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七百零六章香港經濟全靠內地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四十年代的時候,許多手藝人、文化人,為了躲避戰亂,紛紛逃到了香港這個‮全安‬地帶,然後便紮了下來,他們的手藝自然而然的傳承了下去。

香港以粵菜為主,但華國的八大菜系,這裏都有最優秀的廚師,絲毫不比國宴大師們差,雖然價錢比較貴,但絕對的物有所值。

但喬果兒不是那種嬌滴滴的大‮姐小‬,非要燕窩漱口,鮑魚調味,松茸打底才可以吃飯。

蜀川的小吃非常多,出⾝在蜀川的人,一般都不怎麼喜歡吃大餐,反而是各種街邊小吃和蒼蠅館子,是他們比較願意去探索的地方。

喬果兒覺得,如果自己和情郎兩人,一本正經的坐在⾼級餐廳裏,在侍應的注視之下,一板一眼的吃着飯,這種覺真是説不出的彆扭。

所以她拿着前段時間朱虹幫忙收集的情報,帶着蕭奇就往香港的大街小巷裏面竄。

牛腩面、豬大腸、幹炒牛河、‮襪絲‬茶…兩人一圈轉悠下來,已經吃得肚子漲鼓鼓的,喬果兒大呼着受不了。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到了晚上十點,可尖沙咀這邊,仍舊是人山人海,許多餐飲和金店、購物店,都有不少人在光顧。

“怎麼這麼晚了,大家還這麼興致啊?”看着如此盛況,喬果兒訝然的道。

“因為大家對香港的期待太多,好不容易來一趟,怎麼也要抓緊時間才對。”蕭奇笑着道,“你別看現在香港這麼的繁華熱鬧,實際上在1997年金融危機後,整個香港的經濟幾乎都要崩潰了呢!”

“噢?”

“香港的經濟本來就建造在虛擬經濟上面,房地產和金融投資是他們的主要方向,免税港帶來的好處,早已隨着東方、南灣、大連等地方的開放,而變得逐漸不那麼重要起來。在這種情況下。1997年索羅斯帶着國際金融大鱷們在香港肆了一番,幾乎摧毀了香港的股市之後,緊跟着樓市也垮掉了至少三分之一,香港就不住了。”少年侃侃而談道:“比如我們小時候喜歡的明星,劉得華、張漫玉、鍾振濤等等,都在樓市上虧得險些連褲子都沒有穿。股市上虧了大半家產的明星名人,更是數不勝數。”

“咯咯~~”喬果兒柔柔的笑了。

“前幾年常常聽説某些隱退了的歌星、影星復出,想來就是這個緣故吧。”

“所以長大後我才知道,其實明星也沒有表面上那麼的神秘和光環多多。他們就和球星們一樣,沒有多少文化修養,更沒有多少腦子,吃的就是青舂飯。一旦不再拍戲唱歌了。以前的積累本就不夠維持他們的體面生活,因此窮困潦倒的很多。”聽着蕭奇的講述,喬果兒也頜首道:“好了啦,這些人也是咎由自取,不用多講。你還沒説為什麼這幾年香港會好轉呢!”在老婆的要求之下,蕭奇繼續説了起來:“1997年過後,香港‮府政‬本來是想要力圖振作的。可漸漸的他們發現,任憑自己怎麼努力,缺乏實際經濟支撐的香港,還是不斷的在衰弱,甚至於七八十年代盛極一時的文化輸出,也漸漸的被曰韓給取代。大概在2002年開始,香港‮府政‬就覺得撐不下去,終於厚着臉皮向‮央中‬‮府政‬求援。

香港對於‮央中‬‮府政‬的態度。從來都是比較牴觸的,他們總覺得自己要⾼人一等,所以平常本不怎麼理會‮央中‬‮府政‬,而如果不是到了萬不得已,他們不會低下⾼昂的頭顱,向他們看不起的內地人求救!

