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玉虛仙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玉虛仙子見此玉函,刻以金札,封以紫泥,印以中章,便知玉函中蔵着的正是道家之至重《道蔵》。
太上老君微笑道:“天定機緣,天機自顯。在仙子注仙之前,除了貧道竟無人能入此宮。今仙子天成,入此宮來任重道遠。”玉虛仙子道:“玉虛秉承道祖之願,虔誠守經,研我道義,早出新道。”太上老君點頭微笑道:“凡事未結,當消需消。天尊授你普道凡塵之權,往返仙凡不違天規!”化成一道白光迴歸天宮去了。
玉虛仙子望向玉函上浮動的金光中的經文,便知這些經文正是《道蔵》中的經文了。她閃⾝一轉,踏上紫鳳凰回至仙境玉虛宮。七子行禮道:“仙子可要下凡間去?”玉虛仙子點頭道:“凡⾝雖斷,凡事尚存,餘孽未消當應消!”隨手一揮,八人化為一道紫光掠過天境落到大理城前。
大理城前的情形好像靜止了一般,至她們到來方有了時間的延續。只見得千線隨冷笑剛止,凌雲俊方軟⾝倒地。
段思平眾人見玉虛仙子一行人落下,才從方才辛婉萍刺殺段思怡與凌雲俊那一刻驚訝中回過神來,他們中沒人瞭解其中的奧秘。他們眼中的段思怡一⾝仙容,仙氣凌然,仙衣饒霞,盤坐在紫鳳凰之背。七子也是人人換了仙容,位列段思怡⾝旁。
千線隨全⾝黑氣依然在嘩嘩飛散,似消似滅,驚歎道:“怡兒,你真的成仙了?”武傳子飄然落到,道:“怡兒死了,這是仙尊玉虛仙子。”段思平眾人急忙跪下行禮道:“拜見玉虛仙子!”玉虛仙子落⾝於地,道:“諸位免禮!”眾人紛紛起⾝。辛婉萍嚇得目瞪口呆,手中的短劍掉到地上,軟倒在地。
玉虛仙子走到凌雲俊⾝前,微笑道:“凌公子!”凌雲俊吐出一口血,氣息微弱,道:“怡兒,我知道你就是怡兒。我也知道怡兒一定不是凡人…”玉虛仙子道:“怡兒已經死了!”凌雲俊一手握住玉虛仙子的手,淚滴而下,道:“死即是永生,我有一句話一直蔵在心裏,從來不敢説出口。現在到了最後的機會了,不知怡兒還能不能聽見?”玉虛仙子道:“你説,怡兒能聽到的!”凌雲俊又吐一口血,喃喃道:“怡…兒…我愛…你!”玉虛仙子幾滴淚水溢出眼眶,道:“怡兒也愛你!”凌雲俊嘴角露出了幸福、満足的笑意,在嘩嘩聲中化成了一道白煙消失得得無影無蹤,只剩下了一本經書、玄天劍、一個掌門指環。
玉虛仙子撿起經書和掌門指環,輕閉雙目,又幾滴淚珠溢出眼眶滴落地面。
子悟、子見、子咯、子行四人跑至消失處,哭喊着:“師弟!”玉虛仙子將凌雲俊留下的《玄天真經》、玄天劍、指環給子悟,道:“光大玄天派!”子悟接過三物,淚水淹口言語不能,點頭,跪拜叩首。
⾼方泰奔到辛婉萍⾝前吼道:“萍兒,你為什麼要殺他們,為什麼?”辛婉萍淚水滴滴落下,道:“父命難為!”⾼方泰悲痛絕,道:“什麼父命難為,你給我説清楚!”辛婉萍痛哭出聲,道:“更本就沒有辛婉萍這個人,辛婉萍其實就是千拾秋的女兒,也就是我千線琳!”眾人聽後無不目瞪口呆。
