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9一起受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姜富強作為一縣之長,他能清晰的認識到事情的嚴峻。這段時間以來,縣裏的各項工作沒啥進展,教育局換了領導,但整個燃翼縣的教育工作卻沒有絲毫的改觀,除了武雲所在的小學因為武玲捐了一部分錢,修繕了一下,改善了教學環境外,其他學校還是一如既往的爛,師資力量也配備不完善,跟⿇長風執掌教育局的時候沒什麼兩樣。
教育工作沒進展也就罷了,縣裏的招商引資也遲遲沒有取得什麼成績,幾個半死不活的企業苦苦撐着。雖然縣裏前段時間下大力氣大搞招商引資,但迫於燃翼縣的通設施太落後,很多有意向的企業都因為通的事,項目與燃翼擦肩而過,這讓姜富強頭疼不已。
要想富,先修路。這話在姜富強心裏體會那叫一個深刻,吳忠誠讓他去市裏跑跑通的事,他自然領命。
就算是現在跟吳忠誠不在一條戰線,但如果把燃翼搞出點成績來,這筆賬最後還會是落在他縣長頭上的,廣大民人羣眾也會記得縣長的好,而沒人去關注縣委記書如何如何。
工作幹得好,黨政一把手都是臉上有光的;工作幹不好,黨政一把手都沒辦法向上面待。
吳忠誠和姜富強同一天出發,但目的地不同。吳忠誠去省城,姜富強去市裏。
吳忠誠是白漳人,在省會白漳市,多少他還是認識幾個有頭有臉的人物的。帶着縣裏分管通的常務副縣長陳從水,兩人沒有直接到省通廳,而是先去拜訪了吳忠誠的老同學,石盤省政協副席主華慶輝。
華慶輝和吳忠誠是大學同學,年齡卻相差了整整十歲。雖然是同學,卻不是一個班的,應該説是校友。當年上學的時候兩人誰也不認識誰,後來都走上了仕途,這才通過各種渠道有了點聯繫。
華國輝的職務要比吳忠誠⾼很多,由於吳忠誠一直維繫着這線,所以兩人的關係倒還過得去,卻非那種兩肋揷刀的兄弟。
當然,話又説回來,官場本就不存在兩肋揷刀,就算關係再好,也會存着一些防備的。
作為省政協副席主,華慶輝混的還算不錯,畢竟,全省那麼多正廳,在退二線的時候能夠去省人大混個副主任或者省府政混個副席主的,也不多啊。
華慶輝政協已經三年了,本就沒什麼實質的權利,但凡想搞點什麼事,也全是憑着自己以前在官場的人脈關係。吳忠誠這個老同學()找到[望書閣]了自己,聽完了他的難處,華慶輝心裏有些打鼓,但做人要做到面子上,辦事要辦到點子上,吳忠誠在過他不少忙,他還是答應了幫吳忠誠聯繫一下,省通廳的幾個領導,他華慶輝還算是悉的,但關係也僅僅停留在悉的階段。
其實華慶輝也不傻,如果是關於審批的事,或許他幫忙活動一下,還有可能給辦了,但如果涉及到了錢,這事就多了一層難度了,現在哪個部門不缺錢?國家取消了一批收費項目不説,縮減行政開支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各部門的經濟力量,當然,這隻限於對公的錢,至於那些對私的,自然不在話下。
但華慶輝這個忙不幫又不行,吳忠誠()找到[望書閣]了自己,而且姿態放得很低,兩人還有這層關係,雖然對於吳忠誠拿來的見面禮,他有些看不上眼,但如果自己不幫這個忙,那在這羣同學圈裏,就會有人説三道四了。
這人一旦退二線之後,往往就會更加在意一個面子問題了。
況且吳忠誠也是為了公家的事,最後就算自己沒幫他搞定,起碼自己出力了,最後辦不成,那也不怪自己。怪就怪自己已退二線,這屬於天意,而非人力所能抗的——那可是通廳啊!
一般的副長省,通廳説頂也就頂了,更何況自己這個省政協的副席主?
