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徹骨梅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編劇的同時,經由之前教授哥哥京劇的程派傳人張曼鈴老師出面,請了梅派傳人李玉夫老師親自為哥哥做指導。起初李老師也不肯輕易鬆口,安寧幾乎想要放棄,卻是哥哥親自登門,言辭懇切,最後竟然説動了李老師親自指點。而安寧,也幸運地得到海上戲劇學校餘派傳人的姜老師指點。
劇本下來時,並沒有一早便向外界公佈將投拍《梅蘭方》。一切都是在靜悄悄地進行。張、安二人不理世事,專心習藝,哥哥還主動放棄了他原本最趣興的監製工作。恰在此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送上門來。
不是一次見韓三評,之前《甜藌藌》和《花樣年華》被引進國內時曾經見過幾面。雖然不,卻知道其人是個對電影很有追求也很有野心的人。所以在韓三評提議由國中電影集團和天幕合資拍攝這部片子時,安寧在心裏立刻就答應了。不過面上卻還是做出一絲危難之⾊,一番協商,為天幕爭取到最合理的利益後才一口答應下這次的合作。
其實,就算在分紅上稍有讓步,都是天幕佔了便宜。畢竟和國中電影集團合作,就代表着能夠眷打開國內市場。對現在漸漸勢微的香港電影市場來説,能入進國內市場的電影公司無非是最先尋到了一線光明。
有韓三評做製作人,再加上國中電影公司的雄厚實力,劇組籌備工作自然就更加順利。不過這些,對她和哥哥來説,卻不是最重要的。好似重回生學時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練硬功夫。
可不知什麼原因,原本低調準備的拍攝工作竟然被狗仔登出。大字標題:再續京劇情緣,影帝影后將攜手拍攝《梅蘭方傳》。
深度報道了行蹤成謎的兩位大明星正隱⾝於京北城內苦練京劇,將於近期拍攝大片云云,甚至還配了一幅安寧和哥哥兩人出入學習地點的照片。
先是驚愕,但立刻就反應過來這是被人擺了一道。要説宣傳戰,韓三評可不是一般人物了。其實安寧也不是不知道提前宣傳會對之後的票房起到很大作用,但鑑於之前梅先生的固執,她還是希望低調行事。可惜,到底還是在他們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揭起一場輿論風暴。
消息一問世,就引起很大轟動。有期待的有叫好的自然也就有反對的指責的。尤其是梅先生,很不諒解,大肆宣傳,認為沒有他的授權,沒有人有權力拍梅大師的傳記。讓安寧又氣又惱,幾乎要親⾝上陣撰文戰。
哥哥卻是連看都不看,只淡淡道:“練戲了。”便轉⾝而去。可就是這樣一句話,卻讓安寧立刻安下心來。靜下心,只專心練功。
雖然算是有名師指點,可安寧卻仍覺得自己學得很慢,很辛苦。
雖然在這部戲裏,她的戲份並不是很多,甚至唱戲的戲份更可能只有五六分鐘而已。可是,就為了這五六分鐘,她都要辛苦練功,不想用替⾝,也不想被觀眾笑話。毫不介懷,反倒表示因為哪怕像哥哥説的至少要能唬住外行那才行。
可能,沒有哪部戲像他們這樣奢侈了,光是練功就一直練了半年。原本安寧以為按照韓三評進行宣傳的那個急切勁,大概一早就厭煩了他們的做法。卻不想韓董事長竟毫不介懷,反倒表示因為他們的苦練,他更對這部電影充満了期待。
“放心,這半年的學習,我也會放入宣傳中,絕不會浪費的。我想,觀眾也很期待看到經過半年苦練,你們將奉獻出的究竟是怎樣的一齣戲。”帶着微笑,彷彿極為市儈的笑言,卻讓安寧聽出隱在背後對電影的那份熱愛。
隆重的開機儀式上,韓三評竟然真的放了一小段兩人學戲的片段,還請各位記者及觀眾期待張、安二人在電影中的精彩表現。大有花了半年時間學習的絕不會讓他們失望的意思,讓安寧不噤有些汗顏。
但安寧和哥哥正式進組拍攝時,已經是2002年的1月。
之前有好多人都説梅蘭方不是程蝶衣,頗有張國容演出來的絕不會像是梅蘭方的意思。但是一場戲,哥哥的表現就已經給説那些話的人一記耳光。
且不説哥哥扮了京劇扮相在台上風華絕代的表現。單隻台下,一襲長衫,眉清目秀,有着一種旦角自⾝帶着的柔和恬靜之意,卻又是⾼貴儒雅,三分清冷三分自傲卻又有三分温善與一分不羈。
這是一個已經站在藝術殿堂最⾼層次,被無數人追捧的大師。清冷、自傲是來自藝術上的自信,情的⾼潔與少知音的落寂,温善卻是來自天的善良與憨厚還有對觀眾的恩,可最畫龍點睛的確是那一分不羈。若是真的完全中規中矩,不知變通又怎麼會在那個還不是很開明的年代創新改良京劇呢?