⾼方泰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道:“不,不可能,你胡説,你胡説!”千線琳頭搖道:“不,我沒有胡説!楊紹從小就將我給了辛結收養,我阿爹經常密秘來看望我不斷跟我説阿孃被殺一事,要我發誓為我阿孃報仇。隨後用秀山郡侯何志現一事,把我安揷在凌公子⾝旁,要我伺機殺了公主和凌公子。”眾人聽到此無不大吃一驚,就連玉虛仙子也是大為震驚。
⾼方泰淚水譁然,苦痛難當,頭搖喊道:“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啊!”雙手握緊千線琳道:“萍兒,你告訴我,這不是真的,好嗎?”千線隨已是消散,陰冷的笑道:“沒錯,這是真的,她就是是我阿妹千線琳。我曾説過,你們也不會笑道最後的!”⾼方泰怒指千線隨罵道:“你給我住口!”千線隨哼了一聲冷笑,極是得意。
⾼方泰定了定神,問道:“那你對我情是真的還是假的?”千線琳道:“是真的,我對你的情都是真的,從來沒有騙過你。”⾼方泰道:“既然是真的,你為什麼還要那麼狠毒,用修羅毒蟲喂在劍上,非要至公主和凌公子於死地?”千線琳頭搖道:“我沒有,這兩柄短劍是阿爹給我的,我本不知道上面喂有修羅毒蟲。”⾼方泰道:“那你為什麼還要殺他們,你就不能為了我放棄父命,放棄殺害公主和凌公子嗎?”千線琳頭搖哭泣道:“我不知道,多少次阿爹要我殺她們我都下不了手,就是因為你。每次有不殺的念頭,就做可怕的噩夢,夢見我阿爹責罵我,打罵我,我也崩潰了!我也不想真殺他們,我想以他們的武功,這一劍一定能承受過去。我不知道短劍上會喂有毒蟲,真的不知道。”⾼方泰怒道:“你撒謊,你還要撒多少慌來騙我?”千線隨道:“⾼方泰,你沒資格這麼吼我阿妹,她沒有説謊。我阿爹送短劍給她之前早就在劍上喂有修羅毒蟲,入體必死。”⾼方泰指着千線隨罵道:“你這個混蛋!”玉虛仙子道:“恩恩怨怨何時了,當該解時自會解。”左手一揮,一道紫氣浮到空中,映出了千拾秋一家被殺的全過程。只見楊紹率着一對騎兵闖入千家寨一陣殺屠。楊紹衝入千拾秋家,將千拾秋子殺害,將千線琳打得暈死過去,將段思平幕覽的牌按到千拾秋子手中,抱着一個月大的千線隨出了房屋。率着那隊騎兵奔出千家寨。不一會兒見到段思平率着一隊騎兵趕至,入進農户家中查看。段思平剛好入進千拾秋家,此時千拾秋也剛好趕到。千拾秋見如此情況大怒不已,與段思平大打出手。段思平一行人也以為是千拾秋下的毒手對千拾秋也毫不客氣。此時楊紹抱着千線隨反殺而來,幫千拾秋打退了段思平一干人等。楊紹説他見段思平率眾殺入千家寨,才前來相救,在一角落發現了昏死過去的千線隨,並將千線隨給了千拾秋。楊紹命士兵幫助千拾秋整理安埋了一村人。卻發現千線琳還活着,便命人偷偷留了下來。此後帶着千拾秋回到楊府。千拾秋恩在心,與楊幹貞結義金蘭併發誓殺了段思平。幾個月後楊紹帶着千線琳找到了千拾秋,説掩蓋千線琳死去,是為了可以將千線琳好不知情的安揷到想要安揷的地方。千拾秋隨即同意。楊紹密秘將千線琳送給秀山城辛結收養,千拾秋不時就會密秘去看望千線琳。此後千拾秋得知段思怡到了秀山,才安排了何志現父子那場戲。
千線隨和千線琳兩人看完了這般經過,苦痛難當。千線隨苦笑道:“阿爹啊,你聰明一世卻也是糊塗一世啊,竟幫着自己的仇人害了自己也不知曉,可悲啊,可悲!”化成一道黑氣煙消雲散,無影無蹤。
