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0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以看得出很多相像的地方,但是用法律標準來説,用反抄襲系統檢測,這兩篇文章的相似度居然其實不到百分之二十,本構不成「抄襲」的範疇。這就是法律和電子數據系統上暫時無法支撐起真正維權的原因。
如果織田作之助只要求證明自己沒有抄襲,其實這件事本身就是很容易解決的。妃英理有明確地和他們説明這件事,可也必須明白這樣的最後審判,其實什麼都證明不了。民眾只會説,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抄襲的,為什麼會判定織田作之助沒有抄襲。
舉個例子。
世界有名的女作家海倫·凱勒年少時也曾經陷入過抄襲風波。這件事情收錄在她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裏面,講的是她寫的第一本小説《霜王》,曾被指出跟另一本面世的小説很像。當時她明確地説自己並沒有看過那本小説的印象,最後也因為證據不足,判定了她並沒有抄襲。
但這不是這個結局。
事情結束之後,海倫也轉學了。
時至今,觀眾還是不知道真相如何。雖然他們也並不是惡意揣測,也同樣同情這位姑娘的不容易,但還是會想是不是海倫·凱勒以前看過,自己忘記了。
結果永遠説明不了全部。
這裏並不是在追究海倫·凱勒是不是真的抄襲與否,而是在強調在這個社會里,社會羣眾的態度。
織田作之助現在是成年人,而且比汐見美實獲得更多的榮譽,更高的社會地位。在這件事情上,他本身就不會比扮可憐裝柔弱的汐見美實得到更多民眾心理上的同情和支持。這是社會普遍的一種心理偏見,不能單方面地説這是好的,還是壞的。
畢竟同情弱者,對此動惻隱之心,是人之善。
更何況,現在實錘汐見美實的發表比織田作之助的發表更前,法庭還判定「並沒有構成抄襲」,只會讓圍觀羣眾意不平。尤其是在這種不公開審理的情況下,很多真相已經就是隔了一扇門。
妃英理對這件事很看重,必須妥善處理。
這不僅僅是因為她家的女兒利蘭是織田作之助的死忠粉,一方面她們自然是相信織田沒有抄襲,也不願意看他受委屈;另一方面妃英理並沒有説出來,但她也知道,如果織田作之助只是得到「未抄襲」的法庭判定結果,受到打擊的絕非是隻有作者本人,也包括
利蘭在內的忠實粉絲。
他們需要更強而有力的結果。
歸咎到底,汐見美實若是故意碰瓷,那絕對是故意噁心人的。若是隻是因為説話不負責任,只能説明這人沒有基本的社會公德心。畢竟,明明可以通過編輯私下溝通,偏要引申到法庭上博全網關注。
審訊前兩個星期,她也關注着汐見美實的社平台的動態,也同樣閲讀了汐見趕在開庭前就發表完的小説。
如果沒辦法證明是她抄襲了織田作之助的作品,唯一的出路就是——在得到最後的審判結果時,要求汐見美實同時公開道歉,承認自己碰瓷織田作之助博關注。這樣可以有利引導民眾輿論。
妃英理這話,其實赤司是贊同的,也希望她在證明織田清白,保全他名譽的方向上不留餘力。賠償金不是問題,可以直接帥氣地説不要賠償,只要一句汐見美實的公開道歉。
「事後,他們會自己好好處理跟對方的恩怨」——這句話是在他們心裏這麼説的。
這件抄襲案主要由赤司負責處理,所以大部分和妃英理見面的,都是赤司或者轟焦凍。
當事人織田作之助被要求留在家裏好好學習如何用寫字板在電腦上寫字,方便以後留歷史記錄。畢竟用筆跡對照鑑定這個方法也很費事。這還是轟焦凍提前通過以前班上同學綠谷出久——現留在東京工作的職英和東京警察那邊打招呼,讓他們幫忙出具相關的證明。
不負責處理案件又沒有工作的沢田綱吉、司瑛士和夏目貴志三人負責把家裏所有的文稿進行掃描,歸檔成為電子文件。
中原中也覺得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到對方承認自己錯了。這是快速又便捷的方法,很顯然直接被拒絕了。
按照赤司來説,汐見美實並不是完全蠢的,她抄文章還知道要洗稿,就是打定最後如果反過來,織田發現是她抄襲的,她也可以得到「這篇文章不構成抄襲」的法庭裁決,也可以全身而退,更別説織田沒有原稿。而且事情結束之後,她的文章《風中童話》也得到了大量的量和關注,對她來説沒有壞處。
黑澤陣在四人談過程中,一針見血,理所當然地説道:“如果沒有證據,我們做一個出來不就行了。”如果需要織田作之助的原稿,黑澤陣可以找人按照《風中童話》以織田作之助的文風重新寫一本出來「原稿」。像這種偽造的物證,要多少有多少。如果需要證明她在抄襲,找她的
人作偽證就好了,一個不行,來兩個,兩個不行,來一羣總可以了吧。
想要顛倒這個世界的是非黑白,讓它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走。
只要有錢、勢、槍這三者之一,就可以達到目的了。
因為黑澤説得太理所當然,把赤司和轟焦凍聽得目瞪口呆。
“暫時倒不需要這麼極端。”赤司還是拒絕了,“而且被織田作知道,他大概也不會接受。”
“那我們先準備一些,如果事後對方鬧騰起來,可以隨時制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