香港是華國好不容易收回來的領土,又是一個重要的對外窗口。‮央中‬當然不願意讓他們就此衰弱下去,最後淪為死水一潭。於是經過了認真的討論和思索,終於定下了政策,於2003年7月開放內地居民的香港自由行。讓內地居民去香港旅遊、購物。

這一招果然是奏效,等到兩年過後的2005年,香港就依靠着旅遊經濟,恢復到了1997年的水準。並且隨着內地居民在香港的⾼消費,逐漸帶動了香港的各行各業,比如餐飲、⻩金、奢侈品等等,香港也就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繁華局面。”蕭奇説了很多,喬果兒聽得是津津有味,這些來自於後世的總結,她卻是從未聽過的。

不過不代表她就完全贊同了,“不是説香港的最大業務是港口貿易嗎?怎麼成了旅遊業,我記得好像香港的旅遊業一直都不到gdp的5%吧?”

“你如果只論機票、住宿和餐飲的話,當然只有5%。”蕭奇笑道,“香港人很狡猾的,他們從來不把航空、⻩金、各種奢侈品、電子產品等等算在裏面…而通常每個內地人來香港,都會買許多這樣的差價大的產品回去,這些加在一起,起碼能占上述行業30%的營收,以後比例還會進一步增多,難道這種拉動還不大嗎?”記得在2012年的統計,⻩金、各種奢侈品和電子產品這三樣,內地人在香港的消費,就已經超過了50%,這相當於內地人活生生的把香港的這些行當營業額增加了一倍,相當於又多了幾百萬香港人的消費,這難道對香港的gdp幫助不大?

沒看到後世金融危機的韓國和曰本,都哭着求着讓華國人去旅遊嗎?

只不過那時候曰本和‮國中‬在島嶼問題上的尖鋭矛盾,直接讓華國人的旅遊鋭減,從而重重的打擊到了他們的旅‮行遊‬業,造成了曰本經濟的下滑。

韓國卻不一樣,通過貨幣貶值,每個去他們那裏的華國遊客,都是大包小包的拎回來,大大的促使了他們的經濟gdp增長,和香港一樣笑得樂呵呵的。

少年卻是沒有説香港的另外一個大收入,那就是水客帶貨。

⾼峯時期每天數十萬次的香港人,來回於香港和南灣的通關口岸,像螞蟻搬家一樣,把香港的貨物碼頭上的集裝箱貨物,化整為零的運進內地。

到了2011年,單是靠水客這個行當吃飯的香港人就超過了二十萬,一年偷逃的貨物總價值,更是超出了數千億之多,弄得香港和內地‮府政‬不得不聯手打擊一下,以便平息輿論。

要不是有這些水客的辛勤搬家,想來香港的碼頭上,肯定會空曠許多的吧。

“但是我看香港的這些大小餐廳,對內地遊客的態度不怎麼好呢。”喬果兒想起了之前的遭遇,忽然撲哧一笑,“就像是香港電影裏演的那樣,店小二都是不修邊幅,活像別人都欠了他們的錢一樣。”

“他們現在只剩下這麼多年累計的心理優越了。”蕭奇淡淡的一笑,“説是內地人素質差,可香港人素質也好不到哪裏去…當年*十年代去內地坑蒙拐騙的,不就是香港人麼?抱着厭惡的態度,將內地遊客統稱為暴發户,這種心態本⾝就有問題!”頓了頓,蕭奇又嘆道:“這一點他們就比曰本人做得差,曰本人哪怕心裏再不喜歡你,牽涉到遊客的時候,都是非常有禮貌的,服務質量會讓人覺得對得起那價錢…香港嘛,更多的就是花錢找罪受囉,只是祖國的人太多,價格還算便宜,香港的旅遊才算火爆呢!”蕭奇也算是有而發。

香港是已經迴歸華國了,可他們的心理仍舊是遊離於內地之外的,這種心態,還真是要不得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機手‬用户請到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