千線琳後悔難當,道:“⾼公子,若有來世我一定好好愛你,永別了!”撿起一柄短劍刺入口,一道白煙從口唰唰冒出。眾人皆大吃一驚,如此變化無人預料到。
⾼方泰摟緊千線琳苦痛難當,淚流不止道:“你這是做什麼啊,做什麼呀?”千線琳暗笑着化成白煙消失在⾼方泰懷中。⾼方泰仰頭慘叫一聲,大哭不止。
玉虛仙子走到⾼方泰⾝前,道:“天緣所定,自然各去,多苦無益。”⾼方泰跪下謝禮,哭泣不止,一語不能出。
玉虛仙子走到胡絕⾝前,左手一揮,出現了一本經書,書面寫着《乾軒神功》四字,説道:“貴教主託有一事,請胡陰使繼承教主之位,帶領貴教迴歸道源,將道經德義發揚光大。”胡絕淚流満衫,接過經書,跪下謝禮道:“謹遵教主旨意,謝仙子教誨。”氏先、羅進賢兩人也跪下,淚流満面道:“尊教主旨意,謝仙子教誨!”玉虛仙子道:“同時道源,不必見禮。”三人謝恩,起了⾝來。
玉虛仙子走到陳世清和於文心靜⾝前,道:“怡兒託有一語,預祝二位白頭偕老,幸福安康。”兩人同樣是淚流満衫,皆跪下謝禮道:“謝公主厚意,謝仙子帶語。”玉虛仙子扶起兩人,微笑應之。轉至段思英、瑤佳⾝旁,道:“怡兒有言,祝二位一生平安,萬事如意。”段思英忍不住哭出聲來,跪下謝禮道:“謝仙子傳語,祝阿妹成就天機,佑我黎民,國泰民安。”玉虛仙子扶起段思英,微微一笑。
瑤佳忍不住痛哭出聲來,握住玉虛仙子的手,道:“我可以再喊你一聲姐姐嗎?姐姐!”玉虛仙子幾滴淚珠溢出眼眶,微笑點頭,道:“聖⺟珍重!”轉⾝至段思平⾝前,道:“怡兒願父皇⾝體安康,福壽久長!”段思平動得淚水依稀,跪下行禮,卻被玉虛仙子扶穩⾝。段思平點頭道:“謝仙子帶語,我只願怡兒一生平安,無災無難。”玉虛仙子點頭又是幾滴淚水溢出眼眶,道:“父皇珍重!”段思平道:“仙子且慢,我有一事相求,不知當講不當講?”玉虛仙子道:“請説!”段思平道:“怡兒一⾝多磨多難,寡人別無他求,只想知道她被人搶走的磨難,與吾在天之靈,還請仙子明示。”玉虛仙子左手一揮,一道紫氣浮至空中,在紫氣中映出了段思怡幼時場景:只見一道紫光沒入段府,府內紫光一閃,段思怡出生了。一個月後,剛過完満月,段思平、楊喧、楊瑞出門當兵。又過一月,段思平之抱着兩個月大的段思怡從田間回家,途中一黑衣蒙面人飛奔而來搶奪段思怡後揚長而去。此人一路在密林中飛奔,行至第二天早晨馳進了劍川節度使楊幹貞府中。楊幹貞見擒來了段思怡大罵那黑衣人,殺死段思怡。楊紹獻計説可將段思怡留作把柄,庒制段思平。楊幹貞同意,將段思怡由千拾秋,説是他的一個私生女,要千拾秋找一個不予人世相之人收養。千拾秋領命,將段思怡抱至巍山城附近。自語道即是兄長之女,又如此靈力天成,當可讓教主收養往後也有一靠。將段思怡給抱城外一鰥寡孤獨的老婦人,施與她銀兩,要她第二天早晨將段思怡抱到巍寶山柳綠巖放好,匆匆離去。老婦人見段思怡可愛非常,卻也不敢收留。天一亮按千拾秋的意思將段思怡抱到了巍寶山柳綠巖前放好。老婦人轉⾝含淚而去,卻見一隊狼羣咬向段思怡。老婦人奮不顧⾝抱起段思怡與狼羣拼鬥,終被狼羣咬死在地,死前用⾝體將段思怡護住。此時逆天行和千拾秋正好路過此地,解救了段思怡。逆天行得知此老婦人是鰥寡孤獨一人,又見段思怡靈力天成,喜愛非常,決意收段思怡為唯一的內室弟子。也按老婦人的柳姓,給段思怡取名為柳婷婷。並命千拾秋負責尋找段思怡的家人,來認段思怡。千拾秋一直敷衍搪塞,段思怡便一直隨逆天行在無玄宮研道學經,練習武藝。逆天行對段思怡疼愛有加無微不至,並任段思怡為乾坤教少主。
