們有些人還偷偷地溜回普魯士去,然後又到王國這邊來。

克拉科夫謠傳着,國王和大臣們從這些難民口中獲得消息,知道十字軍騎士團所採取的每一項步驟。

在瑪爾堡情形卻正相反。一個從這個首都逃亡出來的教士,在康涅茨波爾那些領主那邊逗留了一會兒,告訴他們説,大團長烏爾裏西和十字軍騎士團的其他騎士都並不急於獲得波蘭的消息,因為他們相信整個王國經不起一擊,就會永遠屈服和完蛋“連痕跡也不留”這個逃亡者於是把大團長在瑪爾堡的宴會上説過的話重述了一遍:“他們人愈多,普魯士的羊皮外衣就愈便宜。”因此十字軍騎士團⾼⾼興興和自我陶醉地在作準備,確信他們自己的力量,並且確信連遙遠的一些王國也會來支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