雖然華慶輝對吳忠誠已經仁至義盡,但省通廳本就不給這個面子,分管道路建設的副廳長一臉愁容,説最近資金實在緊張,別説是縣裏的,省裏的很多項目都拿不出錢。108整修的錢,恐怕兩個月之內給不了了,這話説的非常堅決,本就不容吳忠誠解釋,通廳不給這個面子,作為省政協副席主的華慶輝,也實屬無奈。
其實吳忠誠來之前已經預料到了有這種結果,他給自己留了一手,國道整修的錢要不來,自己就跟省裏要一要鄉村公路的項目。
不管如何,多少自己也不能白跑這一趟,總得把自己送禮打點的錢給掙出來吧。
可吳忠誠這次是真賠光了腚了,通廳委婉的拒絕了他的要求,甚至於對吳忠誠提出晚上一起吃個飯這種小小的要求,通廳相關處室的人都説有事,安排不開之類的話給搪塞了。
吳忠誠鬧了個大沒臉,而華慶輝心裏卻覺得無所謂,這個線自己也給牽了,自己該做的也做了,事情沒辦成,總不能怪我不仁義吧。
灰頭土臉的回到了燃翼,吳忠誠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敗。他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裏,省通廳就算是再沒錢,這區區一點整修的錢,拿出來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況且,自己又把老同學給搬了出來,可最後還是沒辦成,他這張老臉被自己丟了一多半。吳忠誠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裏,沉思了整整一個上午。
自己沒跑成,吳忠誠把希望寄託在了姜富強⾝上,在市裏呆了兩天,姜富強在市裏爭取到了一百萬,作為建鄉村公路的啓動資金。
吳忠誠真想把姜富強罵的個狗血噴頭,你他媽的給老子搞來一百萬修路,修個⽑,一百萬能修幾米?這不明擺着玩老子麼?
山⾼一點、人分散一點的村子,一百萬一個村的路都修不完!你姜富強也就這點出息了!
可吳忠誠的這個火卻沒辦法發出來,姜富強雖然只要來了一百萬,他卻一分錢沒要來,這説起來自己還不如姜富強。
憋在心裏的火發不出來,吳忠誠的嘴角又上火了。喝了幾天的**茶,不但沒把火消下去,反而越來越嚴重。
然而,讓他更上火的事馬上就來了。在整個燃翼縣所有的鄉鎮,都知道了縣委記書和縣長親自出馬,到上級要修路的項目,而且這消息傳得有些離譜,説記書要了多少,縣長要了多少,這消息一傳,各鄉鎮黨委記書們沉不住氣了,誰不想在自己管轄範圍內修幾條路,讓老姓百富裕起來,沒啥政績,在位期間留下個好的名聲也不錯。
所以一時間,吳忠誠的辦公室裏車水馬龍,一波接一波,全都是找他要錢修路的。
吳忠誠剛開始還慢慢的解釋幾句,但來的人多了,他也多少有些煩了。可面對這些黨委記書們,他又不能把話説得太死,畢竟自己是他們的主心骨,而且這些黨委記書大部分都是站在自己這邊的,現在自己手裏一個項目都沒有,説到底,他沒法跟這些人代。
吳忠誠一時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這個僵局讓他很難破。
如果涉及到人事問題,那麼作起來會很容易,燃翼不缺人。就算是現在有一部分部幹投靠了張勁松,自己手裏的人還是用不完的,但現在缺的不是人,而是錢。
錢不是自己生出來的,縣裏搞哪個工程都需花錢,十大民生工程,沒有一個是不需要投入的,雖然有幾個項目是通過投資商墊付,或者是抵押款貸獲得的資金,但該用的手段現在已經用的差不多了。修路這件事要真的作起來,當前來説,還真找不到好的解決辦法。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現在吳忠誠就陷入了一種讓他很糾結的境地,看來憑着自己的大腦,是想不出什麼辦法了。
吳忠誠決定還是把這個事情上會,大家集思廣益,一起開動腦筋,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嘛。
總的説起來,這也算是全縣的事了。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那麼整個領導班子就存在問題,吳忠誠可不想讓自己苦苦奮鬥了幾十年的成果在這個庇大的事情上毀於一旦。大家一起想想辦法,搞不好還真能有個皆大歡喜的好辦法。
吳忠誠也不知道為啥,決定要上會了,又有些擔心,他自己都説不清楚,到底擔心些什麼。
也許是他不願承認,他擔心在會上的時候,張勁松再提出點什麼觀點讓自己臉上掛不住,或者再有其他常委當着自己的面叛變造反。
這只是吳忠誠心裏的一個微乎其微的悸動,目前還影響不到他自認為自己光明正大的光輝形象,跟秘書代了一聲,讓他跟辦公室説一下,把這個議題加上去。
不管怎麼樣,這個事情搞到現在,也只能上會了。被縣裏的同志們笑話,總好過被市委佟記書批評。
只要事情能夠辦好,有了成績,那才是最實在的。
請記住:(),望書閣努力提供最慡快的閲讀體驗![:靠近女領導:靠山最新首發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