至此紫氣消失無蹤,待段思平等人回過神來,已不見了玉虛仙子及七子的蹤影。
玉虛仙子八人早回至仙界玉虛宮,俯視眾人離去後才回了神殿。玉虛仙子命七子為凡間除琊救難,落至玉虛峯玉虛宮中,盤坐在玉函前,研閲《道蔵》。七子領命,護佑凡塵。
幾月後陳世清與於文心靜在保山郡成親,陳世清將所蔵之《綺羅刀法》贈與天池派,此後成為了天池派的鎮派之寶。
此後過幾月,瑤佳將聖⺟之位傳於陸子呈,將九龍刀、《九龍飛天訣》鎮於聖谷。自此,大理國武林中段氏《六脈神劍》、乾坤教《乾軒神功》、天池派《玄天真經》、聖教《九龍飛天訣》、天池派《綺羅刀法》,鼎足而立。各教皆與段家淵源極深,對穩固大理國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同月段思英與瑤佳在大理城成親,舉國歡慶。年底兩人生育一孿生兄弟。一年後段思平至鄧川視察農耕不惜體內未盡之毒發作⾝亡,舉國哀痛。入殮一刻,天空紫光一片,實則是玉虛仙子及七子在雲中目送,段思平棺槨化為仙氣升入雲霄。
段思英繼位為皇。過一年,段思良率董伽羅發動政變,奪取皇位。乾坤教、茶花宮、聖教、四大派十大幫率武林各幫派彙集一處,攻城略地誓要反殺段思良、董伽羅。昆明、保山、楚雄、騰衝、麗江、曲靖、文山、昭通等數十個郡、部舉旗反抗,匯軍數十萬勢如破竹直大理城,勢破皇城,擒殺段思良復段思英為帝。又一場浩劫席捲大理國全景。段思良、董伽羅率兵追殺段思英一家四人至崇聖寺,萬箭齊發之際一道紫光橫空出現將萬箭震為灰燼,圍攻士兵盡數翻倒在地。
玉虛仙子及七子出現在三塔之前,眾人無不俯首跪拜。玉虛仙子左手一揮,一道紫氣道決融入段思良腦中,轉⾝對段思英、瑤佳及兩個孩子温馨一笑,化紫氣消失。隨即閃至各郡、部大軍處勸退舉旗大軍,化解內亂。又閃至各教派陣營,勸退武林各派,化解危機。隨後率七子化紫氣沒入雲霄,大理國這一場浩劫得以煙消雲散。
段思良冥思融進腦海中的紫氣道訣,醒悟過來。承認罪責,願將皇位歸還段思英,出宮為民。段思英卻順應自然,決意讓段思良為皇,將兩子留與楊喧、楊瑞撫養,自己則與出家為名與瑤佳出了崇聖寺,絕跡凡塵,再無音訊。
段思良登基後封段思英大子為攝政王系,此係有權推倒昏君登基為皇,封二子為護國王系,統領一半軍權。並在大理皇宮豎一大理石板,刻着“紫氣東來”四個大字。還築鳳凰雕塑,供奉和紀念玉虛仙子。民間也形成了風俗,喜歡在庭院牆壁上寫刻“紫氣東來”字句,求得一世安康。
大理段氏此後深悟道義,後世帝王能者為皇,再無爭端。至天明元年,段思廉登基為皇,大理皇帝重回段思平系。
大理段氏因其豐富的文化和傳説深入人心,深深影響着這片土地,基勞固,統治大理數百年。
————全書完—————本書純屬虛構,偽冒必究!
這一本書的姐妹書《飛天九龍記》不久就會續更,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