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8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阿枝,你沒事吧?”
“我沒事,他不敢動手。”唐枝搖頭。
唐典事這才問宋玉延:“怎麼回事?你們不是去逛花市嗎,怎麼會惹來這種人?”唐枝搶在前頭説:“我們沒去招惹任何人,是他找上門來的。而且看樣子,在宋家門前守了好半天呢!”唐枝算是琢磨出來了,這李耀之前那一年沒見蹤影,如今才出來,顯然是因為宋玉延如今的子越來越好,他聽到了傳聞,故而打着敲竹槓的心思過來的。要不是來敲竹槓的,也不至於明知宋家沒人,卻依舊在外頭守那麼久。
唐浩也記得只有宋玉延金盆洗手之初,還有些混子到宋家,不過他們見宋玉延家一窮二白,也不愛跟他們往來後,他們就再也沒出現過在宋家了。
這都快一年了,李耀才忽然出現,要説不是有人在他面前提及宋玉延的事情,他怎麼可能還記得宋玉延這個已經有兩三年不曾往來的小人物呢!
宋玉延想了會兒,照説她每個月就賺那麼一千六七百文錢,雖然比普通的工人要高一些,但也不算特別有錢,還不至於會成為李耀的目標。除非説她是有一段時間小賺了一筆,讓人眼紅,所以告訴了李耀。
很快,她就想出頭緒來了:“大抵是我元宵節賣的燈籠多,加上不少混跡市井的混子都認得我,所以以為我賺了不少,傳着傳着,也就傳到了李耀的耳中了吧!”唐枝卻覺得沒這麼簡單,李耀這兩年都沒怎麼出沒,顯然是不在慈溪縣這一帶活動。這一帶的混子平也只在這附近
竄,怎麼能把消息那麼快就傳到李耀那邊去呢!
更何況,這一帶的混子都知道宋玉延與典事有往來,還知道宋玉延與林永明的合作關係。這林永明雖然只是一箇中間商,可他做的這行買賣,要是認識的人不多,那可難做,所以有林永明的一層關係在,哪個混子會找宋玉延的晦氣?
明知道宋玉延跟以前不一樣,不太好動了,卻偏偏攛唆李耀過來,這不是存了心要李耀鎩羽而歸嗎?這一帶的混子恐怕還沒有這膽量。
故而唐枝陰謀論地認為,一定是有人故意針對宋玉延,利用不清楚宋家情況的李耀給她找事。
對此,宋玉延只笑哈哈地道:“我會小心的了,而且我也會拜託林叔幫我打聽消息,看看這李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所以唐小娘子不必為我擔憂。”唐枝白了她一眼,這人樂觀到有點缺心眼了吧?!
_____李耀的出現雖然毀了外出遊玩的好氣氛,不過宋玉延的心情卻並未受影響。唐枝懶得再管這人的事情,拿着扁擔無語地回家了。
唐浩見妹妹回家去了,便將宋玉延拉到一邊嘀咕:“今
逛花市逛得如何?”
“嗯,花市很熱鬧,我看唐小娘子也開心的。”宋玉延道。
唐浩鬆了一口氣:“玩得開心就好……”突然,他回過神來,他讓宋玉延邀請妹妹去逛花市的目的壓
就不是這個好吧!
宋玉延今才將唐浩
“出賣”給唐小娘子,所以這會兒特別怕他尋
問底,便趕緊轉移了話題:“唐典事今
怎麼這麼早回來了?”唐浩
有些無奈地説:“明府聽聞知州去踏青了,故而也換下官服陪同在身側,反正無需我們陪同,我在衙門處理完公務,就早點回來了。”眼下之意是,縣令忙着去拍新到任的知州的馬
,所以唐浩
才“幸運”地可以早點下班。
宋玉延對這任慈溪縣令並無太大的覺,畢竟這位縣令在職期間並沒有做過什麼禍國殃民的事情。但也僅限於此,一位政績不出挑,但也沒過錯的縣令只能説是平庸。
從原主的記憶來看,這位縣令也只是在這裏熬資歷,畢竟他的上一任只當了兩年縣令就升上去了,而他將會在這裏待滿三年,然後才調走。
不過比起這位平庸的縣令,宋玉延覺得世人對於新到任的知州的評價好像更加褒貶不一,因為去年朝廷的酒課定額,酒務令不少靠釀酒為生的小酒販無以為繼,只能到城中謀生計。
城中的人一多,自然出現不少百姓家中失竊的事件,以至於城中的治安變差,百姓夜裏出門都怕被人攔路搶劫。
不過儘管如此,也沒有引起新知州的注意,畢竟捉賊這種事情是都巡檢負責的,而他急於做出成績,到任後不久就召集民夫疏通河渠。
這疏通河渠,為農田提供灌溉便利本是利民之舉,不過壞在他不是在農閒時下達的命令,而是在農忙時強制召集人手,這行為也導致了不少的百姓產生不滿的情緒。
加上入秋後,颱風天氣比往年要頻繁些,前後也是天天下雨,河水漲溢,以至於明州受災嚴重。
這一樁樁事情下來,本來只是一小股作亂的勢力,慢慢地就成了令衙門頭疼不已的民亂。偏偏新知州在這事上有些優柔寡斷,遲遲未能下定決心平定民亂,故而這一拖,便令得事情傳到了朝廷的耳中。
在他到任的第二年,他便被朝廷調走,派了新的知州來平定民亂。
接下來的事情宋玉延已經不用繼續回憶了,畢竟原主也是被平定的一份子。
雖説唐浩在原主的記憶中沒有因為上司的變更而受到牽連,不過宋玉延還是會用隱晦一點的方式跟他提前打好預防針。
等倆人完,唐浩
也徹底忘了追問宋玉延與自家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