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9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唐枝知道宋玉延的生辰在二月初一,過完年後又恰巧是她二十歲生辰,雖然不知道她有何安排,但是她也是很樂意陪同宋玉延去任何地方的,便欣然應下了。
____族裏造紙的指導工作已經無需宋玉延心了,棉花田又有黃土酥父子照料,蠟園那邊也有樓杲與白粲在主持事務,至於菜園子那邊,唐枝則
給了她嫂子幫忙看顧一段時間。
忙碌了這麼些年後,突然清閒下來的倆人還是有些許不適應的,不過她們很快便要出遠門,唐枝得做好準備,才又小忙了一陣子。
二十一叔跟烈嬸得知她們要出遠門,頗為不解:“很快便是元宵佳節了,你們什麼時候出遠門不行,偏偏要選在這時候?”宋玉延粲然道:“正是因為要到元宵佳節了,所以才出遠門的呀!”一旁的唐枝聽了,心中微微一動,她好像猜到宋玉延想帶她去哪兒了。雖然不知道宋玉延為何會產生這種想法,可她的內心卻期待了起來。
烈嬸可不吃宋玉延的這一套,於是在她的威利誘之下,宋玉延只好偷偷地告訴她:“我聽説阿枝一直想去紹興開元寺見識一下那邊的元宵佳節,之前我們還未成親,我不能帶她前去紹興,今年有了名分就不必擔憂了!”三年前唐浩
與宋玉延説了這事,她便記了三年,也等了三年。
或許元宵節在哪裏都能過,可是既然是唐枝的心願,那她總得在最合適的時間內去實現的。
別説十幾二十年後一樣可以實現,既然現在有能力實現,為什麼要那麼遲才實現呢?
烈嬸瞅着她:“沒想到你這小子還有心思的!”宋玉延笑了笑,“趁着還年輕,還走得動,那就四處走走,達成我們的心願。”烈嬸沒説話,只暗自琢磨着她這話。
於是等宋玉延、唐枝帶着筍兒、餅兒準備出發去紹興的時候,宋冰與烈嬸也帶着行囊,坐上了她們的驢車。
宋玉延:“……”
“走吧,一道去!”宋冰拍了拍宋玉延的肩膀。
宋玉延:“不是,一道去哪裏?”烈嬸道:“不是説去紹興嗎?還能去哪裏?”宋玉延真想捂着烈嬸的嘴,她可是特意瞞着唐枝的呢,連筍兒跟餅兒之所以能一塊兒過去,都是跟她打好包票不會告訴唐枝後才獲得許可的。
她看着唐枝,而唐枝臉上沒什麼特別的神情,她也不知道唐枝到底猜沒猜出她準備的驚喜。
“我覺得山藥你説得對,既然有想去的地方,有想見識的風景,那就得趁着年輕,還能走動而多些走動。想當年我們倆也是走南闖北……”二十一叔開始跟跟宋玉延吹他以前跟烈嬸走商之時的事情。
宋玉延想起“烈嬸”的威名就是那會兒傳出來的,不過二十一叔吹起牛來讓餅兒這個不清楚前塵往事的小年輕還以為當年是他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嚇跑了那羣劫匪的。
宋玉延:“……”算了,給身為長輩的二十一叔留點面子吧!
這邊的三姐弟在給自家的二十一叔捧場,那邊的唐枝的關注點尚沒有被帶跑,問烈嬸道:“嬸與二十一叔當真要與我們一塊兒去紹興?”烈嬸道:“行囊都收拾好了,還有説笑的?而且我們兩個在家也沒事做,正好出去走走。況且紹興我們以前走商的時候就去過,識得路,給你們帶路,還能幫你們看着筍兒、餅兒,讓你們多些獨處的時間,並且放心地玩,不好嗎?”烈嬸向來不拐彎抹角,唐枝在長輩面前臉皮還是有些薄的,聽了這話,臉蛋便紅了起來。
第88章燈市慈溪到越州城,也就是紹興要兩百里路,若不是驢車承受了太多重量走得慢慢悠悠,中途還常常停下來歇息,那麼一兩天就能到越州城。
好在宋玉延也不是很着急趕路,一行人一路上沿着慈溪北上,走到慈溪與餘姚之間的那段路時,宋玉延還見到了著名的“青瓷”生產地越窯。
看見那立在上林湖周圍的越窯窯場時,她的眼眶有些濕潤。她的外公是餘杭人,也是越窯青瓷燒製技藝傳承人,所以她的母親自幼接觸的就是青瓷。
只是比起一心沉醉於燒瓷、將越窯的青瓷燒製技藝傳承下去的外公,她母親顯得更加現實一些,大學讀了瓷藝相關專業,畢業後就去陶瓷廠幹活,等累積了經驗後,她就自己在越窯窯場的遺址附近開了一家陶瓷廠,將藝術與資本相結合。
所以到了餘杭這地方,又看見越窯窯場,宋玉延難免會想起她的親人。當然,她不是因為睹目思人才眼睛泛酸,而是想起她被母親抓去陶瓷廠打雜的“艱苦”往事,就掬了把辛酸淚。
____一行人幾乎是帶着遊山玩水的心情到了越州城的,恰巧趕在了正月十三——開元寺燈市的前一天到達。
此時的越州城商家們都在自家鋪子前掛起了彩鍛、燈籠,街頭巷尾也能看見不少着一口帶着異域特
的口音的海外客商,在開元寺周圍,幾乎所有可佔用的道路兩旁空間都擺滿了攤子,貨郎正在準備貨物,以待燈市開市時大賺一筆。
宋玉延本來想去腳店投宿的,結果二十一叔直接拉着她們往住宅區跑,然後敲響了一户人家的門。
門很快便開了,一個童子伸出了腦袋來,看見二十一叔,眼