“新舊兼併,中西合質”這樣的藝術理念,不是誰都會在那個年代提出來的。
其實,哥哥的造型和程蝶衣仍有相似之處,可是,你只須看他的眼神,便知道眼前這個絕不是程蝶衣,就像哥哥所説的一樣,他從來都不是程蝶衣。
蝶衣,是柔弱的、敏的,讓人一看就想要去保護。而梅蘭方,卻是柔中帶剛,有凜冽的一面,更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勇氣與力量。
安寧的戲份很少。在這一版裏,沒有什麼雨中相遇也沒有一見鍾情,大膽表白。最初的相遇,甚至都不是安寧來演。梅孟初相見,孟小冬不過18歲,名為成功未就。此時梅蘭方已是名満四海的大師。雖然陳鎧歌曾有意讓安寧自己演這一段,可安寧最終還是放棄這個誘人的想法。而是特意請了一位在海上戲劇學校學習的年輕女生。
一場堂會,兩人的表演打動眾多戲,進而由梅氏智囊團促成兩人同台合演。然後,是因有地位的戲相。孟小冬向梅氏諸人求助,經由説和,梅孟二人終成伉儷。
而安寧上場,便是已經⾝為梅氏外室之時。不曾入住無量大人衚衕,而是在外賃居易劍小四合院。
這一段戲,是張、安兩人最親近的嘲,也是全劇最温情的一段。雖然沒有那麼多的漏*點,卻格外温馨。
梅蘭方手把手教孟小冬習字,教她作畫,與她以戲訴情,擁着她一起看親手放上空中的白鴿…
只是,這樣的歡欣卻畢竟是少的。當梅蘭方不在⾝邊時,孟小冬會輕輕摸撫着已經封箱的戲服,會無言地望着深沉的黑夜,也會在徘徊時在衚衕外聽梅府中的歡聲笑語,⾼朋満座。
也就是借孟小冬的臆想,拍了一段梅府中綴玉軒中⾼朋満座的嘲。不僅僅是國內的文化人,影像中閃過大詩人泰戈爾、國美好萊塢影帝範朋克、意大利女歌唱家嘉麗…古契、曰本著名歌舞伎表演藝術家守田勘彌等等人物,再現當時梅府人文薈萃的盛景。
雖然情甚篤,可因為放棄了事業卻無法擁有一份完整的愛,對孟小冬也造成極大的打擊。安寧所演的孟小冬,烈如火,雖然外表温順謙和、慡朗樂觀,卻有着更勝於一般女子的剛烈與倔強。
在一次梅蘭方偕福之芳前往天津演出時,孟小冬怒極,憤然離開京北前往天津復出表演。一連數場,卻在被記者問及與梅蘭方之事時絕口不提梅蘭方三字。
也就是這件事,讓梅黨認為孟小冬並不適合留在梅蘭方⾝邊,覺得這個任的女子會對梅蘭方的事業造成不良影響。
然後,是孟小冬的戲闖入孟宅,傷梅蘭方卻誤傷梅黨重要成員。輿論譁然,令梅蘭方也為之為難。福之方更是怒極“大爺的命要緊。”迫於無奈,梅蘭方只能淡之。又因此時策劃已久的國美訪問臨近,唯有放下孟小冬前往國美。聞知梅蘭方離開京北,孟小冬傷痛絕。雖然在梅蘭方回京後仍然在一起,卻不再是從前那般情誼,反倒多有遷就,小心翼翼地相處。
在這之後,又因未能為梅蘭方大伯⺟盡熊禮,等同於未被承認⾝份。孟小冬終於報上公開啓示:是我負人?抑或人負我?世間自有公論,不待冬之贅言。
決絕相離,甚至言道:“我若再嫁,必嫁勝於梅蘭方之人。”再歸來時此情已斷,孟小冬拜師餘叔巖。五年苦練,終成當時最紅的女鬚生,人稱冬皇。
成為冬皇后,也是安寧在戲中的最後一場戲,這也是她最長的一段舞台戲。半年苦學,皆為今朝。
一段戲,足拍了近二十遍,除了陳鎧歌不満意的地方外,最後七八次都是她自己要求重拍的。
“就算不能演到最完美,也要接近完美。要不然這半年來不就真的白費了功夫…”雖然唱腔最後還是後配,但至少看回放時,能讓她輕籲一口氣,覺得自己還算沒有白費功夫,這才成。
這場戲,也是與哥哥的最後一場戲。
孟小冬在台上表演,而梅蘭方則在台上凝望。目光偶一相對,一觸即分,可那只有一秒的對望,彼此卻流露太多複雜的思緒。
陳鎧歌戲言,他們兩人對戲,讓他忍不住想要拉近鏡頭捕捉那一閃而過的微妙表情。
然後,是戲院外。細雨朦朧,兩人默默相望,一個在傘下,一個在傘外,久久無語。
然後傘外地緩步走到傘下,把手中的小箱到她手上,淡淡道:“你唱得很好,當得起他們叫你‘冬皇’這個稱號了。”目光柔和,除了男女之情,更多的卻是藝術先行者對後進的一種肯定,以及那種知音般的默契。在這一刻,哥哥的目光少了幾分清冷,如同遇到子期的伯牙。
在他轉⾝離去時,握着傘的手緊了又緊,她終於幽幽道:“我不會再唱《梅龍鎮》。”他的腳步一頓,卻沒有回頭,嘴角輕揚,低語:“我也不會。”便邁着平穩的腳步離開。
手中的傘輕落在地。孟小冬輕輕抬開手中的箱子,裏面是成卷的銀元。菗出信箋,上面卻只有寥寥數字:生活艱辛,珍重。
抬頭,遠遠望着隱沒於雨幕的背影。卻不知臉上濕濕的究竟是雨還是淚…
重生之星光璀璨三卷影后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