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分卷閲讀24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證能賺錢。”

“那就好了,今年不能回本,過兩年,那總是能行的吧?”

“不用兩年。”沈餘非常有信心。

“那不久行了,快走,你不是説要去縣裏問問黃師爺水泥的價格嗎?”

“對,走。”沈餘路上又被顛了一遭,這下他不論怎麼想?都決定先把水泥路給打上再説,哪怕水泥貴點兒都無所謂。

結果到了縣裏,黃師爺給的價格十分實惠,一擔一百文,水泥的分量還是重的,一擔大概有100斤的樣子,算下來,一噸也就是一兩銀子。

説起來很便宜,但是實際算下來,一點都不便宜,反而有些貴了。

一般情況,修建100平,大概需要5噸水泥的樣子,他還是以前那樣,修建5000平的大作坊,那就得要250噸水泥,也就是説250兩了。

還得青磚,瓦……那可以換成樓板,完全可以個二層工廠,甚至三層。

於是,沈餘就跟黃師爺提了一下樓板的問題,他還把樓板的大製作法給黃師爺説了一下,説是他準備購買一批樓板,準備修煉二層樓。

一開始黃師爺還閒沈餘事兒多,但是仔細一想,這就是商機啊!水泥每個縣都有,但是樓板就不一定了,這麼下來,就是他們東林縣獨一無二的東西。

這下,黃師爺看沈餘的眼神都不對了,他終於能體會到為什麼他家老爺以前對這小子這麼客氣了,簡直就跟財神爺一樣,而且還是不藏私的那種。

前腳黃師爺心裏還説沈餘不藏私,後腳沈餘就想着偷偷去挖河沙了。

這個時候,還是沒有河沙賣的,如果沈餘要用河沙,完全可以自己僱人挖。正好,沈餘他們這邊的河也不深,挖沙總比買沙強,於是就準備僱人挖河沙去了。

這個時候,工房裏建出來的小三輪車就派上了用場,這種車全靠人力,體力好的,一天能跑個七趟八趟的,還好,他們家牛車驢車加起來也是四五輛,運了半個月,沈餘要用來修工廠的河沙才算是挖夠了。

但是,修路的完全不夠。

沈餘要修路的事情沒有瞞着別人,很快沈村長就知道,他一來就罵沈餘啥,“那路又不是咱們一個村的人在走,憑什麼就只有我們村的人出錢,那前面的桃李村,再有劉家莊,前面的李子坳,後面的九道口,他們村誰不比咱們村有錢,不行,我的找他們説説去。”沈餘不是不明白沈大伯説的什麼意思?無非就是他把整條路修了,白白,讓其他村的人佔了便宜,心裏不太甘心罷了。

説起來也是這樣的,他們的位置距離鎮上是真的有些遠的,在他們的前面還有幾個村?他們到鎮上的距離要比沈村要近,如果沈餘修,總不能留着前面一截,只把後面的一截打水泥路吧!

沈餘不在意,但是沈老頭和沈大伯還有村裏的一些老人在意,沈餘也就沒管,讓他們去扯皮,他還得建工廠呢!

建工廠還是以前的那些人,徐師傅和他的兒子徒弟女婿們,又被沈餘請來的時候,徐師傅還有點驚訝,這不才修了一座工廠,現在居然又要修了。

説老實話,徐師傅還想念在沈餘手底下幹活的,工程量大,一干就是好幾個月不愁沒活,也沒有人天天盯着他們,就怕他們把東家的東西搬家裏去了,再來,伙食還算不錯。

這次一聽到他又要找人修工廠,連忙就來了。

修工廠還要先打地基,這個活兒,挖河沙的時候,沈餘就請村裏的人幹了。佔地面積還是和以前差不多的大小,兩個工廠一蓋,之前的小丘山就沒有空地,如果沈餘以後還想擴建工廠,就只能換別的地方了。

圖紙還是原來的圖紙,這次沈餘也沒有時間限制,就全部給徐師傅他們做。

蓋房的速度是要慢一些,但是水泥和泥沙做粘合劑要比熬糯米汁要方便一些,只要有水,柴禾都不用了,而且旁邊就是食堂,連吃飯睡覺的地方都有了,這次可不止上次方便了一點兩點。

用樓板蓋房,結構有些不同,但是對做慣了泥瓦活兒的匠人來説,這些其實都不算事兒。

工坊還沒有建好,花嬸子就給了他好消息,手搖紡紗機做出來了。其實前段時間就做出來的,但是出紗並不好。所以花嬸子又重新做了一遍,這算是改良過的,一天能出一斤半的紗。

沈餘可是知道,沈老孃在家紡線,一天最多三兩多,四兩都沒有,如今一天能出一斤半,那他娘知道了,豈不是要樂瘋?

沈餘搖搖頭,他讓花嬸子再做一個,這個拿去給了胡掌櫃,這個東西好是好,但是,後遺症有點多。一個擁有紡紗機的人家,一年紡紗要比別的人多五倍以上。

不過他不管這些,這事兒爆發出來,也不會那麼快,用會有辦法的。

修路的事情沈大伯也商量好了,九道口那一截,五個村子平均分,然後李子坳到九道口那一截,由剩下的四個村子平均分,然後桃李村到李子坳那一截,由沈村、桃李村和劉家莊三個村子分,然後桃李村到劉家莊一截,就由劉家莊和沈村兩個村子分。剩下的就是沈家自己出了。

沈餘想想就覺得麻煩,將來還不知道要怎麼扯皮呢,還不如一開始就直接打了。

不管怎麼説,路還是得動工了。

沈餘該慶幸,這會兒還沒有大汽車,路的承重問題不必太放心上,水泥路打上十公分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